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ppt课件.ppt

    • 资源ID:1322592       资源大小:69.33MB        全文页数:43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ppt课件.ppt

    口腔解剖生理学,曾晓莉18972595621,阐述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任务。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熟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关系,学 习 目 标,绪 论,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样学?,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定义: 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等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任务: 在于阐明口、颌、面、颈部的层次和器官形态,辨别其结构特点,掌握其机能活动规律,从而为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作为口腔医学基础学科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其学科内容仍在不断地充实和改进。 1.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中对牙的萌发时间、口腔有关的器官结构特点有描述。 2.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对颞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手法有记载。 3.解放前5所牙医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全国许多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口腔医学专业,培养了大批高、中级口腔医学专业人员,为我国口腔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1973年此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开设并发展。 5.我国学者对牙体解剖、牙合、下颌运动、颞下颌关节、口腔功能及口腔美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二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牙医学的发展,牙医学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1728年第一本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的问世,标志着从牙匠向牙医学发展。184O年美国第一个牙科学院的成立,牙医学教育从医学院中独立出来,使现代牙医学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中叶后,牙医学发展开始超越牙齿本身疾病的范畴,而扩大到整个咀嚼器官和口颌系统。牙医学向口腔医学发展,不少国家牙医学院更名为口腔医学院,牙医学研究机构更名为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三、口腔解剖生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的关系,人体解剖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正畸学 生理学 牙体牙髓病学 是专业基础课,为临床奠定形态学基础,是桥梁学科。,1 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2 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3 动态发展的观点4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方法,1.注重实践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学习时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如在学习口腔解剖学时,经过雕牙、尸体解剖、观察标本、模型、X 线片及教学多媒体等进行学习。(1)要善于由局部联系到整体,从而建立“立体感”;(2)由浅入深逐层剖析,从而建立“层次感”;(3)由表面观察联系到内部结构,从而建立“透视感”;(4)由固定标本联系到活体,从而建立“活体感”。,2.善于总结 总结是提高学习的重要手段。 总结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既可采用纵向法进行总结,如复习上颌骨可从其位置、形状、分部、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临床应用加以总结;也可采用横向法进行总结,如比较诸切牙的异同点;亦可采用“抓一点带一串”的抓关键点的方法进行总结,如抓住面侧深区的翼外肌来识别该肌浅面、深面、上缘、下缘和两头之间穿出的神经、血管。 