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姚梅玲36岁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矫治ppt课件.ppt

    • 资源ID:1328380       资源大小:18.64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姚梅玲36岁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矫治ppt课件.ppt

    3-6岁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矫治,内 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的防治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十个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学习目标与重点,目标: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等概念; 熟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维护和增 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措施。重点: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2、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 治与预防,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矫治策略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的防治 一、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 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一、心理卫生的概念,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专家们就这个问题已经议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论述 , “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一、心理卫生的概念,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是指维持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2、心理疾病,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加强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是维护和增进婴幼儿心理健康乃至人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婴幼儿年龄尚小,经验与能力都很欠缺,而且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 ,婴幼儿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1、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2、加强各种心理保健措施,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教育,3、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愉快,3、人际关系和谐,4、行为统一协调,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积极情感总是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境,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心理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儿童基本相符的行为特征,5、性格乐观开朗,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特征,6、自我意识良好,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四、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1、遗传因素,2、胎内环境,3、脑损伤或疾病,4、生长发育迟缓,1、气质与性格,2、需要与动机,3、情绪,4、自我意识,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不良的胎内环境造成的某些素质缺陷可成为儿童心理发育的障碍,分娩中的脑损伤、脑外伤及脑瘤、传染性脑疾病等使脑细胞受损,发育过于迟缓,水平过低,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性格内向、胆小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攻击、发脾气,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三)社会因素,1、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父母离异孤僻、自卑、胆怯、冷漠 自虐、撒谎、多动、讲脏话,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家庭氛围,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家长素质,教育态度和方式,不合理、不正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2、托幼机构,3、社会生活环境,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看电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及矫治策略,(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1、培养儿童的自尊、社会性和自主性,2、家庭成员要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教养态度要一致,3、要有鼓励儿童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措施,1、行为矫正法,2、游戏矫治法,3、家庭治疗法,4、团体训练法,5、动物辅助治疗法,此外,父母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托幼机构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儿童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6、其他,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和 