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ppt课件.ppt

    • 资源ID:1322284       资源大小:864K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ppt课件.ppt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目 录,第一部分 说明第二部分 教学课时分配表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第四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的管理第六章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经营管理第七章 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经营管理第八章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管理第九章 商业银行估计业务的经营管理第十章 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制度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实践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 第四部分 参考书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第一部分 说 明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金融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它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和“巴塞尔协议”等法规和国际惯例为依据,吸收当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经验,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全面讲述商业银行的资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表外业务和业务创新等各种业务的操作规程和资产负债管理及风险管理的经营策略。该课程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 本课程以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的一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与国际金融概论、中央银行概论、银行会计、证券投资原理、国际结算、经济法、财政与税收等课程密切相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理论和主要业务的实际操作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从事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基本需要。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讨论、答疑、专题讲座和录像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实际进行比较研究,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本大纲以金融专业为对象而撰写的,其他专业可按各自的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情况,对大纲内容和所分配的课时作适当的调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课时分配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课时分配表,由于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均开设国际金融概论课程因此第十章内容由学生自学。,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课时分配表,由于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均开设国际金融概论课程因此第十章内容由学生自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4家城市商业银行,16877家农村信用社,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54家信托投资公司,65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6家金融租赁公司,7家汽车金融公司,我国银行业体系构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9,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历史,第一阶段(1949-1978):银行业处于大一统时期,第二阶段(1979-1993):专业银行组建,形成二元银行体系,第三阶段(1994-2002):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第四阶段(2003年-):商业银行改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0,第一阶段(1949-1978),一元银行体系:没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分人民银行:既承担中央银行的部分功能,同时承担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1,第二阶段(1979-1993),1、1979年1月,农业银行成立,为了配合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2、1979年3月,中国银行正式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成立外汇专业银行,3、1979年8月,建设银行从财政部部分分离出来,1983年5月正式成为专业银行,4、1983年下半年,设立工商银行,将人民银行的工商业、居民储蓄职能分离,5、1984年1月1日,人民银行才真正开始行使央行职能,进入二元化银行体系时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2,第三阶段(1994-2002),1、1994年,我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2、1995年3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同年还颁布了 商业银行法,3、1999年,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3,第四阶段(2003-),1、2003年以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了整个金融改革的核心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现代商业银行,2、继建行、交行于2005年成功实现境外上市后,工行、中行先后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5,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第一阶段(1980-1993):引进外汇资金和改善对外资企业的金融服务,第二阶段(1994-2001):外资银行在中国迅速成长,第三阶段(2002-2006):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6,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大事记,1、1980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2、1981年,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3、1994年,颁布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4、1996年,允许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服务对象限于外资企业和境外居民。,5、1998年,批准深圳为第二个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7,7、2001年1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修订版)。,8、2002年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修订版)。,9、2002年12月,在广州、青岛、珠海、南京、武汉五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10、2003年12月,在济南、福州、成都和重庆四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在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经营对中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6、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允许外资银行经营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的外汇业务;在上海、深圳、天津和大连四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8,12、2004年12月,在昆明、北京、厦门、沈阳和西安五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13、2005年12月,在汕头、宁波、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南宁七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14、2006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15、2006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6、2006年12月,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11、2003年12月,颁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入股中资银行的资格条件和持股比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9,建行上市,200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已经将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美国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建行9%和5.1%的股份。,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四大国有银行首家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0,中行上市,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国家持有股份公司100%股权。20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25亿美元左右的价格得到中国银行10%的股份,从而成为中行的战略投资者。2006年2月淡马锡正式购得中行5%股份2006年3月,100亿社保基金入股中行,持有约5%中行股份。2006年6月1日,中行在港交所正式挂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1,交行上市,2004年6月23日,汇丰银行作为唯一的海外投资者,以总价约82亿元收购20%股权。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内地银行香港上市第一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2,工行上市,2005年4月21日,汇金公司向工行注资150亿美元。2006年4月28日,工行分别与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顺利完成资金交割,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总计投资约38亿美元投资购买工行241.85亿股新发行股份,股权比例总计为8.89%。