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5章印象批评ppt课件.ppt

    • 资源ID:1354329       资源大小:2.48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5章印象批评ppt课件.ppt

    第五章 印象批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何谓印象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的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与印象批评之比较:,价值尺度;重主观感受、重直觉印象推崇分析;对释义的反抗以史料为基础;对客观性的怀疑,本章导航,第一节 印象批评概述第二节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第三节 印象批评之应用第四节 印象批评评述本章小结,第一节 印象批评概述,西方印象批评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一、西方印象批评,(一)印象批评渊源: 印象主义文艺思潮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审美直觉理论(二)西方印象批评的确立,1,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文艺思潮,“印象主义”与法国印象画派1874,莫奈:日出印象真实不再是占据空间的实体,而是由色彩组合的最终由光束来决定的气氛,捕捉物体色彩瞬间的变化就成了他们的任务。光就是色彩、运动、时间。光就是真实。,日出印象(Impression, Sunrise),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后印象派:在19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转捩点发生于1882年爱杜尔马奈获颁法国国家荣誉奖,和1874年至1886年止的印象派画家联合画展,这些艺术家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的绘画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诞生。,“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ugh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 ),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年) 夜曲(1899年) 大海(1905年) 意象(1912年) 舞台作品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歌剧,1902年) 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神剧,1911年)室内乐弦乐四重奏(1893年) 大提琴奏鸣曲(1915年) 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1915年) 小提琴奏鸣曲(1916年-1917年)钢琴曲贝加莫组曲(1905年) 为双钢琴而作的(1915年)阿拉伯风格两首(1888年)合唱浪子(1884年) 中选的小姐(1888年),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巴尔扎克像,2,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和审美直觉理论,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认为只有通过内心体验、直觉的方法,而非理性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真正的实在,才能认识人和世界的本质。不再是人的理性,也不是人的感性存在,而是人的非理性意识。推崇内心体验、直觉的方法,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上帝死了主人-奴隶道德说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超人说,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唯意志论。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极端悲观主义。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国哲学家,文笔优美,思想富于吸引力,曾获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创化论”。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并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二)西方印象批评的确立,印象批评的萌芽:兰姆与赫兹利特的批评印象批评的宣言:法朗士与勒美特尔印象批评的发展:瓦尔特佩特、王尔德和爱伦坡,印象批评的萌芽(18世纪末19世纪初)代表人物:英国:兰姆、赫兹利特 法国:勒美脱尔、圣伯夫 我说我想的,我想我感觉的。我无法不从事物采取某些印象;而我有足够的勇气说出(多少有点唐突)我的印象。 赫兹利特,勒美脱尔认为,批评家力所能及的就是“说出具体的艺术作品在一定时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圣伯夫认为文学批评是“间接吐出藏诸内心的诗”,“我所期望与实行的文学批评,是发明与永远创造。”,19世纪末印象批评的确立代表人物:法国作家法朗士,很坦白地说,批评家应该声明:“各位先生,我将借着莎士比亚,借着拉辛来谈论我自己”。 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法朗士文学生活“序言”,瓦尔特佩特(1839-1894)评蒙娜丽莎,“如此奇异地站在水边的这个人(指蒙娜丽莎),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愿望。这儿是一个未世的人的头,眼睑略带倦意。她的美发自内心而形之肌肤,其中每个细小的细胞都蕴藏着奇异的感情,怪诞的幻想和美妙的激情她的年纪比她身旁的岩石还要古老,她象夜间爬出坟墓来吸人血的死尸,已死过多次并熟谙坟墓的奥秘;她曾是深海的潜水员,记住了海水落潮的日子;她曾和东方商人作过奇异的丝绸交易;同时她象莉达一样是古希腊美人海伦的母亲;象圣安娜沛羊,是圣母玛利亚的母亲”。