问题行为的防治,一、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一)看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大多数幼儿都有他却没有,或大部分幼儿没有他却有,都可能不正常,(二)看行为表现的程度,(三)看个体的发展状况,行为表现的严重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的表现程度,也属不正常,身心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的现象,很可能不正常,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别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二、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一)情绪障碍 儿童期恐惧 屏气发作 暴怒发作 分离焦虑 (二)睡眠障碍 夜惊 梦魇(三)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呕吐(四)排泄障碍 遗尿症(五)言语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 口吃,(六)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 说谎(七)神经性习惯 吮手指 咬指甲 习惯性阴部摩擦(八)其它心理障碍 多动症 选择性缄默 孤独症 抽动症 心身疾病,儿童期恐惧症,表 现:,原因:,对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产生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2)共鸣性的学习,(1)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恐惧对象(米勒),(3)受恐吓的结果,防治:,(2)禁止恐吓威胁儿童,禁止看恐怖影视、图片,(3)培养儿童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4)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矫治,(一)情绪障碍,(三)、恐怖症 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 常见的恐怖症主要有:社交恐怖、特异性恐怖(动物恐怖、环境恐怖、情景恐怖)考试恐怖、性恐惧等。 表现符合以下4项: 某种客体或情境常引起强烈的恐惧; 恐惧时常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晕倒、心悸、 心慌、颤傈、出汗等; 对恐惧的客体和情境极力回避; 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恐惧症,指对某些人或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惧感。,与引起恐惧的情景通常极不相称,让人难以理解。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切实际,但不能自我控制。,心理特点后天经验早期不良生活体验,女性多于男性,多发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恐惧症的表现类型,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和被众人注意,害怕会出现脸红、发抖、出汗或行为笨拙。,不敢与人面对面,回避与人谈话。,有的对特殊的交往对象出现恐怖症状,如异性恐怖等。,(1)社交恐惧,大学生心理健康,“空旷恐惧”“闭室恐怖”“高空恐惧”,经过空旷的地方时会发生恐怖发作,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害怕封闭的空间,如电梯间、房间等;,害怕上楼或爬高。多见于女性。,(2)空间恐惧,大学生心理健康,(3)动物恐惧,害怕看见或接触某种动物。,狗、蛇、昆虫等,多发生于童年时期,但常持续到成年期。,大学生心理健康,(4)疾病恐惧,结核病、肝炎、癌症,利器恐惧、不洁恐怖等。,与人接触时戴手套或根本不敢与人接触。,害怕得某种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屏气发作,原因:,在遇到发怒、惊恐或不如意的事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随即发生呼吸暂停。,(1)由某种心理诱因的触发。,(2)机体缺铁所致。约30有家族史,(1)尽量消除可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防治:,(2)正确教养,不要溺爱孩子,(3)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同时注意合理的膳食,(4)孩子发作时,家长要镇静,待其恢复后设法转移其紧张情绪,(一)情绪障碍,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神经症。3岁以下的小儿比较多见,(5)必要时服用镇静剂,表现:,暴怒发作,表 现:,原因:,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头发等过火行为,通过学习而产生,儿童发作(遭受挫折)大人让步 (结局强化了行为);其他儿童模仿获得这种行为,(1)从小培养儿童讲道理、懂道理。第一次发作 时,家长不要妥协,防治:,(2)培养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3)严重者给予行为治疗,(一)情绪障碍,分离焦虑,表 现:,原因:,与亲人特别是父母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的危险,哭泣,脾气大等。有的还伴有做恶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跳、多汗、乏力等症状,(1)不良的环境,(2)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如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1)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合理要求,既不溺爱,也不苛求,防治:,(2)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3)教师要特别关心、与之交谈,鼓励 与他人交往,情绪障碍,(3)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一)情绪障碍,夜惊,原因:,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恐。