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ppt

    • 资源ID:1312108       资源大小:8.42MB        全文页数:1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ppt

    概论 introduction,肿瘤:Tumor, Neoplasm 良性肿瘤(瘤):Benign Tumor(-ma) 恶性肿瘤:Malignance癌:Carcinoma上皮源性 肉瘤:Sarcoma间叶源性特例:白血病、霍杰金氏病、黑色素瘤肿瘤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基因工程的直接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概论 introduction,概论 introduction,概念:内外因素细胞DNA突变生长分裂失控 增生、 分化功能障碍 是一种基因病、系统病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无限生长趋势 浸润 转移,概论 introduction概念:内外因素细胞DNA突,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口腔癌瘤 3.23.610万(男) 2.53.410万(女) 口腔及咽部(恶性)发病率 8.710万(男) 6.010万(女) 患病率 13.313.910万(男) 7.710.610万(女),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构成比(proportion)居全身肿瘤第10位,占8.2 全身肿瘤良恶性比为1: 1,口腔颌面部良性多于恶性性别和年龄(sex and age)男性多发(恶性)为2:1 年龄高峰4060岁,西方高10岁 趋势:年龄增高,女性增多,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构成,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组织来源(tissue) 良性以牙源性及上皮源性多见(80%),次为间叶源性 ;恶性以鳞状上皮(80%),其次腺上皮及未分化癌,肉瘤及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较少。 好发部位(region)良性见于舌、牙龈、口腔粘膜、颌骨及颜面;恶性见于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腭癌、上颌窦癌,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组织,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癌瘤病因综合作用概念 现代医学认识 外界因素:物理(牙尖、不良修复体)、化学(吸烟)、生物(病毒)、营养等 内在因素:神经精神、内分泌、免疫、遗传、 基因突变 祖国医学认识 七情郁结和正气虚衰等,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癌瘤,口腔颌面部肿瘤学,临 床 表 现Clinical Features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临界瘤、恶变) 良性肿瘤:球形、椭圆形、分叶状、结节等 恶性肿瘤:浸润型、外生型、溃疡型、转移 及全身状况,口腔颌面部肿瘤学临 床 表 现Clinical Fea,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1)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4)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多见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恶性肿瘤为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不清楚,故通常不能推动,后者伴有浸润性生长。,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1)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5)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坏死和出血;恶性肿瘤常发生坏死、出血和溃疡形成。(6)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恶性肿瘤常有转移。(7)复发:良性肿瘤手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8)对机体影响:良性肿瘤较小,主要引起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恶性肿瘤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5)继发改变: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口腔颌面部肿瘤学,诊 断Diagnosis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正确诊断是关键 病史采集:症状、时间、部位、速度、变化 临床检查:全身及局部表现(望诊、触诊、精神营养状态、有无转移和恶病质等)影像学检查:X-ray、超声、MRI、 CT和核素扫描等 穿刺及细胞学检查:活检、标志物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学诊 断Diagnosis高度警惕性,避免,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Treatment,综合治疗观点、多因素具体分析、多学科会诊 第一次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以外科手术为主,病理,进一步治疗;恶性肿瘤:组织来源、分化程度、部位、临床分期(TNM) , 病员全身状况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Treatment,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手术治疗: 肿瘤外科原则 恶性肿瘤彻底、完全切除,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功能性手术; 姑息性手术 解除并发症。