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ppt课件.ppt

    • 资源ID:1352849       资源大小:9.88M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ppt课件.ppt

    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物理性能水温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始终比所在水体的水温高0.51.0。,任何鱼类均有各自的适温范围,因而形成了三大类型:热带性鱼类:如罗非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鲶等。冷水性鱼类:如虾鳗鱼。温水性鱼类:如草、青、鲢、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鳜鱼等。,任何鱼类均有其最适水温,即个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水温范围。在适温范围内:水温上升1,代谢速度加10%;水温升高10,代谢速度增加一倍。超过了适温范围的上限或下限,鱼的生长受到抑制,直至死亡。,季节性变化:即水温随着四季气温而变化。气候性变化:即因晴天、阴天、雨天大风降温等出现水温变化。昼夜性变化:即水温在白天随光照加强而升温,晚上无光照会逐渐降温。,水温变化类型:,直接影响:表现在个体的吃食强度、活动状态和生长速度等方面。间接影响:表现在引起水质变化,饲料生物变化及微生物的变化,简接地制约着鱼的生存和生长繁育。,水温变化对鱼的影响:,水温的变化对养鱼生产的影响,养殖鱼类出现三个生长期,即:弱生长期、一般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导致鱼病的发生的流行。水温突变导致出现不适应或生长受阻或死亡。,水色,水色是水中溶解物,悬浮物和浮游动物等对七彩阳光光谱吸收程度的综合反映。养鱼用水的水色主要决定于水中浮游植物种群及其生物量的多少,次要是水中悬浮物和溶解物的影响。,生产上优劣养鱼池常见的水色及其主要浮游植物种群:常见的水色:淡清色、浅绿色、白浊色(乳白色)、暗绿色、灰兰色、蓝绿色、黄绿色、酱红色,黑褐色、浓绿色、翠绿色、油绿色、茶色、茶褐色等。,Page 10,优良水色,水中的藻类主要是以硅藻为主,生活在此水色中的养殖对象活力强,体色光泽,摄食消化吸收好,生长速度快,这种水色是水产养殖的理想水色。,中心圆筛藻,旋链角毛藻.,系带舟形藻,三角藻,颗粒直链藻.,Page 11,这类水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时肥度适中。藻相主要是绿藻门的小球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等,水质嫩爽。绿藻能大量吸收氮肥减少氮的含量。一般该类水色一天内有两个变化,表现规律是清晨淡而午后浓些。,优良水色,Page 12,该类水色是硅藻和绿藻的共生水色,二者俱备,水质稳定。藻类生长所需营养元素较多。是养殖过程中难得的好水色。这类水色如果天气稳定可维持较长的时间。,此类水色浓度较大,透明度低、藻类丰富、水质较肥、多见于养殖中后期,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水质较肥、活、爽,水中悬浮颗粒少;有利于减缓对虾、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应激反应。,优良水色,Page 13,此类水色绿藻或微囊藻大量繁殖,透明度低、水色浓浊。在池塘的下风处,水表层有少量绿色漂浮的藻类。此类水色不稳定,藻类易死亡,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藻类死亡后在池塘表面漂浮一层黑色或灰色浮膜。,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呈现浮油污状物。灰绿、灰蓝或暗绿色属不良水色,水体中有害藻类浓度大,多数藻类已死亡分解,水面漂浮片状物质,水质浑浊,水带有粘性,开增氧机后泛起的水花久久不散像洗衣粉的泡沫。,不良水色,Page 14,不良水色,Page 15,主要是一些鞭毛藻类(如裸藻、隐藻等)形成。主要原因是投饵量过大,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发黑。这种水色底质恶化,极易发生水变而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和氨氮、亚硝酸盐中毒。此类水色不适宜水产养殖,必须处理。,不良水色,Page 16,黄色水:含甲藻、金藻等鞭毛藻。水体中积存大量有机物经细菌分解,PH值下降时产生此种水色,此种不适宜养殖。,池水中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藻类被浮游动物吃后造成水体缺氧,浮游动物过度活动引起纤毛虫、轮虫等浮游生物。此种水极易染病,存活力下降,不适合养殖。,不良水色,Page 17,不良水色,Page 18,水体藻类较多,以硅藻、褐藻、黄丝藻、盘星藻、绿球藻为主,有机悬浮颗粒也较多,这种水色一般不缺氧,属于假浊。用药过量、水位较浅或养殖动物生病后不断的搅动水体引起的浑浊,属于真浊。,池水澄清见底,透明度很大,这种水色出现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池底长青苔,大量消耗水体养料,使池水变瘦,水体浮游生物繁殖不起来。,不良水色,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透明度:透明度即太阳光在水中的穿透的程度。大小决定于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及泥沙微粒的含量多少。养鱼池水的透明度往往直接反映水体的肥瘦程度,即反映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多少。一般而言,肥水中的浮游植物量多,水瘦浮游植物量少或无。