2006年10月27日,工行A+H上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3,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内容提示: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说明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分析商业银行的不同组织结构和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要求,阐述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极其经营管理原则,并对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运行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设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4,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 1、 起源:BANK源于Banca或Banco 银行家货币兑换商;银行铸币兑换业 2、转化为银行业的标志:从事贷款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 1、建立途径: 过去的高利贷性质的私人银行股份制形式建立的现代银行 (英格兰银行第一家资本主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两种模式: 传统式的英国模式 综合式的德国模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5,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商业银行的涵义及其性质 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性质 a、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b、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金融企业 c、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6,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最基本、最首要 2、支付中介传统功能 3、信用创造特殊功能 4、金融服务 5、调节经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7,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 (一)商业银行设立的条件与程序 1、商业银行设立的管理部门 “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2、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 a、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十亿元 b、城市商业银行一亿元 c、农村商业银行五千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8,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 (一)商业银行设立的条件与程序 3、商业银行的法人代表及雇员资格 4、商业银行的章程 符合我国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章程 5、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 6、商业银行设立的审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9,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 (二)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 1、勒令停业 2、撤消许可 3、解散或破产清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0,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1、单一银行制 2、分支银行制(我国实行) a、总行制 b、总管理处制 3、银行控股公司制 a、非银行控股公司 b、银行控股公司 4、连锁银行制 5、代理行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1,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二)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形式 1、决策机构 a、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b、董事会 c、各种常设委员会 2、执行机构 a、行长 b、总稽核 c、业务和职能部门 d、分支机构 3、监督机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2,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行长,各种委员会,总稽核,一二三级分行,投资部,信贷部,存款部,国际业务部,信托部,会计部,人事部,教育部,控制部,公共关系部,分支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3,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国有制商业银行 (三)私人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4,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最终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价值:商业银行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经营理念: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目标:“三性”平衡,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围绕基本目标开展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5,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一、安全性目标 (一)内容 安全性目标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二)途径 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 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3、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6,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二、流动性目标 (一)内容 流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二)途径 1、实现资产变现 2、通过负债的途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7,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三、盈利性目标 (一)内容 盈利性目标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途径 1、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 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 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 4、加强内部经济核算 5、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8,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四、“三性”之间的辨证关系,盈利性是核心,安全性是基础,流动性是保障,短期:“三性”在短时期内既相关又矛盾,彼此可能相消又相长。,长期:动态的“三性”平衡能保证商业银行取得最大利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9,最终目标与基本目标关系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0,第四节 政府对银行的监管,一、银行监管的意义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2、有效地控制银行信用、调控宏观金融的运行 3、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4、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1,第四节 政府对银行的监管,一、监管内容 “骆驼(Camel)原则”: 资 本(Capital) 资 产(Asset) 管 理(Management) 收 益(Earning) 清 偿 力(Liquidity),-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2,我国金融监管体系,1979年之前,银行业处于大一统时期,不存在监管的问题,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分业监管体系初步形成,1998年,决定成立保监会,同时证监会和证券委员会合并,分业监管体制推进,2003年,银监会正式挂牌,标志着“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正式形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3,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银行资产银行资本银行负债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项目 1、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 b、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 c、同业存款 d、应收现金 2、证券: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 3、贷款 4、其他资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4,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三)商业银行的负债项目 1、活期存款(支票存款) 2、非交易存款 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3、借款 4、银行资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5,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二、商业银行的业务分类 (一)负债业务 1、自有资本 2、存款 3、借款 (二)资产业务 1、贷款业务 2、票据业务 3、投资业务 (三)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6,1、支付结算类(结算、押汇) 2、银行卡业务(卡转帐、卡消费等) 3、代理类结算业务(代理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代收代付、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财政、代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4、担保类中间业务(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业务等) 5、 承诺类中间业务(贷款承诺、透支额度等可撤消承诺、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不可撤消承诺) 6、交易类中间业务(远期合约、金融期货、互换、期权等) 7、基金托管业务 8、咨询顾问类业务(企业信息咨询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财务顾问业务、现金管理业务等) 9、 其他中间业务(保管箱业务等其他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7,第六节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国际化政府金融管制松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强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8,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利用电脑进行联机作业装设自动出纳机(ATM)建立电子资金转帐系统(EFTS),-商业银行经营管理-,49,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国际化,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现代商业银行职能日益丰富,职能涉及存贷款、支付、保管、现金管理、经纪业务、资产证券化、投资顾问、信息管理、保险、租赁、信托等领域。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国际业务范围包括:供应外汇、套期保值、国际信贷担保、现金管理服务、帮助客户从事国际并购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0,政府金融管制松化,政府金融管制松化的原因; 信贷控制和过高的法定储备要求是信贷资源配置的低效或无效方式 ; 金融产品的价格限制促使金融机构恣意浪费资源 ; 外汇管制使得许多正常的金融交易无法进行。,政府金融管制松化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了竞争,促进了金融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强化,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由于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约或不履行责任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由于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变量的变化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由于内部控制方面、系统方面或外来因素方面的操作不足或不当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2,教学建议:联系货币银行学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实际,进行一次讨论,以加深有关商业银行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理解。 