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ppt课件.ppt

    • 资源ID:1356516       资源大小:622.04K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ppt课件.ppt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 理和质量保证,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管理2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3 实验室认证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概述4 监测实验室基础5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6 实验室质量保证7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8 环境标准物质9 质量保证检查单环境质量图,第一节 环境监测管理,一、主要环境监测制度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国家监控企业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办法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技术路线,(1)环境监测管理条例:2009年由环境保护部颁布,原管理条例废止。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监测的定义、适应范围、事业的性质、地位、管理体制、监测数据的效力、财政保障、标志管理、科技进步、表彰与国际合作等;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定期报告、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机构的设立与人员等;环境监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测公告与信息共享、跨区域监测数据的技术认定;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与管理、监测点位(断面)的设立、调整、因公移动申报、周边建设项目的限制。监测设施的保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环境预警监测;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 (2)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 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明确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3)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环监(1996)914号】 目的是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管理制度化,确保监测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类型为数据型和文字型。按内容和周期分为监测快报、简报、月报、季报、年报、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源监测报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各类报告的编制和审定,并按本制度规定的要求,向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出各类文字型报告。环境监测总站及各级环境监测站具体承担本辖区中国各类监测报告的编制,并按本规定的要求报告。,(4)关于国家环境监测站的设置(四级)一级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级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站:各地级市设置的市级环境监测站;四级站:各县、旗、县级市、大城市的区设置的环境监测站。 同级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环境监测站的领导。,二、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1、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 环境监测管理是以环境监测质量、效率为主对环境监测系统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其核心内容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监测数据应具有如下五方面的质量特征: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可比性:在监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2、环境监测管理原则实用原则:监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监测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实用;监测手段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准确、可靠、实用。经济原则:确定监测技术路线和技术装备,要经过技术经济论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代表性:监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系统应该控制的要点见图10-1。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见表10-1(教材499页),3、环境监测的档案文件管理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以及技术的完整性和追溯性,应对监测全过程的一切文件(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计划、布点、采样、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按严格制度予以记录存档。同时对所积累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环境信息是各种环境质量状况的情报和数据的总称。自然界的资源有三种,即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及信息资源,而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档案文件的管理,资料、信息的整理、分析是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于自动监测站,除了数据库外,档案应包括以下九点内容:,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购置和验收记录;流量标准的传递和追溯记录文件;气体标准的传递和追溯记录文件;监测仪器的多点线性校准表格运行监测仪器零点和跨度漂移的例行检查报表;检测仪器的审核数据报告;运行监测仪器的例行检查记录;监测子站和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文件;仪器设备检修登记卡。,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含量低,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且随机多变,不易准确测量。特别是在区域性、国际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由许多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步测定。这就要求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有规定的准确度和可比性,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程序,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地域等差异,难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第二节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证数据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制订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应的分析监测系统。