无瘤原则:正常组织内、整体切除、避免挤压、避免切破、外露纱布包裹、电刀、缝合前的冲洗、更换手套等。 放射治疗:细胞电离、破坏 分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不敏感 方式分为 :外照、腔内照射 ;放疗前准备:病灶牙、金属冠、口腔卫生;放疗后3-5年内不能拔牙。,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化学药物治疗1946年氮芥应用开创了现代化疗的历史 药物分类: 细胞毒类(烷化剂):氮芥、CTX、DITC等 抗代谢类:MTX 、 5-Fu等 抗生素类:博莱、平阳、阿霉素等 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 植物类;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等 其他(杂类):顺铂、羟基脲等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毒类、抗生素类)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时相特异性 (生物碱、MTX) 周期特异性 (5-Fu),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化学药物治疗1946年氮芥应用开,口腔颌面部肿瘤学,综合治疗不是一些单一手段的随意叠加而是一些特定治疗方法的有机组合早期 远位转移罕见,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低 中、晚期 手术为主的放、化疗三联方案;化疗:缩小肿瘤、杀死微转移灶 ;手术:联合根治、修复缺损 ;放疗:消除局部亚临床病灶或残留病灶 化疗或生物疗法:巩固疗效、争取长期治愈治疗重点在原发病灶手术或放疗辅以化疗、生物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学综合治疗不是一些单一手段的随意叠加,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低温治疗 反复迅速低温冻结、融化 细胞膜破裂、死亡 ;常用液氮。 适应证:表浅、脉管、恶性复发瘤、癌前病变 方 法:封闭式接触治疗、 开放喷射治疗、插入式冷冻、浸泡式治疗 优缺点:方便但局限,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 低温治疗 反复迅速,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激光治疗 对组织产生凝结、气化和切割效应;原理有热效应、压力效应、光效应及电磁场效应,用于表浅肿瘤治疗、光动力治疗(浓缩药物浓聚到肿瘤部位);光刀。 高温治疗 机理:抑制核酸和蛋白代谢,影响细胞增殖周期 方法:全身和局部两大类,适应证及方法,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 疗激光治疗 对组织产,口腔颌面部肿瘤学,预 防Prophylaxis三级预防:一级 病因学,二级 “三早” 三级 治疗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及时处理癌前病损 加强防癌宣传 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监测,口腔颌面部肿瘤学预 防Prophylaxis,口腔颌面部肿瘤学,预 防Prophylaxis三级预防:一级 病因学,二级 “三早” 三级 治疗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及时处理癌前病损 加强防癌宣传 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监测,口腔颌面部肿瘤学预 防Prophylaxis,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ssue cysts,包括唾液腺囊肿、皮肤附件及发育性囊肿阻塞潴留囊肿 皮样 (dermoid)或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胚胎发育时期上皮遗留; 表皮损伤植入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口底、颏下,触诊似面团,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 治 疗: 手术摘除,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ssue cysts,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 临床表现:凝乳状分泌物、中央色素点、黄豆大小、可感染、恶变 治 疗: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ssue cysts,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tract cyst)胚胎第周形成甲状腺始基,周时甲状舌管消失,不消失者囊肿临床表现:儿童多见,颈正中,舌骨上下。圆形、界清,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注意与异位甲状腺鉴别。 治 疗:局麻或全麻下切除,包括舌骨中分。