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难以唤醒或哄他安静下来。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心理因素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 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1)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防治:,(2)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3)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二)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4-7岁的儿童较为多见。 俗称“撒呓挣”,男孩夜惊多于女孩。,环境因素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生理因素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表 现:,梦魇,原因:,做噩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常被惊醒。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有片断记忆。,(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1)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防治:,(2)及时治疗躯体疾病,(3)生活有规律,(二)睡眠障碍,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多见于学前期儿童,(2)躯体患病(上呼吸道感染、肠寄生虫病),(3)睡眠和饮食习惯不良,表 现:,梦游(睡行症),原因:,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或做些机械动作。表情呆滞,神态迷惘,步态不稳,难以唤醒。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左右,然后上床入睡或睡在别处。醒后完全遗忘,(1)与儿童大脑皮质抑制功能不完善有 关 ,身体疲劳、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 是主要诱因,(1)功能性的,不需进行特殊治疗。,防治:,(2)非功能性的,要消除引起紧张、恐惧的各种因素,避免过度 疲劳,不要在儿童面前谈论梦游情况,发作时应予以保护,(3)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二)睡眠障碍,(2)与机体疾病也有关系,(3)家庭遗传,表 现:,神经性厌食,原因:,长期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吃得极少,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如果强迫喂食,即刻引起呕吐,(1)过分注意孩子进食或强迫进食,(1)建立有规律的膳食制度,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治:,(2)创造愉快的进餐气氛,(3)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使其有饥饿感,(三)进食障碍,(2)进食前活动过度,表 现:,(3)进餐气氛不良,(4)不良的饮食习惯,神经性呕吐,原因:,在进食后或某种特定情境下突然呕吐。呕吐时无痛苦。80%以上患者起病于6岁前,(1)最初由饮食不当或过饱引起,(1)改变不良的喂养方式,不要强迫小儿进食,防治:,(2)消除引起紧张的各种因素,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3)鼓励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三)进食障碍,(2)精神紧张所致。如受到强烈惊吓,家庭关系紧张,对新环境 不适应,突然离开亲人等,表 现:,(4)呕吐严重者及早送医院诊治,遗尿症,原因:,5岁以后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男孩多于女孩。,器质性遗尿症因躯体疾病引起。如膀胱炎、蛲虫病、糖尿病等,(1)消除引起小儿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防治:,(2)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 白天避免过累、晚间适当控制饮水、夜间定时唤醒排尿),(3)加强自觉排尿的训练,(四)排泄障碍,属于儿童行为障碍中的排泄障碍 。,功能性遗尿症由心理因素引起。如强烈的精神刺激、夜间 睡眠过深、排尿习惯不良、有心理障碍,表 现:,(4)配合药物或针灸治疗,语言发育迟缓,二、原因:,口语明显落后同龄儿童,到相应年龄仍不能讲完整的句子,甚至仅能讲少数单词,有的表现为讲话词不达意或构音不清。,(1)脑组织的有关部位功能发育不完善,(3)听力障碍、婴儿孤独症、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精神病,(五)言语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言语障碍。可分为接受性言语障碍和表达性言语障碍。,(2)缺少言语刺激、教育和训练,一、表 现:,二、语言发育障碍的病因,听觉障碍交往障碍智力发育迟缓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发育性失语症及获得性失语症)语言环境的影响构音器官的异常,语言发育障碍病因 听觉障碍,听觉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听觉发生障碍时,在无法充分接受语言刺激的情况下,要达成语言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听觉障碍分为末梢性听觉障碍(听力损失)及中枢性听觉障碍,语言发育障碍病因 交往障碍,如果对作为语言交流对象的存在及语言刺激本身的关心不够,其语言发育必然会受到影响。最典型的病例即是孤独症的儿童。其行为的特征有视线不合,即使招呼他也无反应,专注于某一事物及保持某种行为(保持同一行为的强烈欲望)等等。