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ppt课件.ppt

    • 资源ID:1317286       资源大小:1.73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ppt课件.ppt

    【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022/11/8,【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市场总是被高估或低估,因为人们总是贪婪或恐惧。 William Hunt Gross 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David Hume 人性论,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一)什么是人性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人既定的、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习得的较为成型的本能和性质。(二)关于人性的历史观点1、我国古人观点: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性相近,习相远(孔子)性本恶(荀子)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同时,将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 “伪”则是人的社会属性 。 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2、西方的观点陆栖两脚动物亚历士多德人不过是自然的仆役和翻译员培根,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人的本性在于理性迪卡尔人的本性在于理性、爱、意志力。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费尔巴哈(三)关于人性的现代观点1、人类的自然属性(1)人类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人的肉体部分及其本能。先天固有的内驱力心理倾向性固定的行为模式,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人的本能(自私、趋利避害、合群、防卫)自私的本能 自私可能带来的不理性情绪反应(任性、懒惰、嫉妒、贪婪、虚荣):任性改变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是痛苦的是对人类理性的否定任性+妄为可能危害他人及社会懒惰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否定使人丧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最基本独立思考的能力嫉妒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羡慕、羞愧、愤怒和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一般人很少嫉妒成功人士,却容易嫉妒自己周围的人,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贪婪:通常是短期内暴富心理与过度自信相结合的一种产物。虚荣:时刻只想着自己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趋利避害的本能合群的本能 人类天性具有不合群的合群性康德防卫的本能 表现形式:生理调节、恐惧、逃避、偏爱熟悉而畏怯陌生等。,恐惧和贪婪是使人丧失客观认知的两大主要原因。市场经常由两种力量所主宰:贪婪和恐惧。,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人类的文化属性超生物性:有意识,能控制、调节自己的行动,主动改造自然。开放性(利他性或有限自利) :人类具有自私性的同时,也具有反自私性的开放性特质。人类的利他性至少有三种类型:血缘型、互惠型和自由价值型。创造性 : 创造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思考:经济学和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经济人”或者“理性人”假定问题 经济学和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经济人”或者“理性人”假定是出于人的自然属性或本能考虑来简化人的行为动机,没有考虑人的社会属性或“仁义礼智信”等社会教化对人行为动机的影响。,1 人性的弱点,【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一、只有部分信息受到注意1、人类的注意具有六个特征(Moray,1969):选择性:只能有选择地接收一部分信息集中性:人通常会排除一些无关的刺激搜寻 :有意识地从一些对象中进行寻找激活 :人的注意能应付一切可能的刺激定势 :对特定刺激予以接受并做出反应警觉:注意力保持较久,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有关注意的理论(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中枢能量理论 )(1)过滤器模型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中枢系统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衰减模型模型认为过滤器并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又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快速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以得到高级加工 。(3)中枢能量理论Kahneman认为,注意是由人用于执行任务的中枢能量或资源的分配决定的。它本身又受到几个因素的制约:不同信息加工所需的能量、当时的意愿、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长期倾向,等等。,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二、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一)记忆的三个组成部分,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1、瞬时记忆 当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后,虽然刺激的作用停止,但感觉象仍可以维持极短的片刻,这种现象就叫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图像的瞬时记忆(视觉刺激)具有以下特征:可将感觉信息存贮几百毫秒,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 声音的瞬时记忆(听觉刺激)具有以下特征:容量少于图像,仅为5个,但保持时间则可达到4秒。,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介于瞬间记忆和长时记忆中间的记忆结构。也是我们的工作记忆区,对我们起着重要的作用。 短时记忆的容量: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的一个突出特点。7加减2个组块的记忆得到的世界的公认。它是指具有相当特征的单位,不同的人有时线块并不相同。 短时记忆的时间:大量的实验表明,短时记忆可以保持信息经1530秒,如果得到复述,可以保持更长一些。,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它有巨大的容量,可长时期保持信息。 (二)记忆的信息三级加工模型,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阶段都会有信息丧失。长时记忆也存在信息的消退;信息之间的干扰也会使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准确度大打折扣。