其内容包括整个监测全过程各个步骤的质量要求,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文件,指南和手册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部分,它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自我控制总经理的常规程序,它能反映分析质量的稳定性,以便及时发现分析中的异常情况,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其内容包括空白试验、校准区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品分析、加标样品分析、密码样品分析和编制质量控制图等。外部质量通常是由常规监测以外的监测中心站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来执行,以便对数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各实验室可以从中发现所存在的系统误差等问题,以便及时校正,提供监测质量。常用的方法有分析标准样品以进行实验室之间的评价和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等。,一、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制度实验室认可由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实施。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与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认可的相关方联合成立的国家认可机构。,第三节 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概述,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宗旨是推进实验室和检验机构按照国际规范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提高服务;统一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评价工作,促进国际贸易。其认可的主要内容为:检查结果的公正性、质量方针与目标、组织与管理,如组织机构、技术委员会、质量监督网、权力委派,防止不恰当干扰、保护委托人机密和所有权、对比和能力验证计划等,质量体系、审核与评审。检测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抽样过程、样品的接收、运输、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这是实验室认可中特别强调的内容。,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律和规章,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实现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考核制度。对评价检验机构能力、规范质检机构检验行为、加强质检机构管理和提高检测技术水平进行技术管理。 1、计量认证 国家计量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的考核称之为计量认证。 2、审查认可 国家技术监督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检验机构的工作进行规划和审查称之为审查认可。,3、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发展及改革调整 我国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考核合格的检验机构的专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技术上、科学上、数据上的支持。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检验机构应属中介组织。但我国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工作分别由计量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实施,其考核标准基本类同,造成了对检验机构的重复评审。我国加入WTO后,考虑到和国际惯例接轨问题,同时又考虑我国实际国情,决定制定“二合一”评审标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标准,替代原计量认证考核条款(50条)和审查认可(验收)条款(39条)。,三、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的关系及其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申请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的自愿行为。实验室为完善其内部质量体系和技术保证能力向认可机构申请认可,由认可机构对其质量体系和技术保证能力进行评审,进而作出是否符合认可准则的评价结论。如获得认可证书,则证明其具备向用户、社会及政府提供自身质量保证的能力。 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概念关系及其发展在(二,3)问题中基本讲解。 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异同比较见表10-2(503页),四、我国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与考核要求 认证内容有13个要素56项条款的具体规定。主要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组织管理 1、实验室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实验室的组织和运作方式应保证固定的、临时的和可移动的设施满足本准则的要求。申请计量认证的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的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账目和独立核算。,2、实验室应满足的要求(11条)有管理人员,并具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力和资源。有措施保证所有工作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商业、财务和其他会影响其工作质量的压力。其组织形式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对影响检验质量的所有管理、执行或验证人员规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由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了解检验工作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评定检验结果的人员实施监督;监督人员与非监督人员的比例应足以保证监督工作的正常运行。,由负责技术工作的技术主管。有负责质量体系及其实施的质量主管,其能直接与负责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资源决策的最高管理者及技术主管联系。在技术活质量主管不在时,要指定其代理人,并在质量手册中规定。应在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中规定,保证委托方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适当时,参加国际、国家、行业或自行组织的实验室之间的对比和能力验证计划。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教育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与其承担的检验工作类型、范围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要素应形成文件。质量文件应提供给实验室人员使用。实验室应明文规定达到良好工作水平和检验服务的质量方针、目标并作出承诺。实验室的管理者应将质量方针和目标纳入质量手册,并使实验室所有人员都知道、理解您贯彻执行。质量主管应负责保守质量手册的现行有效性。 