总结可采用扼要的文字描述,也可利用图表加强印象。总之,总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总的目的是使内容系统化,找出共性、个性和中心线索,抓住关键,为记忆打好基础。,3.多加强化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 培根,如何使知识能经常再现而不致遗忘,必须及时复习,多加强化。实践证明,强化的次数与记忆时间的长短成正比,经常强化的目的是使记忆的内容经久不忘,搜集整理,学习上应抓好计划复习和阶段复习,前者能合理使用时间,后者能使知识巩固。总之,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若能按照“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和多加强化”,通常能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通过绪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任务及主要内容,对口腔解剖生理学与临床学科的关系以及它在口腔医学专业中的地位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小 结,目 标 检 测,一、填空题:1、公元前3世纪出版的_,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知识已有广泛记载。2、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_、_、_。3、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_、_、_、_。二、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的关系。,第一章 牙体解剖*,学习目标掌握临床常用牙位记录法熟练掌握恒牙的牙体解剖形态,熟悉乳牙的解剖形态了解牙体髓腔形态,第一章 牙体解剖,第一节 牙的演化,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 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二) 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三) 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四) 鸟类:单锥体牙(五) 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牙的演化特点,牙的数目从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多个) 牙的形态从单一的同形牙发展为不同形态的异形牙 牙的分布,由广泛分布到局限于上下颌骨内 牙列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牙的附着方法,由端生、侧生到槽生 牙根从无到有,思 考 题,1、通过观察总结人与动物在牙齿上的区别?2、牙的演化特点。,。,1、掌握牙的组成。 2、熟悉牙齿的两种分类方法。 3、了解牙齿的功能。,第二节 牙的组成与分类,学 习 目 标,一、牙的组成,外部观察1、牙冠: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2、牙根: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见不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龈缘为界。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正常情况下,在牙的唇面、舌面牙颈线凸向根尖,并相互均匀连续,如同波浪状,而在牙的近远中面牙颈线凸向切缘(牙合面),彼此互不连续。,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半透明白色。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淡黄色。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体,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淡黄色。牙髓:是充满在髓腔中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剖 面 观 察,二 、牙的分类,1.按形态及功能分类,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腔前庭前部,口角之前,合称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合称为后牙。,乳牙 20个 萌出:6个月2岁半 乳牙合时期 替换:6-712-13岁 替牙合时期恒牙 28-32个 萌出:6岁 恒牙列时期,2.按存在的暂久分类,l乳牙(deciduous teeth) 20个。自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乳牙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萌出完成。乳牙可分为乳切牙、乳尖牙及乳磨牙三类 。,2恒牙(permanent teeth)2832个。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岁左右萌出基本完成。