正常情况下,养鱼池透明度在2540厘米。湖库等大水面沿岸带或浅水区透明度多为80100厘米,中心区透明度为100300厘米。,Page 20,1.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厘米,湖泊、水库为3060厘米。 2.肥水的营养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有效磷: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比512:1。 3.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 4.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祼藻门,绿球藻目,丝状蓝藻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1.清塘时药物残留过多,如氯制剂、重金属、杀藻药剂等,致使藻类受抑,无法生长。2.前期水温过低,藻类分裂繁殖速度受到限制,水色不易肥起来。3.底泥和补充的水源缺乏天然藻种。4.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藻种基本被其摄食,无法繁殖。5.塘底青苔较多,施用的肥料大部分被青苔吸收利用,使水体营养不足。6.水体太浑浊,水体光线太弱,阻隔了藻类光合作用。7.水体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缺乏或不平衡,致使藻类缺乏营养。,肥水困难的主要原因,各种浮游生物所需的营养特点,(1)绿藻: 所需的营养种类较为简单,在氮元充足、有益微生物为优势的条件下,易大量繁殖,所需氮磷比约为46:1;(2)硅藻:所需日照光度要比绿藻强,易在营养丰富的水域中生长,且要求水中含有丰富的硅元素,所需氮磷比约为7:1左右,在此情况下,营养结构一旦失衡,鞭毛藻与褐藻就容易大量繁殖。(3)蓝藻:易在营养丰富、有机物较多的水域中生长,且所需氮磷比例约在8:1左右,蓝藻不需要很强的日照光度即可生长。这也就是刚放养虾苗后,由于池水不深,池底光度极适合蓝藻的大量繁殖,而生成的底藻(土皮)之原因。(4)浮游性原生动物:桡足类在营养充足的清水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而轮虫在肥水的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所以,对虾养殖早期以桡足类为多;中后期则由轮虫取而代之。,肥水产品各营养元素的特性及正确用法,无论是无机肥水,还是有机肥水或生物肥水,都基于给藻类提供营养元素,在肥水过程中,要根据池塘的特点、不同季节、不同藻类生长特点,应遵循“了解产品,方法正确,有的放矢,少量多次”的原则。经验表明:铵盐和光合细菌有利于绿藻的生长;硅酸盐则有利于硅藻的生长,并有抑制黄色鞭毛藻的生长。藻类所需的氮元,以氨态氮最易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待浓度低至某种程度时,再吸收硝酸态氮,至于亚硝酸态氮则较少吸收甚或不吸收。产品的特性也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如投放酸性的磷酸钙和酸臭的生物制剂,PH值过低则会抑制藻类生长。,投喂的饲料种类与产品质量优劣对水色影响饲料散失于水中,向水中释放有机营养,使池水变肥的同时,又使水质受到污染。有些地区的虾池,常用粉碎后的活鱼或贝类作为饲料,污染更为严重,并大量繁殖鞭毛藻和丝藻等,反而对培养水色不利;如在饲料投喂过大,残饵过多,往往会导致轮虫、纤毛虫等寄生虫的大量繁殖,使水色突然变清。所以,在培养水色前,了解饲料的种类、质量及投喂情况,对快速培养优良的水质有很大的帮助的。水产药物残留对水色影响很多水产药物对藻类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如氯制剂消毒剂、重金属、杀藻剂等,这些药物在预防或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同时,有大量残留在水体中,对水色起作绝对性破坏作用。例如:滥用氯制消毒剂,超量使用、定期频繁使用,常常使水色突然变清,丝藻繁生。施肥时间的选择藻类生长繁殖需要适当的光照强度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施肥应选择在晴天上午为宜,且施肥后天气最好能够持续几天晴天。,施肥八忌,1、忌闷热天气施肥 2、忌浑水施肥3、忌化肥单施 4、忌盲目施肥5、忌固态化肥干施 6、忌厌食时施肥7、忌一次施肥过量 8、忌用药同时施肥,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优缺点,1、化肥优点:无致病菌污染,培藻迅速。缺点:营养不均衡,肥力后劲不足水质不稳定,容易倒藻对水产动物易产生应激反应。2、有机肥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缺点:分解慢,肥效迟,水色变化慢容易有致病菌污染分解时耗氧大,易缺氧“泛塘”。3、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由有机肥经有益微生物充分发酵,由原先大分子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由于有益微生物的优势发酵,从而抑制了致病菌的繁殖,减少了致病菌的污染。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培藻迅速,且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进入水体不耗氧。无致病菌污染。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4、微生物生态绿肥微生物生态绿肥是由高蛋白有机质经有益微生物酶解,由原先大分子蛋白有机质,分解为氨基酸、生物肽等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氨基酸同时具有较强络合解毒性,解毒全安且效果好。