1、质量手册及相关的质量文件 质量手册及相关的质量文件应包括下列19条:,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方针声明,包括目标和承诺。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结构,以及它在任一母体组织中的地位和相应的组织图。管理工作、技术工作、支持服务和质量体系之间的关系。文件的控制和维护程序。关键人员的岗位描述及相关人员的工作岗位描述。实验室获准签字人的识别。实验室实现量值溯源的程序。实验室检验的范围。确保实验室评审所有新工作的措施,以保证实验室在开始新工作之前有适当的设施和资源。列出在用的检验程序。,处置检验样品的出现。列出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参考测量标准。仪器设备的校准、验定维护程序。涉及验定的活动,包括实验室之间比对、能力验证计划、保证物质的使用、内部质量控制方案的制订。当发现检验有差异或发生偏离规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应遵循反馈和纠正措施的程序。实验室关于允许偏离规定的政策和程序或标准规范的例外情况的管理措施。处理抱怨程序。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出现。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程序。,2、实验室的工作审核和评审 实验室应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核,以证实其运行能持续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审核应由受过培训和有资格的人员承担:审核人员应与被审核工作无关。当发现问题时,实验室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书面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所有委托方。管理者对满足质量体系每年至少评审一次,以确保期持续适用和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更改和改进。在审核中发现问题和采取的纠错措施应形成文件,对质量负责的人员应保证这些纠正措施在议定的时间内完成。,除定期审核以外,实验室还应采取其他有效的检查方法来确保提供给委托方结果的质量,并应对这些检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三)人员 1、实验室应有足够的人员。这些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都应有任命文件。最高管理者和技术主管变更应报发证机构备案。非独立法人实验室主管应由其法人单位的行政领导成员担任。实验室技术主管应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测试业务。,2、实验室应确保其人员得到及时培训,检验人员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实验室应保存技术人员有关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技术业务档案。 (四)设备和环境实验室的设备、检验场地,以及能源、照明、采暖和通风等便于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经验所处的环境不影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对其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验时尤为注意。适当时,实验室应配备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和记录的设施。对影响检验的因素应予重视。应配置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的安全设施,以免影响检验工作质量。,相邻区域内的工作相互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进入和使用有影响工作质量的区域应有明确的限制和控制。应有适当措施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内务管理,并符合有关人身健康和环保要求。 (五)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1、实验室应正确配备进行检测的全部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如果要用实验室以外的仪器设备,应保证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未经定型的专用检验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 2、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并有维护程序。,3、每台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校准状态。 4、应保存每一台仪器设备及对检验有重要意义的标准物质的档案,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制造商名称、型号、序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目前放置位置。接收时的状态机验收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校准和检定的日期和今后维护计划。迄今所进行的维护记录和今后的维护计划。,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 (六)量值溯源和校准 1、凡对检验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和检定。实验室应编制这类仪器的周期检定计划。 2、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和确认的总体计划,以确保实验室的测量可追溯到已有的国家计量标准。 3、如不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实验室应提供结果相关性的满意证据。如实验室间的比对等。 4、实验室建立的测量参考标准只能用于校准,不能用于其他目的。,5、测量的参考标准的校准工作应由能提供对国家计量基准溯源的机构进行。 6、适用时,参考标准、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应接受运行中的检查。 7、如可能,标准物质应能溯源到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或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参考物质。 (七)检验方法 1、实验室应对缺少指导书可能会给检验工作带来危害的所有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样品的处置和制备、检验工作编制指导书,并在质量文件规定。 2、实验室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验工作,以及职责范围内的其他有关业务活动。,3、没有国际、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教育方法时,实验室应尽可能选择国际或国家标准中已经公布或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杂志上公布的方法,但应经实验室技术主管确认。 4、需要使用非标准方法时,这些方法应征得委托方同意,并形成有效文件,使出具的报告为委托方和用户接受。 5、当抽样作为检验方法的一部分时,实验室应按有关程序文件的规定和适当的统计技术抽取样品。 6、应对计算和数据换算进行适当的检查。 7、当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采集、处理、运算、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检验数据时,实验室应确保,符合本准则的要求。 8、实验室应制定使用耗材采购、验收和贮存规范。,(八)检验样品的处置 1、实验室应建立对拟检验样品的唯一识别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 2、在接收检验样品时,应记录器状态,包括是否异常或是否与相应的检验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如果对样品是否适用于检验有任何疑问,或者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或者对要求的检验规定得不完全,实验室应在工作开始前询问委托方,要求予以说明。实验室应确定是否已完成了对样品的必要准备。 3、实验室应在质量文件中规定适当的设施避免检验所用样品在贮存、处理、准备检验过程中变质或损坏,并遵守随样品提供的任何有关说明书 。