恒牙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四类。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故称为恒牙列时期。恒牙的正常萌出不仅增加了咀嚼面积,对维持颌间高度及牙列的正常关系也极为重要。,牙是直接行使咀嚼功能的器官,同时可协助发音及言语,并在保持颌面部正常形态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一)咀嚼功能 (二)发音和言语功能 (三)保持颌面部正常形态的功能,三、牙 的 功 能,小 结,本节主要介绍了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牙的组成可从外部和剖面两个角度观察:外部观察,牙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剖面观察,牙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牙髓一种软组织组成。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将牙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类;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可将牙分为乳牙和恒牙。,目 标 检 测,一、名词解释: 1、解剖牙冠 2、临床牙冠 二、填空 1从牙的纵剖面观察,可见牙由 、 、 三种硬组织和 一种软组成。 2牙的三种功能为 、 、 。3牙按形态功能可分为四类,分别是 、 、 和 。,第三节 牙位记录,学习目标 1、熟悉牙列的分区。 2、掌握牙位记录的方法,2.部位记录法,例如:左上颌第一乳磨牙可表示为.,右下尖牙可表示为: 。,3.通用编号系统,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21 22 23 24 25 26 27 28,18 17 16 15 14 13 12 11,48 47 46 45 44 43 42 41,31 32 33 34 35 36 37 38,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32 31 30 29 28 27 26 25,24 23 22 21 20 19 18 17,恒牙,如:右上颌第二磨牙可表示为#17;左下颌第二前磨牙可表示为#35。,乳牙,55 54 53 52 51,61 62 63 64 65,85 84 83 82 81,71 72 73 74 75,如左上颌乳尖牙表示为#63;右下颌第二乳磨牙表示为#85。,小 结,本节主要介绍各类牙位记录方法。重点掌握乳牙和恒牙的部位记录法,应特别注意乳、恒牙记录方法的区别,同时知道通用编号系统和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第四节 牙的萌出,学习目标1、熟悉牙萌出的顺序和特点。2、了解乳、恒牙萌出的时间。,牙的萌出顺序,乳牙, ,恒牙,上颌:6 1 2 4 3 5 7 6 1 2 4 5 3 7 下颌:6 1 2 3 4 5 7 6 1 2 4 3 5 7,乳牙牙胚在胚胎2个月时即已发生,56个月时开始矿化。婴儿出生时颌骨内已有20个乳牙牙胚。 表2-1 乳牙萌出平均年龄表(以月为单位),一、乳牙的萌出,第一磨牙牙胚在胚胎4个月时即发生,是恒牙中发育最早的牙。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萌出,是最先萌出的恒牙,不替换任何乳牙。 表1-2 恒牙萌出平均年龄表(以年为单位),二、恒牙的萌出,目 标 检 测,一、名词解释: 1、萌出 2、出龈 3、萌出时间二、填空: 1、乳牙牙胚在胚胎 个月发生, 个月开始矿化。 2、恒牙中最先萌出的是 ,牙胚在 月钙化。 3、乳牙萌出的顺序 。 4、恒牙萌出的顺序:上颌: ; 下颌: 。,小 结,本节主要掌握乳牙和恒牙的萌出顺序和特点,注意区分萌出和出龈的概念。,学 习 目 标,1、掌握牙体解剖应用名称。2、掌握牙冠表面的突起和凹陷的标志。3、了解牙体解剖测量名词。,第五节 牙体解剖应用名称和解剖标志*,一、牙体解剖应用名称1.中线:为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垂 直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2.牙体长轴: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纵轴。3.接触区:牙与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部位。,4.线角、轴面角、点角:牙冠上两面相交于一线的角城线角;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称轴面角;三面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角称点角。5.外形高点:牙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称外形高点。,6.牙体三等分,为了明确牙各面上一个部位所在的区域,将牙各面分为三等分。,1.唇面及颊面 (La B)2.舌面及腭面 (L P)3.近中面及远中面 (M D)4.合面和切嵴 (O I),二、牙冠各面的命名,每个牙表面都有与牙长轴一致的四个面(称轴面)及与牙长轴垂直的一个切缘或合面。,牙冠表面的突起,切缘结节,嵴的分类,牙冠表面的凹陷,小 结,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包括牙体解剖应用名词,牙冠各面的命名和牙冠表面的标志及牙体解剖测量名词。