,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ssue cysts,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属鳃裂畸形,由胚胎鳃裂残余组织形成,含淋巴样组织。 临床表现:颈侧区,上份多见。表面光滑,可感染,破溃成瘘。 治 疗:手术摘除,注意切除瘘道。,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软组织囊肿 Soft ti,软组织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涎腺囊肿,软组织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涎腺囊,胚胎鳃裂残余组织,胚胎鳃裂残余组织,胚胎鳃裂残余组织胚胎鳃裂残余组织,部位,部位,颈中下1/3,耳垂,第三,颈下部,内口,第二,咽侧壁,外耳道,外口,第一,颈根部、锁骨上区,下颌角以上或腮腺区,颈上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梨状隐窝、食管入口,部位部位颈中下1/3耳垂第三颈下部内口第二咽侧壁外耳道外口第,年龄,特征,囊内容,2050岁多见,根据部位不同而不同,可癌变,黄色或棕色、清亮含或不含胆固醇液体,年龄特征囊内容2050岁多见根据部位不同而不同,可癌变黄色,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甲状舌管囊肿,病因 甲状腺始基的残余上皮分泌物聚集症状 1-10岁儿童,颈中线,以舌骨水平常见,生长缓慢,质软,界限清,与舌骨间可扪及条索状物,随吞咽活动。可感染。,甲状舌管囊肿病因 甲状腺始基的残余上皮分泌物聚集,年龄,部位,特征,囊内容,110岁多见,也见成年人,舌盲孔到胸骨切迹,舌骨随吞咽上下移动,可癌变,透明微浑浊黄色稀薄或粘稠液体,年龄部位特征囊内容110岁多见,也见成年人舌盲孔到胸骨切迹,口腔颌面肿瘤课件,软组织囊肿-甲状舌管囊肿,胚胎期残存上皮,软组织囊肿-甲状舌管囊肿胚胎期残存上皮,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 jaw bone,牙源性囊肿(Odontogenic cyst) 成牙组织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Nonodontogenic cyst)根端囊肿(Radicular cyst) 亦称根尖周囊肿(Periapical cyst)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 亦称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 牙冠牙根形成后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渗液 始基囊肿(Primordial cyst) 来源于成釉器早期阶段的星形网状层变性 角化囊肿(Keratocyst) 来源于牙胚或牙板残余,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 jaw bone,临床表现 青壮年,颌骨任何部位,可单发或多发,单发常见,多见于下第三磨牙区、下颌升支区。 多向颊侧膨胀。颌骨畸形,乒乓感;可导致病理性骨折,鼻腔阻塞,上颌窦眼突复视 ; 牙齿松动、移位及倾斜 ; 根端囊肿可见深龋、残根或死髓牙 ;始基、含牙及角化囊肿可伴先天缺牙或多余牙 ;角化囊肿为似皮脂样物质,其余为草绿色囊液 ,可伴感染。,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颌骨囊肿 Cysts of jaw bone,诊 断必行-ray检查 由病理检查确诊,颌骨囊肿 Cysts of jaw bone诊 断,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 jaw bone,角化囊肿伴有多发性基底细胞痣、分叉肋、脑镰钙化者称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或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治疗:手术摘除,伴感染者先行抗炎,常复发(子囊、局部浸润性)。颌骨囊肿摘除术蝶形手术、血块充填、植骨术、生物材料植入、成形性囊肿切开加囊肿摘除术,将来的组织技术。,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口腔颌面肿瘤课件,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 Tumoroid diseases,色素痣(nevi) 来源于表皮基底层产生黑色素的色素细胞,多见于面颈部皮肤,偶见于口腔粘膜 皮内痣(intradermal nevus) 小痣细胞 进入真皮层交界痣(junctional nevus) 大痣细胞复合痣( compound nevus)进入真皮层的过程中同时具有皮内痣和交界痣。,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 Tumoroid dise,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 Tumoroid diseases,交界痣: 棕色斑疹、丘疹或结节,光滑、无毛、平坦。 恶变恶黑:痒、灼热、痛,体积增大,色加深,溃破,出现卫星小点,放射状黑线、环,淋巴肿大等毛痣、雀斑样斑块为复合痣或皮内痣 口腔粘膜内者多为黑色,以交界痣及复合痣为多临床表现,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 Tumoroid dise,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 Tumoroid diseases,牙龈瘤 Epulis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无肿瘤特有结构,但其外形及生物学行为类似肿瘤。分三类:肉芽肿型、纤维型及血管型 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青年及中年;多发于牙龈乳头、唇颊侧多;常见于前磨牙区,肿瘤局限、圆或椭圆形,可分叶、有蒂;生长慢;牙松动,移位。 