并且在语言症状方面,有反响语言(机械模仿语言)以及与场合不符的自言自语,人称代词的使用混乱,没有抑扬顿挫的单调的说话方式等,语言发育障碍病因 智力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在语言发育迟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定义为:在发育期间整体智能较正常平均水平有显著降低,并伴有适应性行为障碍这种患儿其语言的接受和表达均较实际年龄迟缓在学习过程中,语言的接受(理解)迟缓,导致语言的发出(表达)也迟缓另外,模仿语言等语言症状在智力发育迟缓中也可见到。在行为方面易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异常行为,语言发育障碍病因 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a.发育性失语症是指单纯性语言功能或能力的某一方面或全面发育迟缓,这样就妨碍了儿童象正常同龄儿一样用言语理解与表达b.获得性失语症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育不全或功能失调而造成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的障碍c.这两种特殊的失语症在临床上不易明确诊断,因此包含在语言发育迟缓中,语言发育障碍病因 语言环境的影响,儿童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儿童语言学习的早期被剥夺或脱离语言环境也可以导致语言发育障碍例如长期被隔离的儿童(狼孩),由于无法接触到语言刺激,而导致其语言能力的丧失家长因为上班使儿童缺乏文化刺激或生活经验,没有感觉到说话的必要,没有体验说话的乐趣等情况,也会使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病因 构音器官的异常,所谓构音器官异常,是指以脑性瘫痪为代表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及以腭裂为代表的器质性病变等;这些疾病会阻碍语言的表达,引起语言发育迟缓,三、语言发育障碍分类及临床表现,分类特定言语构音障碍 表达性语言障碍 感受性语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定义:指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表现为患儿运用语音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临床表现 舌根音化:以舌根音如g、k、h代替大多数舌前位音如将“哥哥”说成“多多”,“草莓”说成“考莓” 舌前音化:以舌前音d、t代替某些语音,比如将“裤子”说成“兔子” 不送气音化:把送气音p、t、k、c、s用不送气音代替,如将“跑步”说成“饱步”。 省略音化:省略语音的某些部分,如将“飞机”说成“飞一”等,语言发育障碍 表达性语言障碍,指一种特定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发音异常可有可无,临床表现2岁时不会说单词,3岁时不会讲2个单词或短语3岁后表现为词汇量扩展受限,重复、过多地使用少量常用词,难以选用适当的词与词替换,讲话过短,句子结构幼稚,句法错误,错用或不会用介词、代词、动词及名词,句子不通顺等口语缺陷常伴有词音形成延迟或异常,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超出了患儿智龄的正常变异范围,而感受性言语技能仍在正常范围以内非语言性表达(如表情、手势)和内部言语的应用相对完整,不讲话时社交能力也相对无损患儿常伴发情绪失调行为紊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关系不好在学龄期尤为突出少数患儿伴有轻度耳聋,但其严重程度不足以发生言语迟缓可能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家族史,语言发育障碍 感受性语言障碍,指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语言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也常见语音发育异常,临床表现 1周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到1岁半时不能识别几种常见的物品或到2岁时仍不能听从简单的日常指令 社交发育延迟,兴趣明显受限 多数患儿对真实声音有部分听力缺损,缺乏辨别声音方位及来源的能力,但失聪程度不足以引起当前程度的语言受损,此类患儿多伴发社交-情绪-行为紊乱,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社交不良、焦虑、敏感或过分羞怯为多 语言理解障碍,2岁以后仍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和手势等意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变异范围,并伴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异常 预后比表达性语言障碍差。具有听觉障碍者和感觉统合分析有困难的重症病人,预后多较差,四、语言发育障碍早期表现,1月 出生低体重,口面发育异常,包括已修补的腭裂,对环境声响无反应,哭生低3月 不与母亲眼神接触,无应答性微笑6月 不转向声源,哭闹时听见母亲声音不安静下来,咿呀 发音减少,不会大声笑,p/b分不清12月 对熟人声音和有人叫自己名字无反应,不学样发音不会叫爸爸妈妈18月 不能指出身体部位或家庭常用品,听不懂简单的吩咐,不会说爸妈以外的另一个字,24月不会电报式地说含有主语和谓语的二字句。喜欢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过多地说不合句法的话 大于1岁,还只能发元音超过1岁半,小儿发音还不正确,在大多数话中有音节区分不清的超过2岁半还不会讲话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超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还有不少造句错误语言还不流利语言的节奏、速度和抑扬都表现得异常患儿说话吃力,感到为难,并能自我意到声音过大或过小,或过度嘶哑者声音的强度和小儿的年龄、性别不相称,声音带鼻音,五、语言发育异常疾病的早期识别,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症脑性瘫痪等,矫治:,(1)采用神经营养治疗,促进大脑发育,完善语言功能,(2)进行言语训练。(倾听声音并告之名称模仿教师口型发音听语音指物指物说名称口语对话念儿歌)(3)经络导平治疗(4)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口吃,原因:,(1)发音障碍在某个字音或单词上停顿、重复、延长,(2)肌肉紧张呼吸和发音器官紧张性痉挛,(4)伴有其他心理异常易兴奋、易激惹、胆小、睡眼障碍,防治:,(1)精神创伤,(2)模仿,(五)言语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奏障碍。