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培藻迅速,肥水较稳定。进入水体不耗氧。无致病菌污染。有较强的解毒能力。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Page 28,二、活 水色、水华形状、水的透明度不停变化,每天不一样,每天的早、中、晚不一样,浮游生物的优势种23天就发生变化,是浮游生物处于生命旺盛生长期的表现。 由于肥水中生活的藻类大多为隐藻、甲藻、硅藻、金藻、祼藻、团藻目能运动的藻类,在生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水中游动,造成水色的深浅、水华的形状的变化。透明度早、中、晚相差10厘米左右,水色有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塘红(棕色)半塘绿等的变化。,Page 29,三、嫩 水肥而不老,浮游生物处于旺盛的生长期,颜色鲜亮,细胞未老化。肥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如不调节或调节不当,就会老化,成为老水;老水经过适当的调节,也会转化为肥水、嫩水。,四、爽 指水色看起来清爽,水色不淡也不过浓,透明度不高也不低,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鱼类食物充足,生长速度快,无病或病害少,是鱼类的适宜生长环境。,Page 30,总之,肥、活、嫩、爽的水质特点是: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优势种,蓝藻少;生物量在20120毫克/升之间,细胞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未老化;透明度池塘为2040厘米,湖泊、水库为3060厘米。,Page 32,二、老水 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尽或严重过量,浮游生物处于衰老期或死亡期,颜色发黄或大量出现微囊藻和粘球藻水华;藻类是不是易消化、个体小、营养价值低的种类。 1.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少或超过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小于1毫克/升。 2.透明度指标:池塘小于20厘米,湖泊、水库小于30厘米。 3.营养物指标:有效氮:2毫克/升以上;有效磷0.01毫克/升以下。 4.老水的颜色:黄绿、蓝绿、铜绿、酱色、黑色、灰白、雾白。 5.老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祼藻门、绿球藻目、团藻目衰老期的种类或微囊藻属、粘球藻属、隐球藻属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只有原生动物的纤毛虫。,铁秀水,Page 36,水体老化的原因,水体在长期养殖之后或过分密养的条件下,生产性能下降、疾病频发、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发生养殖品种大量死亡现象为水体老化一、溶氧不足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行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二、有机物积累过多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质和底层水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硫化氢、氨、硫醇、吲哚、粪臭素等,Page 37,水体老化的原因,三、氮、磷比例不当适当的氮磷比是512:1,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适当的氮磷比。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水体生产力。四、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五、偏酸或偏碱水体偏酸或偏碱,都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六、缺乏营养元素水体中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不足,成为限制因子,降低水体生产力,Page 38,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一、加水换水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还可以稀释原水,使水质转好。当加水量较大时最好换水,换水量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在水很肥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二、增氧1.物理方法增氧用机械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速氧溶解于水中,通常使用各种增氧机、水泵充水、气泵向水中充气等都是物理方法增氧。是调节改良水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2.化学方法增氧向水中添加能释放氧的化学物质,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这些物质有过氧化钙、双氧水、二硫酸铵、高锰酸钾等。化学增氧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但作用时间较短,通常在发生重浮头,紧急抢救时使用。