妊娠可促进生长,迅速增大,表面可见齿痕、溃疡、可伴感染。 治疗:手术彻底切除,拔除患牙,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 Tumoroid dise,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颌骨中央性上皮肿瘤,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临床表现 青壮年多见,下颌体及下颌角多发生长缓慢;颌骨膨大,畸形,牙齿松动,移位,脱落;溃疡,疼痛,下唇麻木,病理骨折,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成釉细胞瘤 Amelo,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穿刺(褐色囊液X-ray:颌骨蜂房样囊性阴影,边缘不整齐,牙根尖有不规则吸收。 治疗:手术切除(0.5cm)、植骨修复,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成,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归纳而言,骨质膨胀,向底颊侧生长,骨皮质破坏消失,以牙槽侧骨质为多,肿瘤内可含或不含牙,牙被肿瘤推移,牙根呈锯齿壮吸收,根间牙槽骨肿瘤浸润,肿瘤内无钙化灶,归纳而言骨质膨胀,向底颊侧生长骨皮质破坏消失,以牙槽侧骨质为,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 jaw bone,非牙源性囊肿系胚胎发育残存面突连接处的上皮而来,又称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nonodongenic ectodermal epithelial cyst) 临床表现 青少年,与牙源性表现相似 球上颌囊肿(globu lomaxillary cyst) 3223之间 鼻腭囊肿(nasopalatine cyst) 切牙管内或附近 正中囊肿(mediun cyst)切牙孔之后、腭中缝 鼻唇囊肿(nasolabial cyst) 上唇底与鼻前庭内,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 Cysts of,血管瘤 Hemangioma,分三型:毛细管型(capillary ):洒斑状,杨梅样 海绵状(cavernous ):体位试验阳性 蔓状(cirsoid ):迂回弯曲大血管起源于胚胎或血管细胞,多见于婴幼儿,60%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Hemangioma,血管瘤 Hemangioma,诊断:不困难,体征,体位实验,造影等 治疗:外科切除 放射治疗 低温治疗 激光治疗 局部注药,血管瘤 Hemangioma,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毛细管型(capillary type):衬有内皮的扩张淋巴管 海绵型(cavermous type):极度弯曲淋巴管,多房囊腔 囊肿型(cyst type):又称囊性水瘤,颈部,淡黄透明内容液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穿刺,体位试验阴性 治疗:外科手术为主,低温、激光、药物注射治疗,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淋巴管瘤 lympha,口腔颌面肿瘤课件,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体显性遗传病神经纤维瘤 neurofibroma由神经鞘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组成,有单发和多发 多发者称为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常染色 临床表现:青年人,生长慢,颜面多于口腔皮肤棕色斑,结节状,肿块,质软,松驰,面部畸形,70%有家庭遗传史 治疗: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肿瘤学,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骨化性纤维瘤 Ossifying fibroma,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分骨化纤维瘤和纤维骨瘤临床表现:儿童与青年,女性好发。病损常为单发性,下颌骨多见。 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渐出现颌骨膨胀及面部畸形。 下颌骨骨化纤维瘤可因继发感染伴发骨髓炎。 上颌骨骨化纤维瘤可波及颧骨和引起咬合错乱、面部畸形、眼球突出或移位。 X-ray:颌骨局限性膨胀,骨密质变薄,周界清楚,密度的降低透光区。可含有或不含致密钙化影。,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s骨化性纤维瘤 Ossi,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Malignances癌 carcinoma发病年龄:4060岁 性别:男女 部位:舌、颊、牙龈、腭、上颌窦常见 转移:淋巴道、血行转移 临床表现过程:白斑、粗糙溃疡、菜花状 病理特点:癌巢、角化珠。 