,2 认知中生理能力的限制,【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一、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差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三、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四、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一、信息获取阶段的认知偏差(一)易记性偏差人们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往往对容易记住的信息更加关注。比如,具体的事情比抽象的概念容易记住,因此给人的印象更深刻。(二)易得性偏差人们倾向于对容易获得和掌握的信息更加关注,而不是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三)次序效应人们通常会将获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有时会给予排列中最先到来者以优势地位(首因效应),有时则赋予最后到来者以更大的权重(近效应)。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一)启发式推理1、认知(判断或推理)的两种基本方法算法与启发法 算法:解决问题的公式、规则、步骤。(比如根据公式计算市盈率) 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笼统的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The Rule of Thumb)。 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任性、懒惰)。启发式推理会简化信息处理过程。因此,当人们面对大量信息和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时,往往并不遵循贝叶斯法则,而是凭借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启发法的种类Kahneman和Tversky(1974)指出人们通常具有三种启发式推理方式。,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1)代表性启发代表性启发 1)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或者说类似于)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 2)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发生可能的类似之处。有时,人们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历史会重演),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作判断,并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代表性启发出现的背景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负载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认为问题不十分重要以至于不必太过思虑缺乏作决策所需的可靠知识或信息代表性启发可能导致的偏差代表性启发与贝叶斯公式的预测在某些特定场合可能是一致的,但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偏误。对结果的先验概率不敏感对样本规模不敏感对偶然性的误解有效性幻觉对均值回归的误解,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实验: 抛掷一个相同的硬币,一次得到头像(H)的概率是1/2,连续八次抛掷都是头像的概率是1/256,如下表所示。如果前面连续八次都是头像,现在要对第九次下赌,下一次你估计会出现什么?你是赌头像(H)还是赌字呢?,【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案例: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构想了一个全球卫星移动电话项目,这就是宏伟的“铱”星系统:用全球卫星系统建立一个遍及全世界的电话通信网络,使客户能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接收和拨打电话。工程师们将这一激动人心的项目介绍给了摩托罗拉的高层管理者。 铱星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规划,它需要耗时11年,约50亿美元的投资。高层对这一项目的反应如何呢?他们“没有进一步核查的情况下,在第一次会谈时就赞成这一项目”。他们没有任何现金流预测,没有贴现率,没有NPV,没有IRR,甚至没有回收期法。摩托罗拉公司的管理层用直觉判断代替了严密的财务分析。 “铱”星营运之时,一般蜂窠式移动电话话费持续走低,相比之下,卫星电话每分钟超过7美元的话费实在高昂,因而所吸收的卫星电话用户的数量远远低于原来的预期。严重的入不敷出导致资金迅速枯竭,财务陷入困境,公司不得不在2000年3月被宣布破产,耗资57亿美元的“铱”系统最终走向失败。,启发式认知偏差,【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可得性启发1)定义 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事物在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概率,容易直觉到的或回想起来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比如,相对于新入市者而言,体验过“跳水”的老投资者在面临股市下跌风险时,更容易高估股票价格直线下降的可能性。,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影响可获得性启发偏差的因素接近性 某件事越是最近发生过,越容易被经常想起,越会被判定发生的概率高。比如,如果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飞机失事,很多人会因此高估飞机失事的概率,从而不愿意乘坐飞机。新异性 越是新异的事物,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越高,从而可能会高估其结果。(比如我国普遍存在的“消息市” “政策市” ) 青春期少年的“耍酷”:引人注意或记住自己。,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生动性 越是表现生动的事物,人们记得越是牢固。生动的信息对决策者的影响更大。情绪一致性 人们对事件的记忆往往会和该事件引起的情绪一起结合起来,以后当该情绪再次出现时,也就容易回忆起该事件。想象性 越是容易被想象的事物,人们越认为该类事物发生的概率高。想象得越多,人们有时越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是一个不断加强的陷阱。,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实验:哪个更多?,请你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从一篇文章中随机抽出一个样本单词,认为该单词是以r开头更有可能还是第三个字母是r更有可能? 另一个问题:在美国,凶杀与中风哪个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锚定与调整启发法1)定义 在判断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根据最初得到的信息设定一个判断的初始值(锚点,参考点),然后根据进一步的信息进行调整,形成比较理想的判断。2)锚定与调整可能导致的偏差调整不充分:“价格粘性”,“货币幻觉”倾向于高估复杂系统成功的概率和低估其失败的概率,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二)情绪和情感的影响1、心境对判断的影响 好的心境使人倾向于积极的判断,并乐于付诸行动;坏的心境则使人回忆事物消极的方面,并导致消极的预期。2、自我控制人渴望自己能把握局面的需要在理论上被称为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的实现会带来自我能力和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未能实现的控制欲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比如控制欲减退,产生恐惧和压抑感等。