如,果样品必须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贮存或处置,则应对这些条件加以维持、监控和记录。 4、实验室应编制对检验样品接收、保存或安全处置的质量文件,包括维护实验室诚实性所需的各项规定。 (九)记录 1、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规定的记录制度。所用的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副本、检验证书副本、检验报告副本均应归档并保存适当的期限。每次检验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记录应包含实验的全过程。记录的更改应符合规范程序。,2、所用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安全存放、妥善保管并为委托方保密。 (十)证书和报告 1、对于实验室完成的每一项或每一系列检验的结果,均应按照检验方法中的规定,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在检验证书或报告中表述,应采用法定计算单位。证书或报告中还应包括为说明检验结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及采用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2、每份检验证书或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标题,如“检验证书”或“检验报告”。实验室名称与地址,进行检验的地点。检验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和每码标识。,委托方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样品的说明和明确标识。检验样品的特性和状态。检验样品的接收和进行检验的日期。对所采用检验方法的标识或采用非标准法的说明。涉及的抽样程序。测量、检验和导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失效的说明。对估算的检验结果不确定性的说明。对检验证书内容负责人的签字、职务或等效标识。如果适应,作出本结果仅对所检验样品有效的声明。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3、如果检验证书或报告中包含分包方所进行的检验结果,则应明确地标明。 4、检验报告中的内容表述应通俗易懂,但格式尽量统一。 5、对已发出的教育检验报告作重大修改,只能以另发文件的方式,或采用对“编号的检验报告”作出补充声明或检验数据修改单的方式。 6、当发现诸如检验仪器设备有缺陷等情况,对报告结果产生疑问时,实验室应书面通知委托方。 7、当委托方要求用电话、电传、图文传真或其他电子和电磁设备传送检验结果时,实验室人员应遵循质量文件规定的程序,并为委托方保密。,(十一)检验的分包 1、如果实验室将检验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实验室要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分包比例要严格控制。实验室应确保兵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并满足相同的能力要求。实验室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委托方同意后方可分包。 2、实验室应记录和保存调查分包方的能力及符合性的详细资料,保存有关分包事项的登记册。 (十二)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 1、实验室在寻求本准则未涉及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以支持其检验工作时,应选用能充分保证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2、如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商无独立的质量保证,实验室则应制定有关程序确保所购仪器设备、材料和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对其按标准规范进行检验、校准或检定。 3、实验室应保存支持服务和供应品德所有供应商的信息记录。 (十三)抱怨 1、实验室应在质量文件或程序中,作出处理委托方或其他单位对实验室工作提出抱怨的规定,并记录和保存所有抱怨及处理意见。 2、实验室应确保按“(二)2、实验室的工作审核和评审”的要求,立即对抱怨涉及的范围和职责进行审核。,第四节 监测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是获得监测结果的关键部门,要使监测质量达到规定水平,必须要有合格的实验室和合格的分析操作人员。具体讲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校正,玻璃仪器的选用和校正,化学试剂和溶剂的选用,溶液的配置和标定,试剂的提纯,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工作,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等。 一、实验用水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配置试剂、标准物质、洗涤时均需大量使用。水对分析质量有着广泛和根本的影响,对于不同用途需要不同质量的水。,表10-3 纯水的分级,1蒸馏水 (1)金属蒸馏器蒸馏水 含微量金属杂质,电阻率小,只适应于洗涤和配置一般试剂。 (2)玻璃蒸馏器蒸馏水 含痕量金属杂质,可能有微量玻璃溶出物,电阻率较小,适应于配置一般定量分析试剂,不宜配置分析重金属和痕量非金属试剂。 (3)石英玻璃蒸馏器蒸馏水 含痕量金属杂质,不含玻璃溶出物,特别适应配置对痕量非金属进行分析的试剂。,(4)亚沸蒸馏器蒸馏水 亚沸蒸馏器是用石英制成的自动补液蒸馏装置。所得蒸馏水几乎不含金属杂质,适应于配置除可溶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以外的各种物质的痕量分析用试剂。亚沸蒸馏器可与其他蒸馏器联用,所得纯水电阻率高。但应注意保存,一旦接触空气,在不到5分钟,电阻率迅速降低至2Mcm。 2、去离子水 去离子水是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以一定形式组合进行水处理而得到的。含金属杂质极少,适于配置痕量金属分析的试剂,因此它含有微量树脂浸出物和树脂崩解颗粒物,所以不适合配置有机分析试剂。通常用自来水作原水时,由于含有余氯,能氧,化破坏树脂使之很难再生,因此进入交换器前必须充分曝气。 3、特殊要求的纯水 在分析某些指标时,对分析过程中所用的纯水中这些指标的含量越低越好,这就提出某些特殊要求的纯水,如无氯水、无氨水、无二氧化碳水、无铅、无砷水、五酚水以及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制取方法可查阅有关资料。 二、试剂 实验室中所用的试剂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用,按规定浓度和需要量正确配置。配好的试剂须按规定妥善保存,注意空气、温度、光、杂质等的,影响。另外要注意保存时间,一般浓溶液稳定性较好,稀溶液稳定性差。通常,较稳定的时间,其10-3molL-1溶液可贮存一个月以上, 10-4molL-1溶液可贮存一周,而10-5molL-1溶液均需当日配置,故许多试剂常配成贮备液,临用时稀释成所需浓度。配置溶液均需注明配置日期和配置人员,以备核查追溯。,表10-4 化学试剂的规格,一级品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中用于配置标准溶液;二级品常用于配置定量分析中普通试剂,如无注明环境监测所有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上;三级品只能用于配置半定量、定性分析中试剂和清洁剂等。 质量高于一级品的高纯试剂,目前国际也无统一的规格,常以“9”的数目产品的纯度,4个9、5个9、6个9等。4个9表示纯度为99.99%,杂质含量不大于0.01%; 5个9表示纯度为99.999%,杂质含量不大于0.001%,等。 其他表示方法有:高纯物质(EP)、基准试剂、色谱纯(GC)、生化试剂(BR)、生物染色剂(BS)。,三、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空气中如含有固体、液体的气溶胶和污染气体,对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会导致较大误差。所以,这样的分析应在超净实验室进行。