IIII级,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Malignances,口腔颌面部肿瘤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653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舌 1126(17.2)2.23/1 颊部 1081(16.5)2.12/1 上牙龈 191( 2.9) 2.41/1 下牙龈 496( 7.6) 3.02/1 腭部 677(10.4)2.03/1 口底 404( 6.2) 12.03/1 唇部 275( 4.2) 4.73/1 上颌骨 662(10.1)2.06/1 部 位 例数(%) 男女 口腔癌(不包括唇部)最多,占60.8%,其他依次为颌骨肿瘤980例,占15.0%;,口腔颌面部肿瘤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Malignances 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口腔癌中最多见 多数为鳞癌,少数腺癌等 好发部位:舌缘、舌尖、背、根 性别:男女,恶性肿瘤Malignances 舌癌 carcinoma,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临床特点溃疡、外生、浸润 疼痛、功能障碍 波及周围组织或对侧转移特点: 淋巴转移:早,转移率高(40以上);常为一侧, 中线附近可双侧;颌下、颈深上、中LN。 远处转移:晚,肺,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临床特点,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治疗,原发灶: 早期: 原发灶手术切除、放疗、冷冻 晚期: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手术:病灶外1cm以上的切除,舌缺损1/2以上应行修复。 放化疗:术前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放疗:外照射或间质内放疗 化疗:全身用药,动脉插管化疗,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治疗原发灶:,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转移灶: 手术:颈淋巴清扫术是主要手段,除T1外均应考虑同期颈淋巴清扫术。 选择性 根治性 功能性 治疗手术为主,中、晚期病例5年生存率为62%放、化疗:辅助、姑息预后:,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舌癌 carcino,口腔颌面部肿瘤学舌癌 carcinoma of tongue,治疗 手术为主,中、晚期病例5年生存率为62%手术:颈淋巴清扫术是主要手段,除T1外均应考虑同期颈淋巴清扫术。 选择性 根治性 功能性 放、化疗:辅助、姑息转移灶:预后:,口腔颌面部肿瘤学舌癌 carcinoma of tong,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牙龈癌carcinoma of gingiva,临床特点 溃疡或外生型,分化较高。 侵犯牙槽骨、颌骨牙松痛; 张口受限,易出血、疼痛、伴发感染。 转移下龈较上龈转移早,多;远处转移少。治疗:手术为主 下颌:方块切、部分切、一侧切,颌颈联合根治 上颌:部分切、次全切、全切,如有颈转2周后颈清,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牙龈癌carcinoma of,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颊癌carcinoma of buccal mucosa,临床特点溃疡型多见,外生型少,少数为腺癌、恶性混合瘤 蔓延至上、下龈、颌骨、软腭、翼下颌韧带 晚期穿过颊肌至皮肤,严重张口受限,疼痛、易出血、伴发感染。 常转移至颌下、颈深上群和腮腺淋巴结;远处转移少见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术后配合放化疗 手术:原发灶:深度与边界(2cm);颈淋巴清扫术,联合根治,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颊癌carcinoma of,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腭癌carcinoma of the palate,临床特点外生型多于溃疡型,边缘外翻,菜花状,疼痛、易出血 吞咽疼痛、早期侵犯牙龈、骨质 硬腭腭穿孔,侵犯鼻腔、上颌窦 软腭咽部、翼腭凹,致张口受限 转移: 至颌下、颈深上、咽后淋巴结, 软腭常双侧转移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术后配合放化疗 手术:原发灶: 切除腭骨;侵犯上颌窦 时行上颌骨全切 颈转移:淋巴清扫术,可延后施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腭癌carc,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口底癌 carcinoma of the floor of mouth,舌系带两侧,溃疡或肿块,迅速波及对侧 易侵犯下颌骨前牙区牙龈和舌侧骨板,牙松动、脱落 向后下侵犯口底和舌腹的肌层,致舌运动受限 转移:常双侧转移至颏下、颌下,后期至颈深上淋巴结临床特点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原发灶: 切除受犯颌骨 颈转移: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口底癌 carcinoma o,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上颌窦癌 carcinoma of maxillary sinus,早期无症状,后期因原发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内壁、上壁、外壁、后壁、下壁 转移:常双侧转移至颌下、颈深上淋巴结,也 可至咽后、耳前 临床特点治疗:放疗+手术手术:基本术式上颌骨全切 必要时扩大:颅颌联合根治 颈转移:同期或延期颈淋巴清扫术,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上颌,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唇癌 carcinoma of lip,下唇多发,中外13;分化较好。