它是指说话的时候不自主地在字音或字句上,表现出不正确的停顿、延长和重复现象。男孩比女孩多2-4倍。,(3)伴随动作跺脚、摇头、挤眼、歪嘴,表 现:,(3)成人教育上的失误,(4)躯体疾病,(1)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的现象,(2)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3)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小儿说话,(4)多让幼儿练习朗诵、唱歌,9/10的儿童口吃是因发育迟缓而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原因:,(1)侵犯他人身体(踢、打、抓、咬 ),(1)疏泄情绪,保护自己,(3)家教不当。如过分溺爱、怕孩子吃亏、经常惩罚,防治:,(1)改变不当的家教方式,让幼儿远离暴力和不良诱因,(2)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调整情绪、对待挫折,(六)品行障碍,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2)观察模仿,表 现:,(3)干预儿童的侵犯事实,(4)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示范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2)毁坏物品(撕、扔、踩),(3)言语攻击 (讥笑、讽刺、诽谤、谩骂 ),说谎,原因:,无意说谎由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低,(1)教育儿童诚实做人,防治:,(2)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气氛。,(3)成人注意言传身教,(六)品行障碍,有意说谎(1)逃避责备或惩罚;(2)想报复他 人,引起他人注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4)及时揭穿儿童的谎言,不让其谎话得逞,吮吸手指,原因:,经常或几乎整天吮吸手指,常固定吮吸某一手指。,(1)早期喂养不当,或不能按时得到足够的食物,防治:,(1)运用正确方法喂足喂好婴儿,(2)丰富儿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消除寂寞感,(七)不良习惯,(2)生活环境单调,缺少玩具和爱抚,表 现:,(3)给予爱护和同情,使之在心理上获得满足,(4)在手指上涂抹苦味剂,咬指甲,原因:,经常不由自主地咬去长出的指甲,甚至吃掉指甲。 在3-6岁幼儿中发病较高。,(1)为了缓解心理紧张,防治:,(1)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2)引导儿童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七)不良习惯,(2)模仿父母或同伴的行为,表 现:,(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4)在指甲上涂苦药或辣椒汁,(5)严重者进行行为治疗,习惯性阴部摩擦,原因:,抚弄或磨擦外生殖器。,(1)局部不洁或疾病引起瘙痒,小儿磨擦止痒,渐成习惯,防治:,(1)偶然出现,可分散其注意力,(2)积极治疗或消除阴部刺激原因,(七)不良习惯,(2)因寂寞而玩弄或大人逗玩,使小儿养成习惯动作,表 现:,(3)不要穿紧身内裤,(4)养成上床就睡,醒来就起的习惯,(5)发作时,没法转移他的注意力,(3)不当的教育方法使儿童偶然的行为得到了强化,多动症,原因:,矫治:,(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85%)(孕期疾病、分娩异常、脑外伤),(3)神经生化因素 (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儿茶酚胺水平不足),(1)遗传因素 (40% ),(1)调整家庭环境,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2)严格作息制度,增加文体活动,是多动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一般在3岁左右就会起病。男孩多于女孩,(1)活动过度,特征:,(2)注意缺陷,(3)行为冲动,(4)学习困难,(4)铅中毒或食品添加剂,(3)行为治疗和饮食治疗(4)药物治疗,(5)家庭和社会因素 (父母责任角色不当和养育方式失误),(八)其它心理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曾经称为“轻微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又称多动症患病率在3%-10%,男女比例在9:1 - 4:1 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冲动伴随学习困难,社交障碍,ADHD 的治疗,1、药物治疗(盐酸托莫西汀)2、心理治疗 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暂时隔离法,感觉统合训练) 认知训练 父母或教师咨询3、仪器治疗 听觉统合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 经络导平治疗,常用的行为疗法,1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为一种常用的行为疗法。它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渐训练儿童的心理承受力,从而达到“脱敏”,对原先引起他恐惧的人、物、场景等不再惧怕,恢复正常心态。这种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是:患者处在全身松弛的状态下,面对经重复暴露的刺激,最终达到“脱敏”。 运用实践脱敏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 (2)把脱敏的步骤分成四五个等级,逐渐脱敏。比如,儿童怕进黑屋。一级:从黑屋前走过;二级:停在黑屋门前;三级:在大人陪同下走进黑屋;四级:单独进黑屋。 (3)在让儿童逐渐暴露在他所惧怕的场景之前或同时,给予阳性刺激(如好吃的、玩具鼓励等)。,2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在一种行为之后,即给予奖赏强化,则这种行为就会增加。因此,奖赏在阳性强化法中起了重要作用。 (1)强化物的分类 初级奖赏:如儿童喜爱的食物。这类奖赏简单,但容易厌腻,失去对行为的强化作用。 一般奖赏:如给红花、五星、代币等。 活动奖赏:如去公园、看木偶戏等。 社会奖赏:如点头、微笑、拥抱、表扬、赞美等。,(2)运用阳性强化法的原则 确定希望儿童改变的是什么行为。 确定希望儿童出现的适宜行为是什么,也就是要强化的行为。选择的是具体的行为,比如,“吃饭时别下地跑”,而不是笼统的要求“好好吃饭”。 让儿童明白希望他们做什么,以及完成后得到什么奖赏。 儿童出现适宜行为,立即给予强化。 