思考与练习:1如何从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角度理解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的过程?2何谓商业银行?怎样理解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3如何认识商业银行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4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的资产负债业务?5商业银行在“三性原则”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协调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有什么意义?6各国政府为何要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监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试描述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3,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内容提示:近年来,银行业务经营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筹集并保持充足的资本。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并完善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必须了解并充分认识:商业银行的资本极其构成,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管理极其国际标准的演化,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极其对资本充足性管理的要求,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协议的进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的构成,掌握银行资本的功能,明确衡量资本适宜度的方法和标准。把握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了解银行资本管理的对策。 教学重点:银行资本金的功能,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银行资本适宜度的衡量,银行资本管理的对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4,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及功能,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涵义 1、定义 商业银行资本金是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者是 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来源 2、商业银行资本金与商业银行的资产 3、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双重资本的特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5,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及功能,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1、营业功能:资本金是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 2、保护功能:资本金是保护存款人利益、承担银行经营风险的保障 3、管理功能:资本金是吸纳商业银行经营亏损、促进银行业务经营与发展的保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6,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及功能,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一)巴塞尔协议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十国集团”以及卢森堡和瑞士在内的12个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会议上签署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金衡量和资本金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出了统一规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7,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及功能,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二)资本金的构成 1、核心资本 a、股本:普通股、永久非累计优先股 b、公开储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2、附属资本 a、未公开储备 b、重估储备 c、普通准备金 d、混合资本工具 e、长期附属债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8,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一、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意义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 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二)银行资本充足性的内容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 2、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59,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二、银行资本金需要量的测定 (一)影响银行资本金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1、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规定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商业银行的信誉 4、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5、银行业务经营的规模和范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0,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二、银行资本金需要量的测定 (二)银行资本金需要量的测算 1、资本与存款的比率 2、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 3、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 4、纽约公式 5、综合分析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1,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三、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1、竞争日趋激烈,2、金融风险日趋国际化,3、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大了银行的风险,4、跨国银行在多国设立机构,使得任何一国金融当局都 无法实施有效监管,5、国际金融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2,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四、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资本金的组成 2、风险权数系统 3、标准比率目标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3,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三、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 (二)资本金的组成 (三)风险权数系统 1、表内资产风险权数 a、表内资产分成5类,其风险权数分别为0%、10%、20%、50%和100% b、表内风险资产=(表内资产风险权数) 2、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 a、表外资产项目信用转换系数分4类:0%、20%、50%和100% b、表外风险资产=(表外资产信用转换系数表内相对性质资产的风险权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4,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三、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 (四)标准目标比率,资本总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资产总额=表内风险资产总额+表外风险资产总额 =表内资产风险权重+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相应表内资产的风险权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5,全部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6,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三、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 (五)过渡期和实施安排 1、第一阶段,从协议生效到1990年为初期阶段 2、第二阶段,从1991年初到1992年为中期阶段 3、第三阶段,从1992年底到1997年9月过渡期结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7,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四、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 (一)分子对策 1、“分子对策”是针对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计算方法,尽量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 2、措施: a、不断增加银行的自有资本总量 b、努力保持二级资本的合理结构 c、通过商业银行的组织调整、机构合并以增加银行资本的实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8,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四、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 (二)分母对策 1、“分母对策”就是要降低权重风险资产,优化风险资产配置,出售低盈利资产,减少资产总额。 2、措施: a、要努力降低风险权数比较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 b、还可以通过加强表外业务项目的管理,优化风险资产结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69,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一、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核心原则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主的市场交易风险屡屡发生,致使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层出不穷。