火山口状,菜花状,生长慢 晚期侵犯口腔前庭、颌骨 转移:下唇常至颏下、颌下淋巴结 上唇至耳前、颌下、颈深上淋巴结临床特点治疗:各种方法效果均不错手术:晚期及有淋巴转移者应行颈淋巴清扫术,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唇癌 carcinom,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肉瘤 carcinoma组织来源:间叶组织,复杂繁多 发病年龄:青少年 转移:血行转移、淋巴道 临床表现过程:包块、膨隆、表面静脉怒张,功能障碍 病理特点:核异型细胞,细胞形态多样、小细胞肉瘤较难鉴别华西口腔653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327例,占5.00%; 间叶源性肿瘤 308例,占4.7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纤维肉瘤 Fibrosarcoma临床特点组织来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骨膜、牙周膜等的纤维母细胞 部位:唇、颊、舌;颌骨内多见于下颌联合、下颌角及髁突 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软组织者多见于中壮年 结节状、分叶状,表面紫红色,可溃烂,出血。软组织者生长慢治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广泛切除,有淋巴转移者应行颈淋巴清扫术,纤维肉瘤 Fibrosarcoma,骨肉瘤 Osteosarcoma,临床特点青少年,男性多见,下颌多于上颌,损伤、射线可能是诱因。 组成: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及瘤骨,分为 成骨性骨肉瘤 溶骨性骨肉瘤 疼痛、肿块、齿槽破坏、牙松、面部畸形、病理骨折等 血清碱性磷酸酶转移:血行(肺、骨)、淋巴道少见。应常规了解肺转移情况。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广泛切除姑息性治疗(放、化、中) 大剂量MTX,2060,骨肉瘤 Osteosarcoma,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恶性淋巴瘤 Malignant lymphoma,临床表现结内型:多数区域淋巴结肿大,质中硬,活动,有弹性,皮肤正常,无压痛;以后融合成团,固定。 结外型:常单发,表现多样(炎症、坏死、肿块) 生长过程中相应症状:出血、疼痛、乏力、肝脾肿大等 转移:淋巴管扩散,进入血液淋巴性白血病治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放疗、化疗均较敏感 全身化疗+局部放疗 手术辅助,恶性肿瘤 Malignances 恶性淋巴瘤 Malig,珍惜生活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热爱生命,涎腺肿瘤,涎腺肿瘤特点组织来源广泛,95%来自于腺上皮,属上皮源性。 肿瘤类型多样,生物学行为复杂而特异。 临床治疗主要依据其病理和生物学特点而制定。同时又符合口腔颌面部肿瘤处理原则。,涎腺肿瘤涎腺肿瘤特点,涎腺病理分型,1991年WHO,病理分类复杂,病种不断出现,临床主要根据其生物特性,两大类:腺瘤、腺癌,指导治疗。 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Wathin瘤、嗜酸性细胞腺瘤等9类。在非上皮性良性肿瘤中,如血管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间叶性肿瘤。 涎腺癌分为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瘤等17种类型。,涎腺病理分型1991年WHO,病理分类复杂,病种不断出现,,涎腺肿瘤部位特点,不同肿瘤在大、小涎腺中的发病率不同,良、恶性发生比例亦不同。 腮腺良性占2/3;颌下腺及小涎腺良恶性占1/2;舌下腺90%为恶性。,涎腺肿瘤部位特点,涎腺肿瘤临床表现,良恶性症状差别不大。如良性腺瘤与粘表高分化表现相似。 注意恶性、恶变征象:早期神经症状,瞬目、不一致眨眼、麻木等恶性表现。由于涎腺肿瘤这些特点,如何确诊。 活检问题:由于涎腺的位置、比邻、组织学特点,一般不手术活检;首先通过非创伤、微创伤检查方法:造影、CT、B超、细针、冰冻活检,涎腺肿瘤临床表现,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混合瘤,属于上皮源性肿瘤。出现粘液、软骨样组织为特征,组织病理形态学上多样性表现。 涎腺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腮腺,其次为腭部的小涎腺和颌下腺。 是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多形性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临床表现无痛、缓慢渐进性生长,无意中发现,以耳垂为中心,质韧、活动、表面结节。 瘤体再大也不影响面神经功能。 腮腺深叶混合瘤,软腭膨隆,软腭偏斜,不影响张口。 小涎腺混合瘤最常见部位在一侧硬、软腭交界处。,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临床表现,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鉴别诊断涎腺部的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腺淋巴瘤 颈椎横突肥大: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 慢性腮腺炎、腮腺区血管瘤,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鉴别诊断,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治疗施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解剖并保留面神经是近20多年来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经典手术方法。 