逐渐脱离强化程序。当某一期望行为多次出现后,应逐渐用社会奖赏来巩固这种行为。最后达到儿童能自己约束自己,不必再给予奖励也能坚持好行为,即达到“自我强化”的地步。阳性强化法主要用于改变胆小退缩行为和多动症。,3消退法 消退法的理论基础是:对某些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撤除,以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操作消退法的注意事项: (1)了解是什么因素对不良行为起了强化作用。例如,一个2岁的儿童每晚需父母陪伴才能入睡,否则就大哭大闹。其父母在他哭闹时就马上过来哄他人睡。其父母的爱抚已构成孩子不能独自入睡的强化因素。 (2)撤除强化因素。按上例,父母每晚将孩子放在床上就离开,哭闹也不理他。 (3)初实施消退法,会遇到孩子的反抗,比如哭闹加剧,但家长不要妥协。经过一段时间,哭闹行为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4、其他:精神分析法:暴露自己的“缺陷”,重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认知疗法:改变不良思维方式,提供“学习”及训练方法矫正不良认知音乐疗法、代币法、隔离法等,选择性缄默症(SM),原因:,(1)患儿病前有个性缺陷。如敏感、胆怯、害羞等,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多在岁时起病,女孩多见,在某些场合拒绝讲话,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则能正常交流。这种缄默不语现象具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可以讲话,如对所熟悉的人(爸爸、妈妈、奶奶及某些小伙伴)讲话。拒绝讲话的场合一般是指学校或陌生人面前。少数儿童正相反,在学校说话而在家中不说话。缄默时可用手势、点头、摇头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仅用“是”、“不 ”、“要”等躯体语言或单词来进行交流,有时也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表现:,(2)幼年时有精神创伤的经历。如父母关系不和 及离异,受虐待等,(八)其它心理障碍,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3个表现,1.本症大多于3-5岁起病,女孩多见,主要表现为沉默不语,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但这种缄默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讲话,如在家里或对熟悉的人讲话,而在另一种场合就不讲话,如在幼儿园或对陌生的人。2.少数患儿正好相反,在家里不讲话而在幼儿园里讲话。缄默时与其他人交往,可用做手势、点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用“是”、“不是”、“要”、“不要”等最简单的单词来回答问题。待学会写字后,偶尔也可用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3.这类患儿在上学前不易被父母发现,患儿不愿与不熟悉的人讲话,常被父母认为是胆小、害羞的缘故。直到上小学以后,表现为不愿回答任何问题,不愿与其他同学交谈,不参加集体活动时才被发现。患儿能照常参加学习,学习成绩好坏不一,部分患儿拒绝上学。,引发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3大原因,本症一般无脑器质性原因。目前认为,是因精神因素作用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儿童而产生的,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1.病前具有性格特征患儿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患儿的父母常有人格异常和精神障碍。2.发育成熟延迟患儿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还常伴有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等其他发育性障碍,其中部分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为不成熟脑电图及其他异常变化。3.心理社会因素患儿早年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关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诊断,对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准确诊断相当困难,需要一个全面的检查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心理检查、听力检查、社会交流能力检查、学习能力检查、语言和言语检查以及各种相关的客观检查。目前,美国有关专家认为有5个临床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1.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2.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3.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语问题。4.是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患儿的生活5.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障碍等发育或心理疾病。,儿童缄默症是属于心理障碍,在治疗上应以心理治疗为主。,(1)避免精神刺激 对处在语言发育期的儿童要尽量避免各种精神上的刺激。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和开朗豁达的性格。(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 适当安排和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3)转移法 对患儿的缄默不要过分注意,避免强迫讲话而造成情绪上的进一步紧张,甚至产生反抗心理。可采取转移法,如父母陪孩子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4)行为矫正 以阳性强化法效果最好。在情绪松弛的基础上,孩子的嘴刚张口讲话,就给与奖励和鼓励;也可以用孩子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让孩子说话。