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信息法教程第十九章ppt课件.ppt

    • 资源ID:1314160       资源大小:779.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法教程第十九章ppt课件.ppt

    第19章 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犯罪,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计算机犯罪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对计算机犯罪特点有一定的认识;掌握我国刑法意义上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并准确认识各类型计算机犯罪的含义。,本章导语,由于网络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的特点,使之相当多的危及信息安全的行为,如黑客对计算机系统的侵入而造成国家信息安全的破坏,或通过传播计算机病毒而使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的后果可能非常大,实际上这些行为就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是网络世界最黑暗的一面,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犯罪问题。由于计算机犯罪不仅严重危害计算机及网络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危害,是传统犯罪所不可比拟的,它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信息问题”。本章将首先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手段、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就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解读,以求全面了解、认识计算机犯罪这种新兴的犯罪形式。,本章概要,第一节 计算机犯罪概述,一、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三、计算机犯罪的特点,一、计算机犯罪的定义,广义概念 : 也有人称工具加对象说,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为犯罪工具,或者以计算机资产为攻击对象的犯罪的总称。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而实施的,被刑事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各种行为,比如网上诈骗犯罪等;以计算机资产为对象的犯罪是指对计算机资产的非法占有、利用与破坏,达到了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即构成犯罪。计算机在计算机犯罪中因情况不同可以说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当犯罪行为人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时,计算机成为行为人进行犯罪之“工具”;当犯罪行为人针对计算机进行犯罪时,计算机却又成为行为人攻击之对象。计算机犯罪实质上是所有涉及计算机的犯罪。,一、计算机犯罪的定义,狭义概念: 狭义理解的计算机犯罪只能指现行刑法第285条及第286条所规定的犯罪。其特点是:一方面其犯罪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内存的数据与程序),因而其他涉及计算机的普通犯罪均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是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只能是通过非法操作计算机来加以实施,以其他方法(如间接方法)达到此类犯罪结果的,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犯罪。此类犯罪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危及网络信息安全的犯罪或者称之为纯粹的计算机犯罪,而且这类犯罪在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还是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方面都远远大于涉及计算机的犯罪的发展,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三、计算机犯罪的特点,1、危害性特别大,2、隐蔽性特别强,2、隐蔽性特别强,3、智能性高,4、连续性强,(1)由于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被发现,风险较小,所以当行为人得逞后,其犯罪心理就会得到强化,使其犯罪欲不断升级而继续实施犯罪。(2)由于计算机犯罪主体多数是技术人员,再加上计算机犯罪一般没有暴力和鲜血,社会危害性不直观,行为人实施犯罪后大多没有罪恶感,当犯罪目的实现后,犯罪分子不一定都能得到物质利益,但一般都会给他们带来智力上的优越感。,5、侦查取证难,(1),(2),(3),(4),计算机数据的隐含性增加侦查取证难度,行为时间与结果时间的分离性,因特网上广泛使用匿名服务器掩盖犯罪人身份,大多数刑事侦查人员欠缺计算机专业知识,6、犯罪黑数高,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的刑事立法,一、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概述,二、计算机犯罪类型及刑事责任,一、计算机犯罪刑事立法概述,1973年,1975年,1997年,2009年,瑞典制定了数据法,美国起草了联邦计算机系统保护法,我国修订刑法时专列条文规定计算机犯罪,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二、计算机犯罪类型及刑事责任,(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义:该罪是指行为人以破解计算机安全系统为手段,非法进入自己无权进入的计算机系统的行为。 刑法修正案(七)在第285条中增加两款(第二款、第三款)详细说明。典型案例:南京木马病毒“黑客”获刑 适用刑法新条款首判网络犯罪,(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定义:根据刑法第286条第1款的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是指犯罪行为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了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后果严重的行为。 量刑: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行为人将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或应用程序罪,定义:根据刑法第286条第2款的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或应用程序罪是指犯罪行为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或应用程序进行了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行为,行为人将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典型案例:吕薛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四)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罪,定义:刑法第286条第3款对该罪规定为“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 量刑:刑法第286条规定,行为人造成的“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典型案例:我国破获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的大案,本章小结,利用计算机或者针对计算机系统的相当多的危及信息安全的行为,由于造成的后果非常大,已构成了一种刑事犯罪行为,即属于计算机犯罪范畴。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说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为犯罪工具,或者以计算机资产为攻击对象的犯罪的总称;而狭义说只能指现行刑法第285条及第286条所规定的犯罪。与传统的犯罪类型相比较,计算机犯罪具有危害性特别大、隐蔽性特别强、智能性高、连续性强、侦查取证难和犯罪黑数高等特点。我国在刑法中第285条和第286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和故意制作与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而第287条规定的适用于一切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其他犯罪。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犯罪行为都将受到刑罚的处置。,思考与练习,1、计算机犯罪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是什么?2简述计算机犯罪的特点。3狭义的计算机犯罪类型有哪些?应受到怎样的处罚?,结束,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法教程第十九章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