提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功能性手术治疗方法。此手术方法的要点在于只进行包括肿瘤的腮腺局部切除、保留面神经、腮腺导管、部分浅叶及深叶腺体。,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治疗,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10预后对绝大多数肿瘤,手术彻底切除后能治愈。 术后复发: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 恶变:应注意手术彻底性。 味觉出汗综合征,又称耳颞神经综合征或Frey综合征。其症状是在耳前下区皮肤,当咀嚼食物或刺激唾液分泌时,出现该区发红并伴有出汗现象。一般认为是手术切断了的副交感分泌神经支与皮肤汗腺及表浅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错位再生连结,导致刺激唾液分泌后表现出汗与发红。处理。,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10预后,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多形性腺瘤易复发原因的几种观点: 肿瘤包膜常不完整 早期认为涎腺多形性腺瘤为多中心来源,但以后用连续切片检查表明,从切片观察到的孤立小团肿瘤组织是和主瘤体相连的。 手术过于保守,如沿包膜剥离剜出术。此外,在手术过程中的挤压,可造成瘤细胞外溢,所以,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处理,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多形性,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就多形性腺瘤的性质而言,绝大多数属良性病变,即使术后复发,大多保持其原有的组织病理形态,但具有潜在恶性行为。在长期生长后其中少数可发生恶变。 在临床上如肿瘤长期缓慢生长后突然加快生长,伴自发性疼痛,出现皮肤或粘膜溃疡、面瘫等症状,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即使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程长者也可能发生恶变。有文献报道多形性腺瘤总的恶变率约为3%-4%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涎腺多形,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Warthin瘤,Warthin瘤又名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 主要发生于腮腺。仅次于多形性腺瘤的良性肿瘤。占腮腺良性肿瘤的20.6%。 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6:1,与吸烟有关。不同种族的Warthin瘤的发病率也有差异。黑种人罹患此病者很少。而白种人和黄种人较多。 14临床表现常见部位是在腮腺下极,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自觉症状的肿块。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Warthin瘤可呈多发中心。在一侧腮腺出现多个肿瘤,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双侧腮腺。资料表明两者的发生率均占该瘤的10%以上。 Warthin瘤无论其上皮成分或淋巴成分发生恶变者极少见。,Warthin瘤Warthin瘤,Warthin瘤,15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因素及仔细的临床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可采用以下检测方法作为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段。 99mTc核素显像 腮腺造影:应与良性侵袭性肿瘤(如腮腺多形性腺瘤)相鉴别 B超检查:针吸细胞学诊断只要取材部位准确,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 良好。,Warthin瘤15诊断,Warthin瘤鉴别诊断,1 多形性腺瘤 2 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炎一般均有面部、口腔或口咽部炎症病灶史,有时大时小或急性炎症发作史,对常用抗感染药物均有一定疗效。 3 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女性,腮腺呈弥漫性肿大,常伴有口干、眼干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 治疗及预后Warthin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以往有采用剜出术者,易复发,后主张采用腮腺浅叶连同肿瘤切除术。目前多认为最合理的是作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此手术方法即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又能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机会,避免面部凹陷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以及能保留腮腺功能等优点。 