(5)药物治疗 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如有过分焦虑、紧张、恐惧,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抗焦虑药。经治疗,多数患儿可治愈。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能长期保持缄默,直到青年初期。有的可影响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矫治:,(1)避免精神刺激,(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3)采取转移法。如陪患儿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4)行为矫正。可用患儿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激励其说话,(5)药物治疗,孤独症(自闭症),原因:,(1)主要由生物因素所致。如遗传、孕母病毒感染、宫内窒息等,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于3岁以内,起病缓慢,(1)社会交往障碍(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 ,对亲人没有依恋。对周围的事不关心 ,目光游移不定 ),症状:,(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 ),(4)智力异常 (70%落后、20%在正常范围,10%智力超常),(2)早期生活环境缺乏情绪交流,无语言交往,(5)感觉异常 (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好),(八)其它心理障碍,孤独症早期报道,18世纪末法国一名叫伊塔德的医生,收治了一个叫维克特的11岁男孩,此患者表现为从不与其他孩子玩,从没开口说话,总是做些重复性的动作其后19世纪的欧美各国,也出现许多类似的病历报告1943年美国的Kanner首次提出了孤独症这一概念我国1982年由陶国泰首次报道,坎纳对11名“古怪”儿童的经典描述,与人没有情感接触对生活中的同一性有着近乎强迫性的执着往往没有语言,或者只有一些没有沟通意义的声音可以有正常的智力,有的甚至智力超长,如有过人的记忆力等,他们有着正常的甚至是吸引人的外表发病期通常是在幼儿期,概念: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语言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典型表现: 语言交流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 刻板行为及狭窄兴趣,孤独症的认识过程,20世纪40 60年代,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孤独症的发生20 世纪6070 年代, 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由此,逐渐把孤独症看作为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20 世纪80 年代至今,关于孤独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从生物学领域探索孤独症的病因,并在临床症状的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孤独症病因 -心理学成因,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缺陷理论 孤独症儿童交往障碍中枢性统合(centralcoherence)不足理论 孤独症儿童兴趣狭窄和特殊才能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缺陷理论 孤独症儿童刻板和重复行为,孤独症病因 -生物学成因,虽然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 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孤独症的发病相关可能因素 遗传学因素 神经递质因素 中枢及脑功能异常 免疫因素 围产期高危因素,语言交流障碍表现:1、语言表达障碍刻板、重复及模仿语言代词用错不善于描述和表达语音、语速及语调的异常,2、语言理解障碍孤独症儿童的一个突出特征是1岁时叫他的名字毫无反应,对于大人说的话不理不睬,以至于母亲怀疑他是个聋子3、缺乏实际意义的语言交流孤独症患儿语言障碍的核心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损害,他们不能理解语言情景及其社交用途,4、自言自语临床上常表现为喃喃自语,别人不知所云5、非语言交流障碍孤独症儿童非语言交流能力受损,表现为不能理解别人的姿势和面部表情的意义,行为特点,表现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有强烈要求维持环境不变的意愿。固执于某些特殊而不具功能的常规或仪式行为 刻板重复的身体动作行为 (例如前后摆动身体、摇晃头部、室内绕圈等) 持续专注于物件的某些部份,孤独症儿童的孤立表现犹如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语言交流障碍 孤独症的另一特征是不与他人进行沟通,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无视他人的思想活动和表情。,爱因斯坦就是孤独症患者,小学很蠢,初中没上,后来发现数学很好,只考了数学上了大学,喜欢圆形东西如:钟表,后来写出了“相对论” 。就是不给人交流孤独症是用图象思维的,图像启示症有空间及结构式思维:当想到妈妈时想到的是妈妈的照片图像,而不是妈妈本人,孤独症的治疗,ABA疗法: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程序为指令反应停顿。要求每周有20-40个小时的训练时间,集中密集高强度的训练,持续12年结构式训练语言训练游戏社交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药物治疗(主要是减少攻击和自伤行为),孤独症语言发音训练,什么样的孩子应做孤独症评估,叫孩子名字时他没有反应,孩子见人不笑孩子老喜欢独自相处孩子在某些方面显得特别“早熟”孩子不喜欢玩具孩子常常用脚尖走路孩子对某些声音或物体出奇地感兴趣孩子到12个月还不会发声或没牙牙儿语到12个月还没有手势如指点或挥别到16个月还不会说单字的话到24个月还不会说两个字的句子以及孩子业已习得技能有所倒退或丢失等等,孤独症诊断 -重要发展,由社会心理病因论为主导转向躯体的生物学病因论为主导疾病分类诊断由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向广泛性发育障碍转变

    注意事项

    本文(姚梅玲36岁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矫治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