,三、施无机肥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效无机肥料(主要是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循环,使水质转为肥、活、嫩、爽。四、生物方法当水中有机物质积累过多,水质有老化趋势或已经老化,向水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玉垒菌、EM复合生物制剂等)加速矿化分解有机质,消耗水中积累的过量物质(主要是氮),加速水体物质良性循环,从而调节水质。五、调整放养模式增加鲢、鳙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1:2或1:1,提高鳙的放养量,在7月份以后,鳙,鲢的比例3:1,存鱼量不能少于75公斤/亩。,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Page 40,六、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调节改良水质的常用方法,作用效果迅速明显,但作用时间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目前使用的调节改良水质的化学方法和化学物质有:1生石灰是水产养殖上使用的最广泛、最多的一种水质调节改良剂,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硬度、碱度、增加钙离子。用量为515kg/亩,晴天上午9点左右使用,不宜在下午作用。2络合剂、螯合剂将这些物质洒入水中,与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成络和螯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一方面缓冲pH值,减少营养元素(如磷)的沉淀,另一方面降低水中毒物(如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毒性,达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络合剂、螯合剂有活性腐殖酸、粘土、膨润土等。3.沉淀剂一些化学物质的溶液泼洒入水中后,絮凝、沉淀有机质和毒物,从而达到在一段时间内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沉淀剂有石膏和明矾等。4.除毒剂有些物质能中和水体中产生的毒物(如硫化氢等),从而改良水质。常用的有硫酸亚铁。5.杀藻剂当水中出现大量的蓝藻时,用杀藻剂杀灭蓝藻,净化水质。常用的杀藻剂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等。,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Page 41,蓝藻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蓝藻呈蓝色或藻绿色,是养殖水体常见的一个藻类类群,也是关注最多的一类水藻。从群体外形上可分为丝状体(定形群体), 不规则体(不定形群体)。与水产养殖关系密切的定形群体包括颤藻目的颤藻、螺旋藻、席藻、林氏藻和念珠藻目的鱼腥藻、项圈藻、尖头藻、束丝藻、念珠藻,细胞排列成串,形成丝状群体,外无胶被或胶质被很薄;不定形群体有蓝球藻目的蓝纤维藻、色球藻(蓝球藻)、平裂藻、腔球藻、微囊藻、隐球藻、隐杆藻,细胞包裹在厚厚的胶质被中,形成群体。除固氮种类外,其它蓝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高的水体中,大温暖季节大量快速繁殖,形成大面积水华,对水产养殖带来不良后果。,蓝藻的有益作用,1 饵料价值蓝藻与其它藻类相比,营养成份含量高,作为水产养殖天然饵料,具有很高的饵料价值。过去认为鱼类对蓝藻不能消化或难消化吸收,利用率低。但现在研究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丝状蓝藻不但鱼类能消化且消化吸收率很高,丝状蓝藻丰富的水体(占浮游植物生物量30左右,最多不超过50)鳙、鲢生长速度很快。而危害水产养殖的是蓝藻中的不定形群体种类,特别是微囊藻。,蓝藻的危害,1产生有毒物质,危害鱼类和人体的健康蓝藻(主要是微囊藻)会产生藻毒素(MC),对鱼类肝脏有毒害作用,会使胆囊石化、变硬、使高等动物(包括人)肝脏癌变。2难消化蓝藻中的不定形群体,由于有厚厚的胶被,鱼类不易消化吸收。据研究,有厚胶被的蓝藻鱼类摄食后,会产生一种物质破坏鱼肠道的消化酶,使鱼不但不能消化蓝藻,对其它食物也无法消化。在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中,鳙、鲢不但不长,而且还会消瘦,这就是原因之一。3抑制其它饵料生物生长微囊藻不但产生有毒物质,而且还会产生抑制其它水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在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中,其它藻类和浮游动物很少或几乎没有,鱼类没有天然饵料可以食用,处于饥饿状态,不能生长。4恶化水质,极易泛塘微囊藻大量繁殖或死亡后,大量消耗溶氧,晚上或阴雨天极易造成泛塘死鱼。5降低水产品品质微囊藻会产生一种土味素的物质,在鱼体内积累,使鱼有土腥味,口感差,降低水产品品质。,产生微囊藻水华的原因,1微囊藻适宜生活的环境微囊藻大量滋生的水体一般总氮:5毫克/升,总磷:0.5毫克/升以上,氮:磷比15:1以上;水温2532,最适水温28.830.5;最适PH值为8.09.5;风速3.5m/s的微风,在下风处会形成大面积水华;形成水华的季节为79月。2原因在养殖水体中滋生大面积微囊藻有三方面原因:(1)过量施肥,造成氮磷积累太多;(2)精养水体经过一段时间投喂饵料后,鱼类排泄物积累太多;(3)鳙、鲢特别是鳙放养量偏少,不能有效控制微囊藻生活、繁殖。,控制微囊藻水华的方法,1科学施肥对于施肥主养鳙、鲢的水体施肥量、比例、方法要科学,不能盲目的施肥,要看水施肥。根据水质情况随时、随季节确定施肥量、氮磷比,不能一成不变;在施肥方法上一定不能将肥固体撒入水中,要充分溶解,不能造成水底积累。