这些内容是学习牙体解剖的基础,应掌握和理解。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中线2、牙体长轴3、接触区4、外形高点5、横嵴6、斜嵴二、填空1、牙冠表面的凹陷包括 、 、 。2、斜嵴位于 牙冠表面,横嵴位于 牙冠表面。,第六节 恒牙的解剖形态 *,学习目标1掌握各类恒牙的牙体解剖特点。 2熟悉恒牙牙体解剖的临床意义。,(一)上颌中切牙 切牙中体积最大,前牙中近远中径最宽,牙弓中位置最前。1.牙冠唇面: 梯字形,切缘可见3个结节,切1/3可见2条发育沟; 近中邻接点高于远中。,一、切牙类,长度宽度,近中切角似直角, 远中切角圆钝 判断左右,牙冠从切缘方向向牙颈方向逐渐内收,近中平直远中圆突略有凹陷,切缘基本成水平走向近中切缘比远中切缘更直,切缘被切痕分为3个结节,其中中央结节最高,近中邻接点位于: 靠近切缘的1/5处 远中邻接点位于: 靠近切缘的2/7处,舌面: 小于唇面,舌窝,舌面隆突,近中边缘嵴 长而窄,且锐利,远中边缘嵴短而宽,且圆钝。,舌面从切缘向牙颈部的内聚大于唇面,舌侧边缘嵴呈三角形或V字形。从舌面可以看到左右两侧宽阔的邻面。,近中边缘嵴长于远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宽于 近中边缘嵴 近中边缘嵴锐利 远中边缘嵴圆钝,舌隆突大且显著,切缘舌侧与舌窝之间的最突起部分为切嵴,近远中面:,远中面小且圆突,近中面大且平坦,牙冠唇侧外形,在 颈部1/3、中部1/3、切缘1/3,各呈一个面,牙颈线最低点上方有轻微的凹陷,使牙冠的近中、远中向牙颈部方向内聚。,近中牙颈线高远中牙颈线低,在远中面能看到近中边缘嵴的起源因此,近中边缘嵴高,远中边缘嵴低,近中轴面角锐利,远中轴面角圆钝。,切缘:,切缘呈带有弧度的翅形虚线为切缘最高处实线为切缘最厚处,在切缘观,切1/3处, 唇侧近中边缘嵴最高, 中央次之,远中边缘 嵴最低。在切缘观,中1/3处, 唇侧中央最高,近中 边缘嵴次之,远中边 缘嵴最低。,近中邻接点比远中邻接点更偏向唇侧,舌侧近远中边缘嵴内聚度大,2.牙根,单根,粗壮较直,根尖略偏远中及唇侧 根颈部横切面为圆三角形。,根尖略偏向远中,根尖略偏向唇侧,在牙根的两侧各有一条凹陷,与舌隆突相衔接,上切唇长大于宽,近切角直别左右;唇切三分发育沟,舌窝周是嵴边缘;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就是外高点;近远中面似三角,顶为切嵴底颈线;根单粗壮唇侧宽,横剖切面三角圆;有些根尖略偏远,此乃皆是他特点。,上颌中切牙,1.牙冠 切牙中唇面最突,舌窝最深,远中切角最圆钝。唇面:小于中切牙,近中切角锐利,远中切角圆钝;近中邻 接点高,远中邻接点低。近中缘平直,远中缘圆突。舌面:似三角形,近中边缘嵴呈直线形,远中边缘嵴呈曲线 形;舌窝深而窄。,(二)上颌侧切牙,邻面:狭长三角形,近中面宽而平直,远中面小而圆突。近 中邻接点高于远中,近中颈曲度高于远中。,切缘:向远中倾斜,切嵴位于牙长轴的唇侧。,2.牙根 单根,较中切牙细而长,根尖多偏远中及唇侧,根颈1/3横切面为卵圆形。,1、近中切角似锐角,远中切角圆钝;2、近中缘直,远中缘圆突。,左右上颌侧切牙的鉴别,1.牙冠 全口牙中体积最小,形态最为对称。唇面:细长的U字形,光滑,平坦,切龈径大于近远中径,近远 中切角相等;近中邻接点高,远中邻接点低。近中缘平 直,远中缘圆突。,(三)下颌中切牙,一个垂直,三个相等切缘与牙体长轴垂直,近远中缘,近远中切角,近远中面相等。,舌面:小于唇面,近远中边缘嵴微突,舌窝浅,舌面隆突窄而突。,近远中面:狭长三角形,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近切角处。切缘:唇面较平,远中切角略偏舌侧;切嵴较薄,位于牙长 轴的舌侧。2.牙根 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略深,根尖略偏远中,根中1/3横切面为葫芦形。,1.牙冠 唇面:U字形,近中切角锐利,远中切角圆钝;近中邻接点 高,远中邻接点低。近中缘平直,远中缘圆突。舌面:舌窝稍浅,舌面隆突较圆突。,(四)下颌侧切牙,邻面:狭长三角形,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圆突, 近中接触区在切1/3近切角,远中接触区在切1/3距 切角稍远。,切缘:远中切角略偏舌侧,切嵴位于牙长轴舌侧。2.牙根 单根,形扁圆,根尖偏远中,根颈1/3横切面为扁圆形。,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区别,上下颌切牙的区别,切牙类的共同特点,1.上颌切牙体积大于下颌切牙;2.牙冠由四面一缘组成;3.牙冠唇舌面呈梯形,唇面有发育沟,颈1/3处有唇颈嵴,舌面有舌面窝,颈1/3处突出为舌面隆突;4.邻面为三角形,接触区均位于近切角处;5.切牙初萌时可见切端结节;6.牙根为单根,较直,根尖略偏远中。,切牙的应用解剖,二、尖牙类,(一)上颌尖牙,1.牙冠 全口牙中牙体和牙根最长,牙尖最大。唇面:长度宽度;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长。外高在 中1/3与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牙冠外形为: 五边形,牙冠长度牙冠宽度,能目测到1个牙尖且偏向近中,近中接触点高远中接触点低,近中缘较平直略有凹陷远中缘圆突凹陷较明显,牙颈部的近远中径显著变窄,唇侧牙颈线较平,近中轴面角锐利远中轴面角圆钝,唇面中部有唇轴嵴,唇面有三个生长叶,两斜面上分别有一条发育沟介于三个生长叶之间,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相交近似90,舌面:近中牙尖嵴短,远中边缘嵴长。