,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三)框定效应(框架依赖) 在人们形成认知时,其所面对的背景、对事物的描述和表现方式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1、定义框架依赖:就是指人们会因为情境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事物表现出不同的判断或偏好(受到了表达方式的引导),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实验:士兵突击,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位将军在敌人优势兵力威胁下,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做出比较明智的决定,他让情报员收集相关的信息。 他的情报官员说:沿两条可行的路线带领士兵们撤出,如果走第一条路线,200名士兵可以得救;如果走第二条路线,有1/3的可能全部获救,但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 假设你就是这位将军,那么请问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呢?,框定依赖偏差,【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假设情报员告诉他,沿两条可行的路线带领士兵们撤出,如果选择第一条路线,将有400名士兵遇难;如果选择第二条路线,有1/3的可能无一遇难,有2/3的可能全部遇难。 假设你就是这位将军,那么请问这时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呢?,【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框定效应(框架依赖)的种类(1)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 人们因自身条件与习惯偏好,选择不同的观察背景和知觉重点会引起认知结果上的差异。,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影响选择性知觉的因素:认知性因素:预期,先前的经验,信念等。激励性因素:个体的欲望、情绪等。选择性知觉的特点:背景依赖偏差很难克服改变背景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选择性知觉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 对比效应是指事物与背景之间的对比越明显,事物越容易被感知。比如,轮廓清晰的图形更容易成为被感知的对象。又比如,鹤立鸡群。 温度识别、颜色识别和重量识别的知觉判断通常会存在对比效应。 股票市场上:高价股(绩优股)与低价股(绩差股)的对比。,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3)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首因效应:信息出现的次序有时会影响到个体的知觉,首因效应(也称主效应)是指最先呈现的信息对个体的影响较大。韦伯定律:我们的细胞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当我们连续集中注意力于某事物时,我们的注意力在递减。Asch(1946) 经典实验:A:嫉妒、倔强、吹毛求疵、冲动、节俭、聪慧。B:聪慧、节俭、冲动、吹毛求疵、倔强、嫉妒。,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4)近效应(Recent effect)近效应: 最后呈现的信息对个体判断的影响较大。双重记忆理论:首因效应表征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 近 效 应表征短时记忆储存的内容。首因效应和近效应可能出现的情况:若信息是连续呈现出来的,但判断或决策是在一段时间后才作出,则此时首因效应是主要的。若信息的呈之间有时间间隔,但判断或决策是紧接着作出的,则此时近效应是主要的。,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环境对相关信息陈述的影响会对首因效应和近效应产生影响当环境有利于促进相关信息详细表达时,则首因效应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当环境抑制相关信息详细表达时,则近效应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上市公司年报及招股说明书通常会在陈述上做文章。,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晕轮效应(Halo effect)晕轮:日、月的光辉在云雾作用下扩大至四周形成的一种光环。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或“成见效应”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某种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错觉)。由于晕轮效应的存在,投资者往往会高估或低估股票在某些方面的表现。,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6)稀释效应(Dilution effect)稀释效应:掌握与问题非相关的信息会产生稀释相关信息的作用,导致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减弱,削弱我们对问题实质的判断。举例:A平均每个星期要花31个小时的课外时间学习;B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弟弟和两个妹妹,他们相处融洽,他每隔一周去看望一次爷爷奶奶,每隔两个月打一次台球,他花在课外学习的时间是31个小时。,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四)对新信息的态度1、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过度:对新信息权衡过重,反应过激的现象。Arrow(1982):“投资者对信息的偏激反应存在于所有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反应过度可以用来解释“价格翻转(price reversal)现象”。2、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反应不足:由于人的惰性或者过度自信,导致当新信息到来时, 人们对原有信念的修正不足。反应不足可以用来解释股票投资收益率序列正相关的现象。,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三、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和判断等,表现出过分的乐观与自信。测验的例子:你的驾驶水平:超出一般 (82%)一般低于一般,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开办企业是一项风险投资,大多数新企业都会失败。2994新企业的创办者在被问及他们成功的可能时,他们认为自己会有70%的可能性获得成功,但只有39%的人认为别的像他们一样的企业也会成功。过度自信的动态性:人们经常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正确性,这种信念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进行修正,从而导致动态的过度自信。过度自信的后果: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判断、低估风险和夸大自己控制事情的能力。,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的原因:(1)人们对证据强度的变化高度敏感(比如代表性启发),而对证据的分量或预测有效性的变化不十分敏感。(2)问题的难度 随问题难度增加,过度自信的程度也增加(源于锚定效应)。