2合理放养对于投喂饲料,主养吃食鱼的精养水体,要增加鳙、鲢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1:2或1:1,提高鳙的放养量,在7月份以后,鳙、鲢的存鱼量不能少于75千克/亩米(有效深度3米)3生物预防当水中有机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水色为褐色时,应泼洒微生物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EM复合生物制剂),消耗水中积累多余的有机物和氮,防止微囊藻大量繁殖。4机械清除当微囊藻在下风形成水华堆积时,用机械抽吸,移出水体。,5施用化学助凝剂将化学助凝剂泼洒入水中,发生水解作用生成絮状沉淀,絮状沉淀与悬浮于水中的藻类发生混凝,发生沉淀作用。常用化学助凝剂有:三氯化铁、氯化铝、碱式氯化铝、改性明矾、改性膨润土、石膏混合剂等。6化学药品杀灭用化学药品撒入发生微囊藻水华的水体中,杀死微囊藻。常用化学药品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等。上述产品除硫酸铜、硫酸亚铁因使用次数频繁,用量大可能造成水体中积累对养殖对象造成危害外,其他都是高效低毒无积累。 用化学方法除云微囊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且对其他藻类和浮游动物也有沉淀和杀灭作用;大量的微囊藻死亡沉淀水底,迅速腐烂分解,耗尽水中溶氧,产生有毒物质,极易引起泛塘死鱼。机械清除成本高,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微囊藻水华的发生,初期效果明显,一旦出现微囊藻水华,效果甚微。只有科学施肥和鳙、鲢的合理放养才是控制微囊藻水华发生的最有效、最根本、最经济的方法。,(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水深:水域深度决定蓄水量多少,即养鱼用水水体体积多少影响着水体的上下循环能力。不同养殖阶段对水深要求不同,即苗种池80100厘米,商品鱼池150300厘米。养鱼池超过300厘米深、湖库10米以下的水体,一般来说为无效水体。,(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底质:底质种类:壤土、粘土、沙土、沙质土。底质决定着养鱼用水的水体稳定性。底质影响着水体的营养元素供应能力,即是否保肥。底质对水体净化能力有非常主要的影响。,池底部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情况不同,向水体释放的热量、营养及微量元素也不一样,继而对藻类生长繁殖影响也不尽相同,所表现的水色当然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池底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情况有以下几种: 1.砂质底:池底部铺有大量的砂粒或土杂石,砂质底易渗漏,营养减少,热量散发快,水温不稳定,水色不易培养,藻类易死亡,难以维持。砂质底的高位池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早期综合肥水,中期生物保藻,力争藻类不老”。 2.砂壤土或泥质底:保水保肥能力强、能向水中释放各种营养元素,水色易培养且能维持长久。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生物肥水为主,防止水色过浓,控制好寄生虫”。 3.老化、酸化池底:由于池塘使用年限过长、有机腐质存积过多,造成腐烂物增多酸化。此种底质一般水色会长期过浓,底部溶氧缺乏,底部有机物长期处于低电位状态,腐臭程度加剧,易酸化,并向水体中释放大量的含氮物质。这种情况下, 肥塘的建议原则是:“少用氮肥,多用磷肥,结合生物制剂,控制异常水色”。,池底部土壤类型、营养状况、老化状态等要素,池塘底质,养殖水体的底质,除了原本的土壤、沙砾或人工建造的水泥池底外,主要是指养殖生产期间形成的淤泥,它是包括残饵、粪便、生物尸体和泥沙等在内混合物的沉积物。这些物质中的有机腐败物质及消耗溶解氧产生的二氧化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多种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是病原菌的良好培养基或各种寄生虫虫卵潜藏住所,同时,又向水体中不断释放营养元,供藻类生长。所以说底质、水质、病害密切相关。 (二)底质恶化的主要因素 1、清塘不彻底,晒塘时间过短,清塘所使用的药物不当以及清塘所造成的过多药物残留等。 2、在养殖期间,有机质残留过多,底部缺氧,是底质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残饵、粪便、生物尸体等有机质残留,使得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剧增,水体底部溶氧无法满足耗氧量,从而造成池塘底质缺氧,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底部有机质而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这些有毒物对水产动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时又会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缺氧浮头等。 3、大量频繁使用化学消毒剂、农药杀虫剂、杀藻剂等,从而破坏水体及底质自净能力。,不良底质的表现,1、酸臭、腥臭底质 形成原因:池底腐败的有机质过多,主要是由于清塘不彻底、养殖过程投饵过剩、没有采取措施定期改良底质等,另外,增氧措施不足,又没有定期抛撒增氧剂,使得有机质没有得到充分氧化分解,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严重时底质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出现“冒泡”现象。 