,牙冠外形为菱形,近中边缘嵴窄且长远中边缘嵴较宽且短,舌隆突显著,边缘嵴与舌隆突衔接处有斜切嵴,由牙尖至舌面隆突有舌轴嵴,远中副嵴比近中副嵴显著,舌侧牙颈线较平,邻面:三角形,牙尖偏唇侧,近中面宽大平坦,远中面狭 小且圆突,近中接触区在切1/3近切角,远中接触 区在切1/3距切角稍远。,牙冠外形为三角形,牙尖偏向唇侧,牙尖位于牙长轴的唇侧,近中宽大平坦远中狭小且圆突,从远中可以看到远中副嵴,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高,牙尖:四嵴四斜面,牙尖偏近中.,唇侧近中轴面角:锐角唇侧远中轴面角:钝角,唇侧远中部分大于近中部分,舌侧远中边缘嵴短且圆突 近中边缘嵴长且直,切缘位置在中线附近,唇侧外形高点略靠向近中舌侧外形高点略靠向远中,远中邻接点比近中邻接点更靠向舌侧,2.牙根 单根,粗壮,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根长约为冠长的2倍,根尖偏远中,根颈横切面为卵圆三角形。,近远中根面有浅的纵行凹陷,近中面的中央部有向根尖方向的嵴隆起,根尖偏向远中,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唇似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是高点;边缘嵴是近中长,牙尖嵴是近中短;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二)下颌尖牙,1.牙冠 唇面:五边形,细长,两斜缘交角大于90;近中邻接点 高,远中邻接点低。近中缘平直,远中缘短且圆突; 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长。舌面:菱形,舌窝浅,外高在舌隆突处。,邻面:三角形,牙尖在牙体长轴上,近中面平坦,远中面 小且圆突。牙尖:牙尖偏近中。2.牙根 单根,扁圆细长,根面有浅的长形凹陷,根尖偏远中,根颈1/3横切面为扁圆形。,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区别,1上颌尖牙体积较大,牙冠宽大;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长。 2上颌尖牙唇轴嵴、唇颈嵴、舌轴嵴和舌面隆突较明显,舌窝较深;下颌尖牙则不明显,舌面窝较浅平。3唇面观察:上颌尖牙近中缘长而展开;下颌尖牙近中缘与牙根近中缘相连呈直线。4上颌尖牙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相交近似直角;下颌尖牙成钝角。5上颌尖牙牙尖顶略偏近中;下颌尖牙牙尖顶明显偏近中。6侧面观,上颌尖牙牙尖顶位于牙长轴唇侧;下颌尖牙牙尖顶位于牙长轴舌侧。上颌尖牙牙冠与牙根的唇缘相连不成弧线;下颌尖牙则因牙冠向舌侧倾斜而成弧形。7上颌尖牙牙根粗大,颈横断面成卵圆三角形;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横断面呈扁圆形。,三、前磨牙类,1.牙冠 前磨牙中体积最大。颊面:五边形,颊尖偏远中,高度宽度,近中斜缘长 于远中斜缘,外高在颈1/3的颊颈嵴上。,(一)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外形为: 五边形,颊侧仅能看见一个颊尖颊尖略偏向远中,牙冠高度牙冠宽度,缘成V字形,远中轴面角锐利近中轴面角圆钝,近中牙尖嵴长远中牙尖嵴短,牙尖嵴的凸处为 面副三角嵴的起源,颊侧有颊轴嵴,近中缘较远中缘略低,颊尖和副嵴之间各有一条发育沟,该发育沟与邻面牙颈部的凹陷相连,牙颈部的近远中径显著变窄,冠根连接处: 远中缘较平直 近中缘圆突有凹陷,舌面:光滑而圆突,舌尖较颊尖短小,圆 钝,颊尖高于舌尖,舌尖偏近中,外 高在中1/3。,外形为五边形,能目测到两个牙尖颊尖高于舌尖,颊尖偏远中舌尖偏近中,近远中缘与邻面的界线不明显,舌侧牙颈线曲度较平,邻面:四边形,牙尖偏唇侧,远中面宽大平坦,近中面 狭小且圆突,近远中接触区均靠合缘偏颊侧。,颊侧缘较直舌侧缘较钝舌侧外形高点在颈1 / 3处颊侧外形高点略低于舌侧,颊尖距中轴的距离略大于舌尖,缘成w形,远中宽大平坦近中狭小且圆突,能目测到2个牙尖颊尖高于舌尖颊舌尖高度落差大,近中邻接点低,远中邻接点高,近中边缘嵴高远中边缘嵴略低,有近中沟跨过近中边缘嵴达近中面,合面:颊边宽于舌边,近中窝深于远中窝。,面外形:六边形,颊侧外形高点在中轴上舌侧外形高点略偏近中,颊尖宽度舌尖宽度,远中与 面的轴面角较近中锐利远中边缘嵴较近中边缘嵴清晰,舌尖偏向近中远中边缘嵴长,近中边缘嵴短,近中边缘嵴高于远中近中窝的深度远中窝,中央沟与中轴一致,近、远中窝都在中轴上,在近中边缘嵴内侧,有显著的近中结节,颊侧近中轴面角:钝角颊侧远中轴面角:锐角,扁圆形,70%在根中1/3或根尖1/3处分为颊根和舌根。颊根长于舌根,根的近远中面较平,自颈缘以下至根分叉处有沟形凹陷,远中根面凹陷较近中根面者深。少数为单根,其近中根面的纵形凹陷较长。根尖偏向远中。,2.牙根,近中牙根的凹陷位于中轴处,略深于远中。远中牙根的凹陷位于中轴的舌侧。,颊根比舌根长,根尖偏向远中,根尖略内聚,上4前磨牙最大,颊面形态似尖牙,尖偏远中近颈凹,轴嵴长轴是一条,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颈嵴处;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合面跨,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1.牙冠 颊面:五边形,颊尖偏近中,近中缘平直,远中缘圆突, 颊面宽于舌面,发育沟不明显,颊轴嵴圆钝。