超净实验室中空气清洁度常采用100号,他是根据悬浮固体颗粒物的大小和数量多少分类的:,表10-5 空气清洁度的分类,要达到清洁度为100号标准,空气进口必须用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为85%95%,对直径为0.55.0 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85%,对直径大于5.0 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5%。超净实验室一般较小,面积约12m2,并有缓冲室,四壁涂环氧树脂漆,桌面用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膜,地板用整块塑料制成,门窗密闭,使用空调,室内略带正压,通风柜用流层。 没有超净实验室条件的可采用相应措施。例如:样品的处理、蒸干、消化等操作最好在专门的毒气柜内进行,并与一般实验室、仪器室分开。几种分析同时进行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四、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监测质量的保证是以一得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基础的,严格执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评定一个实验室的重要依据。 (一)对分析监测人员的要求 (二)对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三)实验室安全制度 (四)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五)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六)样品管理制度(教材515 -518页自学),第五节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监测中所得到的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数据,是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由于监测系统的条件限制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测量值与真值之间常存在差异;环境污染的流动性、变异性及与时空因素的关系,使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由许多因素综合决定;描述某一河流的环境质量,必须对整个河流按规定布点,以一定频率测定,根据大量数据综合才能表述它的环境质量,所以这一切均需通过数理统计处理。 一、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一)数据修约原则 在同一份报告中应按规定保留有效数字位数,计算的数据需要修约时,应遵守下列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与正常数据不是来自同一分布总体、明显歪曲实验结果的测量数据,称为离群数据。可能会歪曲实验结果,但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称为可疑数据。可疑数据是否离群数据判断它的取舍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1、狄克山松检验法 此法适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离群值,本法中对最小和最大可疑值进行检验的公式因样本的容量(n)不同而异,检验方法如下: (1)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排序为x1、x2xn, x1和xn分别为最小和最大的可疑值。 (2)按表10-6(教材519页)计算式求Q值。 (3)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和群本容量(n),从表10-7(教材519页)查得临界值(Q)。 (4)若QQ0.05则可疑值为正常值;若Q0.05Q0.01,则可疑值为离群值。,2、格鲁布斯检验法 此法适用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一致性和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均值;也可用于检验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离群值,方法如下: (1)有 组测量值,每组 个测量值的均值分别为 其中最大均值记为 ,最小均值记为 。 (2)由 个均值计算总均值( )和标准偏差( )计算公式看书520页。 (3)可疑均值为最大均值时,按下式计算统计量(T):,可疑值可疑均值为最大均值时,按下式计算统计量(T):,(4)根据测量值组数和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从表10-8(教材521页)查得临界值(T)。 (5)若TT0.05,可疑均值为正常均值;若T0.05T0.01,则可疑值为离群值。应与剔除,即剔除含有该均值的一组数据。,(三)测量结果的表述 对一个样品某一指标的测定,其结果的表达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1、用算术平均值( )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集中程度。 2、用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表示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 3、用( )表示结果 不同水平或单位的测量结果之间,其标准偏差是无法进行比较,而变异系数是相对值,故可在一定范围内用来比较不同水平或单位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四)均值置信区间和“t”值(自学) 二、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自学) 三、直线相关和回归(自学) 四、方差分析(自学) 五 、模糊聚类分析(自学),第六节 实验室质量保证,一、名词解释 (一)准确度 准确度是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量度。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并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两种:用某一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据其结果确定准确度;”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以确定准确度,多次回收试验还可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是目前常用而方便的方法。,(二)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量值的一致性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都可以用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较常用的是标准偏差。 在讨论精密度时,常要遇到如下一些术语: 1、平行性 平行性系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量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2、重复性 重复性系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的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量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3、再现性 再现性系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实验室内精密度是指平行性和重复性的总和;二实验室间精密度,即再现性,用分析标物来确定。,(三)灵敏度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含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它因实验条件而变。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以下式表示:A=kc+a 式中:A-仪器的响应量;c-待测物质的浓度;a-标准曲线的截距;k-方法的灵敏度,k值越大,说明该方法的灵敏度越高。,(四)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以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空白试验与样品测量同时进行。 (五)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 监测中常用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某一方法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到处物质浓度(或含量)的变化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六)检出限 检出限是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有几种规定,简述如下: 1、分光光度法中规定以扣除空白值后,吸光度为0.01相对应的浓度为检出限。 2、气象色谱中规定检测器产生的响应信号为噪声信号两倍时的量。最小检出浓度是指检出限与进样量(体积)之比。 3、离子选择电极法规定某一方法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的延长线与通过空白电位且平行于浓度轴,的直线相交时,其交点所对应的浓度即为检出线。 4、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浓度的一次测量值与零浓度样品的一次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者,即为检出限(L)。当空白测量次数n大于20时: L=4.6swb swb空白平行测量的标准偏差。 (七)测定限 测定限分为下限和上限。测定下(上)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大)浓度或含量。 最佳测定范围又叫有效测定范围,系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方法适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显然,最佳测定范围应小于方法适用范围。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自学)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自学),第七节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一、标准分析方法 一个项目的测定方法众多,各种影响因素不同,结果可比性差,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方法标准化工作。 标准分析方法又称分析方法标准,是技术标准中的一种,它是一项文件,是权威机构对某项分析所作的统一规定的技术准则和各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它必须满足一下条件: 1、按照规定的程序编制; 2、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3、方法的成熟性得到公认; 4、有权威机构审批和发布。 编制和推行标准分析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度,不但要求同一实验室的分析人员分析同一样品的结果要一致,而且要求不同实验室的分析人员分析同一样品的结果也要一致。 二、分析方法标准化 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结果,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政策性、经济性、技术性、严密性和连续性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必须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机构人员的职能和权限必须受到标准化条例的约束。,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管理系统如图10-14,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主管部门,技术归口单位,国外标准化工作一般程序(自学) 三、监测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协作试验是指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和按照预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合作研究活动。协作试验可用于分析方法标准化、标准物质浓度定值、实验室间分析结果争议的仲裁和分析人员技术评定等工作。目的是满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精密度和准确度,制定应用中的分析误差和允许界限,以作为方法选择、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仲裁的依据。 进行协作试验预先要制订一个合理的试验方案。并应注意下列因素: 1、实验室的选择,参加协作试验的实验室要选择在地区和技术上的代表性,并且具备参加协作试验的基本条件。 2、分析方法 选择成熟和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应能满足确定的分析目的,并已写成了较严谨的文件。 3、分析人员 参加协作试验的实验室应指定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分析人员参加工作,分析人员应对被评估的方法具有实际经验。 4、试验设备 参加协作试验的实验室要尽可能用已有的可互换的同等设备。各种量器、仪器等按照规定校,准如同一试验有两人以上参加,除专业设备外,其他常用设备(如天平、玻璃器皿和分光光度计等)不得共用。 5、样品的类型和含量 样品基体应有代表性,在整个试验期间必须均匀稳定。 由于精密度往往与样品中被测物质浓度水平有关,一般至少要包括高、中、低三种浓度。如要确定精密度随浓度变化的回归方程,则至少要使用5 种不同浓度的样品。 6、分析时间和测定次数,同一分析人员至少要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进行同一样品的重复分析。一次平行测定的平行样品数目不得少于两个。每个实验室对每种含量的样品的总测定次数不应少于6次。 7、协作试验中质量控制 以分析方法标准化为例,一般计算步骤是:整理原始数据,汇总常便于计算的表格;核查数据并进行离群值检验;计算精密度,及与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计算允许误差;计算准确度。,一、环境标准物质及其分类 (一)环境计量 环境计量是定量描述环境中有害物质或物理量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及浓度(或强度)的一种计量系统。它包括环境化学计量和环境物理计量两大类。 环境化学计量是以测定大气、水体、土壤,以及人和其他生物中有害物质为中心的化学物理测量系统;环境物理计量是以测定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等为中心的物理测量系统。,第八节 环境标准物质,(二)基体和基体效应 在环境样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一般在10-6或10-9甚至10-12数量级水平,而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则称为基体。 目前环境监测中所用的测定方法绝大多数是相对分析法,即将基准试剂或标准溶液与待测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测定的方法。这种用“纯物质”配成的标准溶液与实际环境样品间的基体差异很大。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而给测定带来的误差,叫做基体效应。 (三)环境标准物质 目前环境标准物质在不同国家、不同机构有,不同的名称,至今还无普遍接受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标准物质(RM)定义为这种物质具有一种或数种已被充分确定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用作校准仪器或验证测量方法。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的标准物质称为标准参考物质(SRM)。 标准参考物质(SRM)主要用于: 帮助发展标准方法;校准测量系统;保证质量控制程序的长期完善。,我国的标准物质以GBW为代号,并应具备以下条件: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进行定值。定值的准确度应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应具有国家统一编号的标准物质证书。稳定时间应在一年以上。应保证其均匀度在定值的密度范围内。应具有规定的合格的包装形式。 国家环境标准物质除了具备以上性质外还应具备:由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