(3)知识幻觉信息量的增加会使人们认为自己预测的准确度增加 当信息的收集达到某一点时,人们预测精确度就达到了最高限度,不会再随着信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以后的新信息主要用来证明以前的结论而不是为了修正整个结论。,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专业知识:专家比新手更加过度自信(Yates ,1990)(4)控制幻觉人们经常会相信自己对某件无法控制的事情有影响力。造成这种幻觉的原因有:主动性选择会使人们认为自己有控制力(比如自己选择彩票号码)过去出现的正面结果会比负面结果更能增强人们的控制幻觉任务熟悉程度和参与程度。人们对一项任务越熟悉或者参与程度越深,就越能感受到自己对任务的控制力信息的掌握,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关于自信的情绪周期(7C)轻视(Contempt) 谨慎(Caution)自信(Confidence) 深信(Conviction)安心(Complacency) 关注(Concern)投降(Capitulation)。,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思考:请用情绪周期解释股市波动,【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四、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决策的最终结果要反馈给决策者或其他人,在反馈过程中由于心理等原因会增加或减弱原有的某种认知。这些偏差主要表现为:,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一)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归因: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归因的种类向外归因 遭受失败时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运气不好,并推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向内归因 遭受失败时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向稳定因素归因 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向不稳定因素归因 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向不可控因素归因 认为自己不能够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向可控因素归因 认为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自我归因偏差人们容易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把失败归于他人或者客观条件。 重要的一课冯国川(二)后见之明(hind-sight)后见之明:后见判断(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断)与先见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 即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每当一个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总能找到若干理由,证明这一事件必然发生,觉得自己“早就知道”某一事件(如球赛、婚姻、选举等)会出现何种结果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心理偏向。,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三)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损失厌恶:人们对财富的减少(损失)比对财富的增加(收益)更为敏感,而且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卡尼曼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价值的两倍。 当所得的比预期的多时,人们会很高兴;而当失去的比预期的多时,就会非常愤怒和痛苦。这两种情绪是不对称的。(薪酬设计)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的被短期损失所打断。损失厌恶会导致投资者过于强调短期的投资亏损,而不愿长期持有股票。,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四)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后悔厌恶:当人们作出错误决定后往往会后悔不已,感到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引起损失的责任,会比损失厌恶更加痛苦。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决策者的后悔心理,则对其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它决策方式。为了避免痛苦,人们常常做出许多非理性的行为,如:为了等待不必要的信息而推迟决策,从众行为,推卸责任,等等。,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五)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会导致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下列属于认知失调的是()A.刘备和自己喜欢的女孩一起郊游B.刘备在宴会上不理睬与自己有过节的曹操C.刘备为了面子不得不恭维曹操D.刘备在戒烟,孔明给他香烟的时候被他拒绝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不舒服感觉,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六)确认偏差confirmatory bias确认偏差:一旦人们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利于证实自身信念的各种证据,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证据,并人为地扭曲新的信息。比如女生买衣服和对自己中意的男(女)朋友的一见钟情。 确认偏差会使得投资者坚持错误的交易策略,导致定价错误的持续存在,直至非常强而有力的证据出现才能迫使改变原有的信念。,3 认知中心理偏差的影响,【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认知过程,【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重要的一课 冯国川,2008年,在美国费城的沃顿印度经济论坛上,印度前总统阿卜杜尔 卡拉姆演讲的题目是领导怎样处理失误。 在演讲中,卡拉姆讲了一个故事:“1973年,我有幸成为印度卫星运载火箭项目的总指挥。我们的任务是在1980年之前,将罗西尼号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到了1979年8月,我想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作为总指挥,我去了控制中心指导整个发射过程。计算机开始了各种技术指标的安检,一分钟后,计算机程序显示,有几个控制部件没有按顺序放好。” “在场的5个专家中,有一位告诉我不必担心,说他们已经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备用的燃料也很充足。于是,我没有在意计算机的检查结果。通过手动操控,火箭发射了。第一阶段,一切正常。第二阶段,出现了一个问题:卫星非但没有飞向轨道,反而猛冲进孟加拉湾。这是一次重大的科研事故!”,【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 you again,2022/11/8,【2】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注意事项

    本文(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偏差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