,(二)上颌第二前磨牙,舌面:舌尖圆钝偏近中,近中接触点高,远中接触点低,,邻面:四边形,近中面大于远中面,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 中面较小且圆突,近远中接触区均靠合缘偏颊侧。,2.牙根 扁形单根,根尖偏远中,根颈1/3横切面为长椭圆形。近中面根尖段有分叉痕迹。,1.牙冠 前磨牙中体积最小,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颊面:五边形,颊尖高耸、长大尖锐,偏近中,近中接触 点高,远中接触点低,近中缘平直,远中缘圆突, 外高在颈1/3。舌面:舌尖低,偏近中,舌面小,仅为颊面的1/2,近远中 接触区均靠近颊合角。,(二)下颌第一前磨牙,邻面:四边形,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 近远中接触区均靠合缘偏颊侧。,合面: 卵圆形,颊尖长大舌尖很小,均偏近中。 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相连成横嵴,跨过合面,将其分成较小的三角形近中窝和较大的长圆形远中窝。 中央沟由近中点隙至远中点隙,被横嵴分成近中沟和远中沟,近中沟的延长部分为近中舌沟。,2.牙根 扁而细长,单根,颊侧宽于舌侧,根尖偏远中,近中免得跟尖端根颈1/3横切面为扁椭圆形。,下颌第一前磨牙可视为前、后牙的过渡,像磨牙,也像尖牙,但又有自己的特点。,下4前磨牙最小,邻接点靠颊合角,轴嵴颊中三分显,颊侧颈部明显小;舌面仅乃颊面半,颊大舌小近中偏,合呈卵圆横嵴过,根扁细长颊侧宽。,1.牙冠 颊面:五边形,颊尖圆钝偏近中,颈部较下颌第一前磨牙者较宽,颊轴嵴较钝,近中缘平直,远中缘圆突。,(二)下颌第二前磨牙,舌面:方形;两舌尖者,舌面宽于颊面,两尖之间有舌面沟通过,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一个舌尖,颊尖小偏近中。,合面:两尖型:合面呈椭圆形,发育沟呈H或U型; 三尖型:合面呈方圆形,发育沟呈Y型。颊尖近中 舌尖远中舌尖。,邻面:合缘为M形,近中面较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 近远中接触区均靠近合缘偏颊侧。,2.牙根 扁圆单根,根尖偏远中。近中面无分叉痕迹,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1上颌前磨牙牙冠体积大于下颌前磨牙,其中上颌第一前磨牙大于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小于第二前磨牙。 2上颌前磨牙牙冠较直,颊尖在牙长轴的颊侧。下颌前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明显倾向牙长轴舌侧。 3上颌前磨牙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较窄长;下颌前磨牙两径约相等,牙冠较方圆。,4上颌前磨牙舌尖为功能尖;下颌前磨牙颊尖为功能尖。5 . 上颌前磨牙多为双根或有双根情况存在,下颌前磨牙多为单根或仅有根分叉痕迹。,四、磨牙类,上颌磨牙的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合面为斜方形;下颌磨牙的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牙合面为长方形。磨牙牙合面发育沟、副沟较多。其颊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舌面外高在中1/3。,(一)上颌第一磨牙,1.牙冠 磨牙中体积最大。颊面:梯形,宽度大于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 宽,近中颊尖宽于远中颊尖,有颊沟通过。近中邻接 点高,远中邻接点低,均靠近合缘。外高在颈1/3偏 近中。,能目测到3个牙尖 近中颊尖 近中舌尖 远中颊尖,牙冠宽度牙冠长度,缘成宽大的w形,牙合缘由近中颊尖,远中颊尖的4条牙尖嵴组成,颊沟约与牙长轴平行至颊面中1/3,末端有点隙,近中颊尖的颊轴嵴较远中颊尖的颊轴嵴突出,舌面:近中舌尖较高,远中舌尖较低,有舌沟通过,在近中 舌尖外侧可有第五牙尖,即卡氏尖。外高在中1/3。,倒梯形,卡氏尖与近中舌尖之间有新月形的发育沟分隔,易发生龋坏。,舌轴嵴不明显,邻面:梯形,外高在合1/3处,近中面宽大平坦,远中面狭 小且圆突,牙尖高度:,近中接触区在靠近合缘偏颊 侧,远中接触区靠合缘中1/3。,合面:大小:近舌近颊远颊远舌,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三角嵴在合面中央斜形相连,构成斜嵴。,斜方形,舌侧远中轴面角:锐角;舌侧近中轴面角:钝角。,牙尖体积从近中舌尖开始逆时针依次减小,斜嵴把牙合面分成2个窝:近中窝较大,约占牙合面近中的2/3,又称中央窝;远中窝较小。窝的地步凹陷分别为中央点隙和远中点隙。,边缘嵴 1、 颊牙合边缘嵴: 近中颊尖近、远中牙尖嵴 远中颊尖近、远中牙尖嵴 2、舌牙合边缘嵴: 近中舌尖近、远中牙尖嵴 远中舌尖近、远中牙尖嵴 3、近牙合边缘嵴 4、 远牙合边缘嵴,斜面: 每个牙尖均有4个斜面。颊尖的颊斜面无咬合接触,颊尖的舌斜面、舌尖的斜面和舌斜面均有咬合接触。,2.牙根 由3个根组成。颊侧2个根,舌侧1个根。 1)颊侧根分别为近中颊根和远中颊根。 近中颊根位于牙冠近中颊侧颈部之上,根的近远中面皆平,颊 面宽于舌面; 远中颊根位于牙冠远中颊侧颈部之上,较近中颊根短小;,2) 舌根位于牙冠舌侧颈部之上,为三根中之最大者,其颊舌二面较宽且平,舌面有纵沟。 两颊根之间相距较近,颊根与舌根之间分开较远,3个牙根根间距较大,有利于牙的稳固和牙合力的分散传导。根颈1/3处横断面呈长方圆形。,恒牙上6萌最早,颊舌相近舌稍小,两面分有颊舌沟,偶见五尖近舌有,近中颊尖宽远中,外形高点与4同;合面斜方四边构,近颊远舌锐角收,近中舌尖主功能,斜嵴相连颊远中,远中稍小近中窝,唯颊斜面无咬合。