2、板结底质 形成原因:多次大量使用化肥肥水、过量使用硫酸铜杀虫杀藻剂、大量使用生石灰等药物,造成底质板结,底质与水体之间气体、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水环境缓冲能力减弱,水质变化无常,水产动物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3、“泥皮”底质 形成原因:大量老化死亡藻类和悬浮胶体沉积物沉淀于底部,在微生物作用后,会变成浮皮、并在水体表面形成大量泡沫等。,4、“丝藻”底质 形成原因:底质与水体之间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致使水体营养元素的不平衡或缺乏,出现“倒藻”、“转水”(水质一夜之间变清),水质过瘦,清澈见底,底部丝状藻、青泥苔大量繁殖。 5、“浑浊”底质 形成原因: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必然引起底质“浑浊”;另外,“浑浊”水质会遮蔽藻类光合作用,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使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病害。 6、“偷死”底质 形成原因:由于底部长时期缺氧,致使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累积过多,使水产动物于底部中毒死亡,收获时发现底部大量死亡残尸。,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化学性能1.溶解氧来源:1.风浪溶解空气中氧。2.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的氧。3.人工增氧: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与空气接触溶解氧;化学药物增加水体溶解氧。,(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消耗:1.鱼类和水生动物呼吸耗氧。2.水生生物和浮游动物呼吸耗氧。3.嗜氧微生物耗氧。4.有机物及水生动物排泄物、水生动物死亡后遗骸腐败发酵耗氧。,(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正常养鱼用水溶氧需要量:每升水体溶氧量大于4毫克;每升水溶氧小于1毫克,均会出现浮头,甚至窒息死亡。几种常见淡水鱼窒息死亡溶氧量:鲤鲫鱼0.110.34毫克/升,草鱼、青鱼、鲢鱼、鳙鱼为0.30.39毫克/升,鳊鱼为0.40.5毫克/升。,(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养鱼用水长期溶氧不足对鱼的影响直接影响:厌食或停食;饲料系数加大;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间接影响:PH值下降;厌氧细菌增殖加速;水体自净能力受到抑制。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上升。,(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养鱼用水溶氧过度的危害。苗种期引起气泡病;四大家鱼苗种发生气泡病时水温与溶氧量关系表,(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CO2不足PH值升高,水体碱性增强。嗜氧微生物加快增殖。,a.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有增氧、搅水、曝气等三方面的作用。在大雾或阴雨连绵天气和凌晨时分增加开动增氧机的时间和次数。 b.换水,注入溶氧充足的新鲜水,缓解溶氧不足。 c. 使用化学增氧剂,产品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如增氧灵,颗粒氧等,当缺氧时,本品200克/亩(约700-750粒左右),全池抛撒,防止缺氧。,增加溶解氧的方法:,(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2.PH值养鱼用水允许值:6.58.5成鱼阶段:6.57.5苗种阶段7.58.0小于6.0的危害性鱼体食欲减退,甚至停食;鱼血中血红蛋白酸化,降低载氧能力;最适致病菌大量增殖和感染传播;诱发鱼类出现打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扩散。,(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大于8.5以上的危害性引起鱼体粘液大量分泌,造成体表粗糙和免疫力下降;导致鱼体体色变淡;引起水体氨氮升高,加速NH4+转变为有毒的氨分子NH3。,1.PH值偏低时最有效的办法是用生石灰进行调节,每天上午用生石灰10-15kg/亩开水溶化后全塘泼洒,直至PH值恢复正常为止。 2.PH值偏高时的调节 注入新水调节;用醋酸调节,每次每亩用500ml左右,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施用滑石粉(又称光粉、皂石粉)每亩每米水深施用1-2kg,可降低PH值0.5-1。,调节ph的方法,(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3.氨氮:氨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是分子态氮,即NH,具有很强毒性;是铵离子即NH4+,毒性变小;两者在水中含量的比例随PH值和水温变化而相互转化,即PH值大或水温高,分子态氨含量增量。(允许含量:每升水体0.020.2毫克。危害浓度:每升水体大于0.2毫克,出现中毒。大于0.6毫克,导致死鱼。),氨氮主要是由于生物呼吸作用和氮源有机质(如残饵、水产动物排泄物、过量施肥、浮游生物尸体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产物。分子氨毒性较强,离子铵则无毒性,两者的比例取决于水体PH值的大小和温度高低,PH值偏高、温度较高条件下,分子氨比例就较高。 