于是,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即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即巴塞尔原则,共25条)将风险管理领域扩展到银行业的各个方面,以建立更为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0,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一、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2、核心原则的内容 a、对银行监管体系和必要银行监管法律框架的要求; b、对被监管银行入市和股权结构的要求; c、审慎管理和要求; d、持续性银行监管的方式; e、信息要求; f、监管人员的正当权限; g、关于跨国银行业的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1,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一、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3、核心原则的特点 a、其核心是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监控; b、把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作为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 c、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 d、提出了对银行业持续监管的方式; e、对跨国银行业务要求实施全球统一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2,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二、新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使得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显得过时,新资本协议呼出欲出: 一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系统优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许多商业银行认为现有的分类不足以涵盖银行众多的风险种类; 二是金融创新产生了许多1988年巴塞尔协议计量框架以外的风险; 另外,1997年的巴塞尔原则只定位于银行风险管理的基 本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3,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三、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1、最低资本规定2、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3、市场纪律,三大支柱相辅相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4,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总风险加权资产(TRWA)=信用风险加权资产(CRWA)+市场风 险资本要求(CRMR)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CROR)12.5 银行的资本要求=CRWACA+CRMR12.5CA+CROR12.5CA,-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5,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1)标准法 按信贷资产是否有外部评级以及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给予相应的风险权重进而计算出银行总信用风险加权资产。(2)内部评级法 根据银行监管机构或银行自身对信贷资产的评级来确定资产风险权重进而计算出总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6,标 准 法:,标准法关于银行主要资产的风险加权系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7,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的两种分类初级法:根据监管机构的评级高级法:根据商业银行自身进行的评级内部评级法的四个输入参数一是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 PD),即特定时间内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二是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 LGD)即违约发生时风险暴露的损失程度;三是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 EAD)即对某项贷款承诺而言,发生违约时可能被提取的贷款额;四是期限(Maturity, M)即某一风险暴露的剩余经济到期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8,内部评级法(续),内部评级法计算过程 (详细计算过程)首先,计算风险权重(RWC): RWC=min(LGD/50)BRWC(PD)1+b(PD)(M-3);12.5LGD其次,确定每个债项对应的监管资本 ; Capitaln=RWCEAD8%最后,将所有资产对应的资本相加得到银行总监管资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79,标准风险权重(Benchmark Risk Rating,BRWC,所谓标准风险权重是指授信期限为三年,LGD为50%的情况下,以PD为唯一变量的风险权重函数,其基本公式如下:BRWC(PD)= 976.5 x N(1.118 x G(PD)+1.288) X (1+0.0470 X (1-PD)/PD0.44)该公式的核心N(1.118 x G(PD)+1.288)表示的是授信期为一年,LGD为100%,而且授信风险极度分散的授信风险权重,N与G分别代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及其反函数。而后面的1+0.0470 X (1-PD)/PD0.44则表示对授信期为三年的调整,976.5则是对LGD的调整。b(PD)是以PD为变量的函数,目前委员会对其仍在进行调整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0,过渡期的安排,考虑到各国和各银行的实际情况,巴塞尔委员会对实施新巴塞尔协议作了过渡期的安排。具体包括:对各国全面实施新协议给予三年的过渡期;对初级法下对公司、银行和国家风险暴露以及零售业务的处理,安排了三年过渡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1,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一、内源资本策略 (一)内源资本的概念 内源资本,是指以留存收益方式形成的资本,它是西方商业银行最普遍的补充资本金的来源。 (二)优点 a、成本低,免发行费 b、不会影响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和收益 c、风险小,不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 d、免交所得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2,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二、外源资本策略 (一)外源资本的概念 外源资本,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向外发行股票、次级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本,它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来源。 (二)外源资本的利弊 1、发行普通股的利弊 2、发行优先股的利弊 3、发行次级长期债券的利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3,发行普通股的利弊,优点:可为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本来源;因收益率高容易被市场接受;通过扩大股东数量和范围而达到提升银行知名度和扩大客户群的目的;有助于市场树立对银行的信心,增强银行筹资能力。弊端:成本较高;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权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4,发行优先股的利弊,优点: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大幅上升时可获得杠杆效应;因不会稀释原有股东权益从而容易被原有股东接受;可给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弊端:发行成本高;因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下降时会使普通股收益加速下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5,发行次级长期债券的利弊,优点:成本较低;可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利息可免税;不会稀释股东权益。弊端:市场接受程度不如普通股;加大银行的债务风险;具有财务杠杆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6,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三)外源资本的策略选择外源资本的策略选择的两个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外源资本的策略的具体选择发行次级长期债券补充资本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发行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积优先股补充核心资本的不足,维护资本的稳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7,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三、资产结构调整与风险控制策略调整资产结构能调整资本充足率和银行的收益率信贷资产的风险是客观的。不同程度的风险要求不同量的资本准备。资本充足率是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总量而言的。不同风险程度的资产的占比影响加权风险资产总量,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调整资产结构能调整资本充足率和银行的收益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8,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89,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90,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以下项目:(一)商誉;(二)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 (三)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91,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商业银行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应从核心资本中扣除以下项目:(一)商誉;(二)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50%;(三)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50%。,-商业银行经营管理-,92,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1、现金类资产 库存现金、黄金、存放人民银行款项 0%2、对中央政府和央行的债权 对中国中央政府的债权、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债权、对评级为AA-及以 上国家和地区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债权 0% 对评级为AA-以下国家和地区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债权 100%3、对公用企业的债权(不包括下属的商业性公司) 对评级为AA-及以上国家和地区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债权 50% 对评级为AA-以下国家和地区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债权 100% 对中国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债权 50% 对其他公用企业的债权 100%,-商业银行经营管理-,9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4、中国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债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而定向发行的债券 0%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其他债权 100%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债权原始期限四个月以内(含四个月) 0%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债权原始期限四个月以上 20% 对持有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混合资本债权和长期次级债务 100%5、对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注册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评级为AA-及以上国家或地区注册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的债权 20% 对评级为AA-以下国家或地区注册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的债权 100% 对多边开发银行的债权 0% 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 100% 6、对企业和个人的债权 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50% 对企业和个人的其他债权 100% 7、其他资产 100%,-商业银行经营管理-,94,复 习 思 考 题,试述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试述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试述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试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过程。试述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注意事项

    本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