,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一)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的异同,(一)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批评话语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性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主体的特点: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运用印象式批评手法的重要文本,钟嵘:诗品 皎然:诗式 司空图:诗品 严羽:沧浪诗话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中国印象式批评示例,梁钟嵘诗品“谢灵运”: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中国印象式批评示例,王国维人间词话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的异同,相同点:都注重主体的审美感受和主观领悟,善于把这种感受和印象艺术地传达出来。不同点: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虽然多从直观感受入手,随兴所至,有感而发,但与西方印象批评相比,它们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理论。,中国现代印象批评(20世纪20、30年代)李健吾:咀华集除李健吾外,朱光潜、沈从文、梁宗岱、李广田等人的批评主张和实践也都体现了印象批评的某些基本特征。,李健吾评沈从文的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时说,“边城是一首诗,是二佬唱给翠翠的情歌。八骏图是一首绝句,犹如那女教员留在沙滩上神秘的绝句。”,沈从文把印象式批评的直觉感悟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他充分调动作家特有的艺术触觉,眼、耳、喉、鼻全方位体悟作品的人事、主旨、情境、光色、声音、组织、文字、节奏等。他嗅到了冯文炳作品中那略带牛粪气味与略带稻草气味的乡村空气;他听出了许地山的文字用的是中国的乐器,奏出了异国的调子,那调子,那声音,那永远是东方的,静的,微带厌世倾向的,柔软忧郁调子,使我们读到它时,不知不觉发生悲哀了”。,三、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当代印象批评(20世纪80年代)吴亮:文学的选择贺兴安:评论:独立的艺术世界,第二节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三、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四、推崇批评的美文意识。,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强烈的批评主体意识 以批评家的自我为批评的标准反客观:标举“客观”的批评提出有力的反驳印象批评对批评家的个人素质的特殊要求:感情与才思的结合、崇高的情怀、更高尚的思想、洞察入微的想象力与诗人的宗旨相结合 。,批评观: 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 舒展个性,将自身的独特感受、内心体验、个性气质融入到批评过程中。批评标准 什么是批评的标准?没有。若有的话,不是别的,便是自我。 李健吾,客观艺术不存在,客观批评同样不存在。凡是自诩作品之中毫不表现自我的那些人都是上了十足欺人假象的当,真相乃是人人都无法超脱自我。,评论对象本身已不重要,它们只是批评家借以表现自我的材料。,批评家应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审美直觉: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客体的感性形式对其表现性内涵加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能力。,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注重批评实践中个人对作品的瞬间反应。强调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强调通过审美直觉得来的印象,甚至认为“印象就是真理”,理性的参与将损害印象的可靠性。,批评是一种直觉的鉴赏,是主体面对作品时的直观感受和瞬间反应。 批评一篇作品,不过是一个心地率直的读者喊出他从某作品所得的印象而已。 茅盾文艺杂论集,李香君,沉郁悲凉,一部哭声泪痕之书-梁启超,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周作人评冰心,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周作人曾对冰心散文做出如下评价:“清新透明而味道不甚深厚。好像一个水晶球一样,虽是晶莹透明,但仔细的看多时就觉得没有多少意思了。”,叶维廉先生评中国古典印象式批评的特征,“不是通过说明性的指标,引领及控制读者的观、感活动,而是设法保持诗人接触物象、事象时未加概念前物象、事象与现实的实际状况,使读者能够在诗人引退的情况下,重新印认诗人初识这些物象、事象的戏剧过程。” -叶维廉:中国诗学,闻一多评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他已从美的暂促性中认识了那玄学家所谓的永恒 一个最缥渺,又最实在,令人惊喜,又令人震怖的存在,在它面前一切都变渺小了,一切都没有了。自然认识了那无上的智慧,就在那彻悟的一刹那间,恋人也就变成哲人了。” -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闻一多唐诗杂论评春江花月夜 ,“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恐惧,只有憧憬,没有悲伤。”“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对每一个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于是他又把自己的秘密倾吐给那缄默的对方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注重批评实践中个人对作品的瞬间反应。,对文学批评中的理性认识持排斥态度诗人的彩虹:用感觉去描绘彩虹的神奇和瑰丽牛顿的彩虹:用光谱和折射率来分析彩虹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试比较两则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雾多飞难进,风高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清施补华岘傭说诗,试比较两则评论,“他似乎无法进行直接而生动的陈述,而喜欢迂回、转喻、隐喻、暗示等各种形式。骈文在给他严肃主题的同时,也给了他过度的技巧。骆宾王是一位饱学的诗人,在这方面他超出了韩愈之前的任何诗人。”“这首诗的逻辑接近于骈文的议论,但诗中用了精炼的暗示、典故、模糊含义,与浮槎有较大区别。” -(美)斯蒂芬欧文初唐诗,三、注重作品的审美特性,考察对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 核心任务:揭示作品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关注点:批评本身的审美。