虾类发生氨中毒引起的症状轻重有别,若因急性中毒,可能发生呼吸急促、浮头游塘,会迅速死亡;若因慢性中毒,可能发生下列不正常现象:(1)可能会干扰虾类的渗透压调节系统(2)易破坏虾鳃的黏膜层(3)会降低血蛋白携氧能力,表现为厌食、靠边、游动缓慢,严重时会出现游塘、浮头等现象。,合理的放养密度、合理投饵、施肥。同时年底结合清塘消毒,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在水源和水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定期排出部分旧水,更换新水。增加水体溶氧。施用微生物制剂。施用沸石粉,每亩用量17-35kg,可消除水体中90-97%的氨。,控制氨态氮的措施是:,4.亚硝酸盐(NO2)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在水中很容易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所以在天然水体中含量很少。在养鱼用水中,因为投饵施肥,吃食残留和鱼体排泄物等因素作用,造成有机物增多,在水温、溶氧及PH值等因素变化情况下,由于细菌作用,产生氨并转化为亚硝酸盐,引起亚硝酸盐浓度往往偏高,当含量达到或超过每升0.03毫克,则对鱼类产生一定毒性。,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不得高于0.03毫克/升。 亚硝酸盐是氨氮向硝酸盐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在缺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很难向硝酸盐转化。所以说,亚硝酸盐的累积,多因池塘低溶解氧的结果。 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体诱发爆发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水产动物亚硝酸盐中毒时,会氧化其血蛋白而形成高价铁蛋白,导致血液呈暗色,严重影响其携氧能力。虾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游动缓慢、靠边、厌食、游塘、浮头等现象,虾体尾部、足部及触须易出现发红症状。,改善环境的措施a.设计和建造养殖场要符合防病要求。建场选址应远离工业、生活区,周围没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水源一定要充足,水质符合养殖标准;在设计进排水系统时,应使每个池塘有独立的进排水管,进排水渠要分开;如果能配备蓄水池更好,水经沉淀、自行净化,过滤、消毒后再引入池塘,就能防止病原带入池塘。b.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清除过多的淤泥,放苗前彻底清塘、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定期泼洒生石灰(ph低时)或醋酸(ph高时),调节水的ph值。生石灰还有提高淤泥肥效,改善水质的功能。定期加注清水及换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设置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降低亚硝酸盐的措施,b.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清除过多的淤泥,放苗前彻底清塘、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定期泼洒生石灰(ph低时)或醋酸(ph高时),调节水的ph值。生石灰还有提高淤泥肥效,改善水质的功能。定期加注清水及换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设置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5.硫化氢 养殖水体要求硫化氢不得高于0.02毫克/升。 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质经厌氧分解而产生。硫化氢可与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硫化物,致使底泥发黑。池塘硫化氢是否超标,简单的判断标准在于池塘下风处是否有臭鸡蛋味。 硫化氢毒性较强,具有强烈刺激性,对水产动物鳃组织有腐蚀和麻痹作用,影响水产动物呼吸作用。虾硫化氢中毒表现为厌食、骚动不安、在水表层狂游。,(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6.其它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生物要素浮游植物种类及其生物量鱼类喜食且容易消化种类;鱼类不愿食或难以消化的种类;,(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对鱼有害的种类: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有害藻类: .寄生性藻类,卵甲藻。 2.中毒性藻类:蓝藻、多甲藻、裸甲藻及小三毛金藻。 3.敌害性藻类,形成青泥苔的水绵,双星藻和刚板藻及水网藻。,(一)养鱼用水的基本知识,有害水生动物种类腔肠动物的水螅甲壳类的蚌虾和挠足动物的剑水蚤水生昆虫的水蜈蚣、小龙虾、红娘华、田鳖、水斧虫。 软体动物的有蚌、螺或者某些鱼病的传播者水生脊椎动物有野杂鱼、蛙类、蛇类、水鸟等,(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有水就可以养鱼:1.地下水水体中没有鱼2.污染水体中养不得鱼3.水太清了则无鱼4.水太冷了养不大鱼5.水太肥了泛池会死鱼6.水质恶化会引发鱼病,(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肥水就是养鱼的好水:1.