彻底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也极少恶变,预后良好,Warthin瘤鉴别诊断,Warthin瘤,治疗及预后Warthin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以往有采用剜出术者,易复发,后主张采用腮腺浅叶连同肿瘤切除术。目前多认为最合理的是作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此手术方法即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又能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机会,避免面部凹陷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以及能保留腮腺功能等优点。 彻底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也极少恶变,预后良好。,Warthin瘤治疗及预后,18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第一位。 发生于大涎腺者以腮腺居多,发生于小涎腺者以腭部最多见,其次是颌下腺和舌下腺,其他小涎腺也可发生,特别是磨牙后腺。女性发病率较高于男性。 19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随分化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别。高分化型多呈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界清,质地中等。低分化型生长速度快,质地硬,界限不清,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固定,可有疼痛,有面神经麻痹症状。 20诊断与治疗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临床上与多形性腺瘤难以鉴别,一般在手术中作冰冻活检后方能确诊。低分化型伴有腺实质破坏者,在涎腺造影中可有导管中断,远端导管出现部分或完全不充盈也可能出现分支导管破坏、碘油外漏等恶性肿瘤表现。 最后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 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 21预后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预后因肿瘤的分化程度的差异而不同。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术后可能复发,但很少发现颈淋巴转移,血行性转移更为少见。患者术后生存率较高,预后较好。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术后容易复发,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可出现远处转移,患者预较差。,18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22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腺样囊性癌在小涎腺中发病率较高,最常见于腭部和腮腺及颌下腺;发生于舌下腺的恶性肿瘤多为囊性腺样癌。在口底、牙龈及唇部等也可发生。在颌下腺及舌下腺中是居首位的恶性肿瘤。 23重要临床特点肿瘤易侵犯神经并沿神经扩散: 发生于腮腺者 发生于腭部者 发生于颌下腺者 肿瘤浸润性极强,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手术后易复发,复发率可高达30%50%。 肿瘤沿血循环发生远处转移。转移率可高达40%,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发生远处转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主要转移到肺。 颈淋巴结转移率低。故一般不需进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24预后腺样囊性癌手术后易复发,对腺样囊性癌手术后配合放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而化疗一般认为对腺样囊性癌治疗作用不明显,且因其毒副作用较大,故很少应用。 临床实验证明,有些病例出现远处转移之后,肺部转移灶一般进展缓慢,患者可以较长期带瘤生存,故对有远处转移的病例,如果原发灶能够彻底切除,仍可考虑作原发灶的手术治疗。 影响预后的因素:组织病理、发病部位、临床分期、神经血管受侵、远处转移、治疗方式。,22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25腮腺区肿瘤,腮腺解剖:深、浅叶 良性腺瘤临床表现: 病程长,膨胀性生长,无痛性肿块,有纤维包膜,周界清楚,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不粘连,移动。 腮腺深叶的肿瘤常向咽侧及软腭方向生长,咽侧膨隆、软腭肿胀、扁桃体及悬雍垂移位;并将咽旁间隙内的组织结构推向内侧,双手触诊时,可感到颈部大血管的移位和搏动,这种检查可以鉴别肿瘤是否来源于腮腺深叶(咽旁肿瘤)。 恶性涎腺肿瘤临床表现: 26诊断腮腺区包块类型繁多,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故在手术前明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的望诊、触诊等检查,结合涎腺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常可作出初步的判断。例如长期生长缓慢的符合良性腺瘤临床特点的涎腺肿瘤,近期内突然生长加速、并出现疼痛、皮肤或粘膜溃疡或面瘫等症状应考虑

    注意事项

    本文(口腔颌面肿瘤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