,印象批评的任务是发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进行美的再创造。 要使事物显得美好动人,这比道出事物的真相永远重要一百万倍。 -门肯批评的过程,印象批评在感受对象的审美特性时,特别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之美,如情调之美,境界之美,结构之美,语言之美,较少关心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生活。 诗的真正特质,诗歌的快感,决不是来自主题,而是来自对韵文的独创性运用。 王尔德,例:对禅境与艺境之相通的诗意描述 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识也。清馨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鸟鸣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 -冠九:都转心庵词序,例:对意境的诗意描述 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怅触于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惟有小窗虚幔,笔林砚匣一一在吾目前。 况周颐:蕙风词话,四、推崇批评的美文意识,批评文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文意识。,例:对鉴赏过程的诗意描述 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花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蔡小石拜石山房词,例: 沈从文对闻一多死水的评价:“一首诗,告诉我们的不是一个故事,一点感想,应当是一片霞,一园花,有各种的颜色和姿态,具各种香味,作各种变化,是那么细碎又是那么整个的美。欣赏它,使我们从他那超人力的完全中低首,为那超拔技巧而倾心,为那由于诗人手艺熟练而赞叹”,第三节 印象批评之应用,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 获取印象 整合感受 抒情描述,返回本章导航,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例: 西洲曲摇曳轻飏,六朝乐府之最艳者。初唐刘希夷、张虚若七言古诗皆从此出(印象),言情之绝唱也。夫艳,非词华之谓,声情婉转,语语动人,若赵女目挑心招,定非珠珰翠翘,使人动心引魄也。寻其命意之由,盖缘情溢于中,不能自已,随目所接,随境所遇,无地无物,非其感伤之怀(感受) 。故语语相承,段段相绾,应心而出,触绪而歌,并极缠绵,俱成哀怨(抒情描写) 。 -清陈胤倩古诗选:,拓展资料,李健吾评林徽音的九十九度中,李健吾对骞先艾城下集的评论,林徽音,蹇先艾,李健吾评叶紫的 小说,李健吾评巴金爱情三部曲,叶紫,巴金,感受一下泰戈尔游思集中的一首小诗:我想假如在来生,当我们在那遥远的世界上行走时,能再相逢的话,我将无限惊奇的停下步来。我将看见那双乌黑的眼睛,在那时候已变成晨星,但是我也将觉察出它们曾经属于前世的一个渺不可忆的夜空。我将恍悟你的面容的魅力,并不完全是它自己的所有物,而是在一次渺不可忆的会见中,偷取了我眼睛里的热情的光芒,又从我的爱情里采走了一种它现在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源的神秘。,第四节 印象批评评述,一、印象批评的特色二、印象批评的局限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一、印象批评的特色,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将批评从对作品的阐释中解脱出来,变成一种艺术创造。 印象批评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排斥批评中的理性因素,而直觉的介入将使其批评见解获得某种生动性和尖锐性,从而增加了批评的活力。,印象批评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学批评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为文学批评写作提供了一条新径,并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二、印象批评的局限,印象批评过分强调印象,夸大批评的主观性方面,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这势必将批评引向失却批评对象从而也失却批评自身的危险境地。,朱自清诗多义评黄庭坚诗,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朱自清考证“快阁” 出处:一是在史容的山谷外集注中:“快阁在太和。”二是在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里:“清一统志:江西吉安府:快阁在太和县治东澄江之上,以江山为广远,景物清华,故名。”三是在年谱里,列此诗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下,时鲁直知吉州太和县。朱自清考证“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出自 晋书傅咸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做痴,复为快耳。”,他分析说:“这两句单从文义上看,只是说马马虎虎办完了事,上快阁看晚晴去。但鲁直用生子痴,了官事一典,却有四个意思:一是自嘲,自己本不能了公事;二是自许,也想大量些,学那江海之流,成其深广,不愿沾滞在了公事上;三是自放,不愿了公事,想回家与白鸽同处;四是自快,了公事而登快阁,更觉出阁之为快了。”,二、印象批评的局限,由于印象批评排斥理性因素,在情感的扩张中缺乏理性因素的渗透,因此,它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未能深入系统地研究作品以把握作品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很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分析。,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印象批评的存在强调批评者的主体意识,鼓励批评家的个性和风格的发展,由此可以作为对社会历史批评等批评方法的参照与补充,从而使当代文学批评的格局更加和谐。,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随着西方崇尚科学性的文学批评思潮和流派的涌入,批评的理性的一面被进一步抬高,而批评的感性的一面被弱化。印象批评在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偏向。,

    注意事项

    本文(第5章印象批评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