生产上多为混养,只有白鲢滤食浮游植物2.有些藻类如小三毛金藻、微囊藻、裸甲藻、兰藻等还含有毒素,卵甲藻还引发鱼病。显然,上述藻类多的水体就不是养鱼的好水。,(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好水就不要施肥 由于某种原因,好水中能被白鲢喜食的浮游植物大量的老化而使水质恶化,对这种老化水体就要在更换部分新水的同时,要适当的施加肥料。,(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瘦水一定要施肥形成瘦水的原因有:1.水体中营养元素失调2.水体中高等水生植物太多3.水体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4.水体中浮游动物生物量大,(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水变黑色,“改水保水就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硫酸铜A.生石灰会加速藻类的老化和死亡B.生石灰会加速池底有机物发酵C.生石灰会升高水体的PH值D.生石灰会提高水体的硬度,瘦水使用硫酸铜加强氯精导致鱼中毒,(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池鱼浮头就加水”鱼浮头种类: 缺氧性浮头; 烂鳃病性浮头; 中毒性浮头。,(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水肥鱼易长”水肥是水体中浮游植物多少的标准。然而不是所有的鱼都摄食浮游植物,只有鲢鱼直接摄食;,(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1.鲢鱼也不是喜食所有浮游植物,只有它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如棕鞭金藻、隐藻、园盘硅藻、纺锺硅藻、偏缝硅藻等,只有这些藻类形成了优势种群,这样的水体才称得上是鱼易长的肥水;2.其它浮游植物在水中形成优势种群就不是鱼易长的肥水;3.蓝藻、裸甲藻、小三毛金藻等大量繁殖还会使鱼中毒。,(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多施肥鱼才会长”施肥的目的是培育池水中鱼类等水产动物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然而不是肥越多越长鱼。原因同上。,(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化肥干撒,又快又好”化肥多呈晶体型、颗粒型或粉末型状。如果干撒,由于其自身有一定重量,易沉入不底被污泥吸附,从而影响肥效。特别是磷肥,水中溶解度低。为此,必需先在溶器中兑水溶解后再全池泼洒,才能有效地发挥其肥效。,(二)对养鱼用水认识的误区,“用尿素肥水来得快”尿素含氮量高,它只有转化为酰胺态氮,才能为浮游植物直接利用。这个过程与水温关系密切。高温季节需23天,低温时分要710天,所以不能简单地统称尿素为最好的速效化肥,更不能说用尿素肥水来得快。,(三)正确的看水方法,坚持巡塘观察1.水色及其变化2.水面浮膜有无及颜色3.水体混浊度及其它水生动物变化4.池鱼动态 吃食强度 游泳状态 生长速度,(三)正确的看水方法,进行科学检测水质的化验PH值、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氮等含量;镜检沉淀水中浮游植物种类。死、病鱼的解剖检查和镜检,定期检测水质,平时每周一次,高温季节每周两次,主要检测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一)保护鱼池底质,1.清除过多淤泥;2.池底药物消毒。,时间在鱼苗下塘一周之前。生石灰清塘:清塘后10天可放养。干法清塘是将池水排至10cm左右,生石灰75-100kg/亩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是将池水排至0.2m左右,生石灰150-200kg/亩全池泼洒。漂白粉清塘:一般采用干法清塘,15-20kg/亩,药效消失快,清塘后4天可放养。,药物清塘,(二)保证入池水体清洁,1.严禁工业废水和杀虫后农田污水及发病鱼池的疫水流入2.入池水体必须过滤后流入3.地下水要曝气升温后入池,(三)适时加注新水,1.苗种池:由浅渐深。前后温差小于32.成鱼池:每次间隔710天,换水1/3;高温天气下午三时进行。严禁傍晚以后加水入池。,(四)适量施肥保水,1.水温较低,水色清淡:以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2.水温较高,水色较淡:以化肥为主,710天施肥一次,每次尿素3公斤/亩,过磷酸钙5公斤/亩米,慎施或不施有机肥;,(四)适量施肥保水,水质老化,水色变清:腐熟有机肥和速效化肥各占一半;水色浓稠、水质浑浊:严禁施肥。,(五)适度渔药保水,1.水质显酸性:用生石灰化水泼洒改水;2.水温偏高(30,水质显碱性),用降碱药物保水;3.水温偏高,水质浑浊过肥(透明度25cm),用除氨硝类药物或微生态制剂护水;,(一)因主养对象不同而异,1.以滤食性鱼为主的鱼池,水色以草绿色或茶褐色为佳,透明度2530cm为宜;2.以吃食性鱼(草鱼、鳊鱼、鲤鲫鱼)为主的鱼池,水色应清淡些,呈淡绿色、黄绿色或茶色为佳,透明度30cm40cm为宜。,(二)调控技术措施,污水调控1.早期加注部分新水;2.因天气变化引起水体透明度、水色变化时,应换去部分池中部分老水;3.在定期泼药防病时,当池鱼出现轻度中毒症状或应激反应,立即加水稀释。治病用药一个疗程后必须注换新水入池;4.废水、污水、疫水入池导致死鱼的池子,最好全池换水或转池暂养抢救。,(二)调控技术措施,施肥调控1.以无机肥为主,有机肥为辅;710天施肥一次,每次施尿素3公斤/亩米,过磷酸钙5公斤/亩米,有机肥应腐熟发酵后使用,每次每亩米用量为751

    注意事项

    本文(池塘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交流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