,1.牙冠 颊面: 略圆钝的梯形,颊侧近中轴面角锐利, 远中轴面角圆钝,近中缘平直,远中 缘圆突,近中邻接点高,远中邻接点 低。牙颈线平直,牙颈部缩窄不明显。 颊面观牙合缘比第一磨牙更偏向远中, 颊沟在中央靠远中的位置。近中颊尖 大,远中颊尖明显缩小,近中颊轴嵴 较远中颊轴嵴突出。,(二)上颌第二磨牙,舌面:远中舌尖明显缩小,舌沟短且浅,靠远中。近远中舌尖高度差异大,近中舌尖较大,远中舌尖可能消失,近远中宽度较窄,牙颈线较平直。极少数有第五牙尖。,邻面:近中面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近中边缘嵴高于远中边缘嵴。颊舌尖的差别较大,颊舌牙尖距离较近,牙颈线向牙冠侧弯曲,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高。,合面:三角形或四边形,远中舌尖显著缩小或者消失,沟窝嵴不明显,远中窝比近中窝靠向舌侧,位置较低且深。牙合面较小,斜嵴不明显,有远中沟通过。颊牙合边缘嵴与舌牙合边缘嵴等长,近中牙合边缘嵴长于远中牙合边缘嵴。,2.牙根 三根,近远中颊根分叉度小,根颈1/3处横切面为长椭圆形。少数可见近中颊根和舌根融合成一较大且平直的根,或两颊根融合成一个根。,该牙的形态,大小,位置等变异及先天缺失者甚多。其标准形态与上颌第二磨牙相似,但较小,牙冠各轴面较圆突,外形高点在轴面中1/3处。合面常呈圆三角形,有四至六个牙尖不等,合面上副沟多。 上颌第三磨牙合面的常见变异型有三尖型(即远中舌尖很小或消失),或似上颌第二前磨牙双尖型,或为多尖型。 牙根多合并成一个锥形根,但其数目和形态变异很大。,(三)下颌第一磨牙,1.牙冠 下颌磨牙中体积最大,恒牙中萌出最早,合面尖、嵴、沟、窝、斜面最多。颊面:梯形,宽度大于高度,合缘呈M形,有三个尖,近颊 、远颊、远中尖,前两者有颊沟,后两者有远颊沟 ,外高在中1/3。,舌面: 小而圆突,颊尖低于舌尖,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有舌沟通过,外高在中1/3。,梯形,外高在合1/3处,近中面宽大平坦,远中面小且圆突,近远中接触区均在靠近合缘偏颊侧。,邻面:,合面: 近颊为锐角,远颊为钝角,大小:近舌远舌近颊远颊远中尖,近远中颊尖短而钝,近远中舌尖长而尖,远中尖最小位于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2.牙根 双根,扁而厚,根干短而分叉大。近中根较远中根稍大,近中根的近、远中根面有较深的长形凹陷,根尖弯向远中;远中根的长形凹陷仅见于其近中根面,根尖也弯向远中。约20%的远中根又分为颊、舌2根,远中舌根短小弯曲。,下6似梯颊三尖,两条颊沟过颊面,颊尖轴嵴与沟平,末端形成点凹陷,舌面轴嵴不明显,合缘可见两个尖;近中合三分稍突,邻接在此颊侧偏,合面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舌侧长,中央点隙向外伸,5条发育沟来分。,1.牙冠 1)五尖型,解剖形态与下颌第一磨牙极相似,牙合面上有五个牙尖;2)四尖型,牙冠牙合面有四个尖,无远中尖。,(四)下颌第二磨牙,颊面:方形或倒梯形,近中缘平直,远中缘缘突,近颊尖 高于远颊尖。牙合缘较宽,有两个大小相当、较圆 钝的牙尖,有颊沟通过,至颊面中部,末端有点 隙,两条颊轴嵴与颊沟、牙长轴平行。外高在颈 1/3偏近中。,舌面:大小与颊面相似,光滑且圆突,可见两个大小相当较尖锐的牙尖,有舌沟通过,到舌面1/3处,末端无点隙。外高在中1/3处。,邻面:四角形,近中面宽且平直,远中面较小且圆突,近中边缘嵴高于远 中边缘嵴。,面中远,合面:圆钝的正方形,四个牙尖,沟为十字分布。近中牙尖大于远中牙尖。,近中缘较直,远中缘呈曲线状。,四条发育沟呈十字分布,颊沟至颊面,舌沟至舌面,近中沟自中央点隙伸向近中至近中边缘嵴内侧,远中沟自中央点隙伸向远中至远中边缘嵴内侧,牙合面似“田”字。,2.牙根 双根,扁圆而厚,根尖弯向远中,极少数分叉为三根,即近颊根,近舌根和远中根。少数牙近远中根颊侧融合,舌侧分开,牙根横断面呈C形,又称C形根。,该牙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变异较多。面五尖者似下颌第一磨牙,四尖者似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各轴面较光滑,外形高点在中1/3处。牙合面牙尖、窝不清晰,副沟多。牙根常融合成锥形单根,也有分叉成多根者。,小 结,本节主要介绍恒牙的牙体形态及其临床意义。全口恒牙共有32个,左右对称排列,因此牙体共有16种不同的形态。根据不同形态和功能,恒牙可分为切牙类、尖牙类、前磨牙类及磨牙类四类。在学习牙体形态时,应首先掌握每一类牙形态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再重点掌握每一个牙所具有的独特之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掌握牙体形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牙体解剖的临床意义。,目标测试,一、名词解释 1畸形中央尖 2正中额外牙 二、填空题 1.上颌中切牙的唇面观,呈 ,其近中切角近似 ,远中切角为 ,借以区分左右。 2上颌尖牙唇面观呈五边形,其近中斜缘 而远中斜缘 ,初萌时两者相交为 角,牙尖略偏 。 3上颌第一前磨牙面观,颊尖偏 ,舌尖偏 ,由近中点隙发出 沟至 面,为该牙的解剖特征。 4下颌第二前磨牙面发育沟有 、 、 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 1下列那个牙在拔除时可以使用旋转力( ) A.下颌切牙 B.上颌中切牙 C.下颌前磨牙 D.下颌磨牙 E.下颌尖牙 2下列哪个牙的整个面呈“田”字形( ) A.下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下颌第二磨牙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前磨牙,3关于上颌磨牙和下颌磨牙的区别,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上颌磨牙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面呈长方形B上颌磨牙的颊尖为功能尖,下颌磨牙的舌尖为功能尖C上颌磨牙一般有3个牙根,下颌磨牙一般有2个牙根D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E上颌磨牙面上有斜嵴,下颌磨牙面上无斜嵴。四、简答题1说出上、下颌尖牙牙体形态的区别。2说出上颌第一磨牙合面的解剖形态特征。,第七节 乳牙的解剖形态,学习目标 1说出乳牙与恒牙的区别 2描述各类乳牙的牙体解剖特征 3说出乳牙解剖的临床意义,乳牙共20个,是人的第一副牙。与恒牙相比,乳牙具有以下特点: 1.乳牙体积较相应恒牙小,牙冠呈乳白色,而恒牙牙冠呈乳黄色。 2.乳牙牙颈明显缩窄,冠根分界明显,尤其乳前牙呈典型的冠宽根窄特征。恒牙牙颈略为狭窄,冠根分界不很明显。,3.乳牙的唇(颊)颈嵴、舌颈嵴较恒牙突起明显。 4.乳磨牙合面较缩窄,呈不规则四边形或近三角形。恒磨牙合面较宽阔,呈斜方形或长方形。 5.由于乳牙下方有恒牙牙胚,故乳前牙根尖段向唇侧弯曲;乳磨牙根干短,但根的分叉显著增大。,乳恒牙的主要区别,舌面,邻面,切嵴,牙根,外形与上颌恒中切牙相似,但体积较小。,(一)上颌乳中切牙,唇面呈梯形, 表面光滑,发育沟模糊,近远中径大于切龈径;近中缘与切缘平直,远中缘及颈缘较突,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圆钝,唇颈嵴明显突出,外高在颈1/3偏下方。,舌面略小于唇面,近远中边缘嵴较突,舌面隆突小而明显,舌窝明显。,邻面呈三角形,冠根分明,颈部较厚。,单根,扁而宽,唇面宽与舌面,冠根比为1:2,根尖1/3弯向唇侧,略偏远中。,(二) 上颌乳侧切牙,牙冠体积较小,近远中径小于切龈径,近中缘较直,远中缘较突;,舌窝较浅,唇颈嵴、舌隆突均较小。,单根,扁而细长,唇侧略宽,舌侧窄而呈扁三角形,根尖段偏向唇侧,偏向远中。,(三)下颌乳中切牙,外形与下颌恒中切牙相似,但牙冠较短小。,唇面光滑无发育沟,近远中缘对称,切角较锐,唇颈嵴较突;,舌面隆突较小而突,舌窝明显;,邻面呈三角形,切缘较薄,切嵴位于牙长轴上,唇颈嵴、舌隆突均较突。,单根,较细长,冠根比为1:2,牙根较直,根尖偏向唇侧。,(四)下颌乳侧切牙,与下颌乳中切牙相似,体积略大。,近中缘长,远中缘短;,近远中边缘嵴较宽,舌隆突明显,舌窝较深。,切缘自近中向远中舌侧倾斜。单根,较下颌乳中切稍长,牙根自唇侧向舌侧缩窄,根尖段略偏向唇侧,斜向远中。,二、乳尖牙类,舌面,邻面,切嵴,牙根,(二)下颌乳尖牙,舌面,邻面,切嵴,牙根,三、乳磨牙类,(一) 上颌第一乳磨牙,舌面,邻面,牙合面,牙根,(二) 下颌第一乳磨牙,舌面,邻面,牙合面,牙根,(三) 上颌第二乳磨牙,舌面,邻面,牙合面,牙根,(四) 下颌第二乳磨牙,舌面,邻面,牙合面,牙根,1乳牙在口腔内存留的时间,短者5年,长者10年左右。这一阶段正是儿童全身及颌面部发育的重要阶段,乳牙的健康情况直接影响咀嚼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颌面部的骨骼和咀嚼肌的发育。因此,早期应注意口腔预防保健,及时治疗龋病,不要轻易拔除乳牙。,乳牙类解剖的临床意义,2乳牙位置正常,可引导恒牙的正常萌出。若乳牙滞留,则恒牙将错位萌出;乳牙早失,其前后邻牙移位,使缺隙变小,待相应恒牙萌出时没有足够的位置,同样会造成错位萌出。 3完整的乳牙列,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咀嚼力通过牙根传导到颌骨,促进颌骨的生长发育,如果乳牙早失,缺乏这种咀嚼功能的刺激,将使颌骨发育不足,成为牙颌畸形的原因之一。4乳前牙牙根舌侧有恒牙胚,乳磨牙的根分叉下方有恒前磨牙牙胚,治疗乳牙时,应注意避免伤及恒牙牙胚。,小 结,本节主要学习各类乳牙的牙体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乳牙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全口共有20个。乳牙的牙体形态大多与相应的恒牙相似,因此在学习乳牙的牙体形态时可以与相应恒牙对比着加以记忆。乳牙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儿童的颌面部及全身的生长发育,因此应注意早期宣传和教育,并及时治疗乳牙龋病。由于恒牙胚处于乳牙根的舌侧或下方,因此临床治疗乳牙时应注意避免伤及恒牙胚。,目标检测,一、填空题 1上颌乳尖牙的牙尖长度约占牙冠长度的 ,近中牙尖嵴 远中牙尖嵴,牙尖偏 ,根长约为冠长的 倍。 2恒前牙牙胚位于乳前牙牙根的 ,恒前磨牙牙胚位于乳磨牙的 。 二、简答题说出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同颌第一恒磨牙的区别。,第八节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前牙唇舌面及后牙颊面外高在颈1/3,后牙舌面外高在中1/3;前牙及后牙邻面外高在切1/3和牙合1/3;前牙近远中面和第一磨牙近中面接触区在近牙合缘偏颊侧,第一磨牙远中面、第二磨牙近远中面、第三磨牙近中面接触区在近牙合缘中1/3,第九节 牙体髓腔

    注意事项

    本文(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