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二级中医医院复审细则解读中药和药事管理课件.ppt

    • 资源ID:1302677       资源大小:518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级中医医院复审细则解读中药和药事管理课件.ppt

    -中药药事管理(2018,2018年7月,1,-中药药事管理(20181,3.10.1常年应用的中药制剂5种3.10.2 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核实,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每个指标扣 1分3.10.3出院患者应用中药饮片人次占出院患者人次的比例60%。3.10.4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3.10.1常年应用的中药制剂5种,5.1 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合理遴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2分),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未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不得分;每年少于2次,扣1分。,3,5.1 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5.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18分),5.2.1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3分实地考查。每少1个部门(组),扣0.5分。5.2.2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应配备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2分中药房距各种污染源较近,扣1分;缺少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消防设施,每少一种扣0.5分。,4,5.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18分)4,5.2.3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8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面积4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3分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低于80平方米,扣2分;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低于40平方米,扣2分;中成药、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不相适应,每项扣1分。5.2.4中药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2分设备(器具)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不相适应,酌情扣分。,5,5.2.3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8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面积,5.2.5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应。1分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并实地考查。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不相适应,酌情扣分。5.2.6中药房负责人中,应当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2分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资料。不符合要求,不得分。,6,5.2.5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应。1分6,5.2.7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人员应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3分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资料。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5.2.8制定以中药内容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分查阅审查前2年相关资料。无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不得分;有培训计划,未实施,扣1分。,7,5.2.7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3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采购、验收、储存、养护、调剂、煎煮符合要求。(19分),5.3.1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程序符合相关规定,供应商资质齐全并对其定期评估。3分查阅相关资料(如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计划、供应商资质档案、评估记录等)。无中药采购制度或供应商资质不符合要求或有伪、劣药品及明令禁止购销的产品,不得分;采购制度不完善,扣1.5分;评估记录不完整,扣1.5分。,8,5.3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采购、验收、储存、养护、调剂、煎,5.3.2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记录完整。3分查阅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及上年度进货质量验收记录或入库清单。无制度或无记录,不得分;制度不完善,扣2分;记录不完整,扣2分。,9,5.3.2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记录完整。3分,5.3.3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有保证质量的管理制度和设施条件,做到定期养护。3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中药饮片有变质、霉变、生虫、串药等现象或无储存管理规范、制度,不得分;设施条件不完善,扣1分;养护记录不完整,扣1分。5.3.4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2分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并抽查10张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处方。未按规定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扣1分;账物不符,扣1分;含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不符合规定,每张扣0.2分。,10,5.3.3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有保证质量的管理制度和设施条,5.3.5有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处方的审核和调剂复核,调剂复核率100%,每剂重量误差应在5%以内。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并抽查1日中药饮片处方和调剂后的中药饮片20剂。无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得分;未按规定审核,或无复核签字,每张处方扣0.5分(最多扣2分);重量误差不符合要求,每剂扣0.5分(最多扣2分)。,11,5.3.5有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处方的审核和,5.3.6 有缩短等候取药时间的措施,并落实到位。(2分)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无措施,不得分;措施不到位,每发现一处扣0.5分。,12,5.3.6 有缩短等候取药时间的措施,并落实到位。(2分)1,5.3.7有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煎药室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严格煎药的质量控制、监测工作。4分无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或未开展质量控制、监测工作,不得分;质量控制、监测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最多扣3分)。5.3.8煎药室布局合理,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和辅助用具,流程合理。2分布局不合理,扣1分;流程不合理,扣0.5分;设施设备和辅助用具配备不完善,扣0.5分。,13,5.3.7有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煎药室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5.3.9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3分未定期消毒、无清洁规程或无每日清洁记录,不得分;消毒记录和每日清洁记录不完整,每项扣1分。5.3.10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工作量)相适应。1分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工作量)不相适应,酌情扣分。,14,5.3.9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5.3.11煎药操作记录完整,操作方法符合要求。待煎药物先行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煎煮时间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凡注明有先煎、后下等特殊要求的,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3分无操作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整,扣1分;煎药操作方法不符合要求,每处扣1 分。5.3.12能提供中药饮片急煎服务。(1分)实地考查,并抽查非工作时间急煎中药情况。不能提供急煎服务,或急煎不能在2小时内完成,不得分。,15,5.3.11煎药操作记录完整,操作方法符合要求。待煎药物先行,5.4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建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并落实。(12分),5.4.1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规定。(3分)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抽查10种中药饮片的调剂给付,中药饮片调剂给付不符合规定,每种扣0.3分。5.4.2有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工作记录完整。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并实地核查。未制定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制度,不得分;无点评记录,扣1分;记录不完整,扣0.5分。,16,5.4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建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并落实。,5.4.3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病房(区)的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2分 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或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100张,扣1分;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5%,或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30份,扣1分;核查结果不符合,扣0.5分。5.4.4医师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医嘱)内容规范完整,药名书写正确,脚注明确,“双签字”落实到位。4分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查某日中药饮片处方50张、住院病历10份。中药饮片处方(医嘱)内容不规范,扣0.5分;药名书写不正确,每张扣0.5分;脚注不明确,或没有标注,每张扣0.5分;双签字要求落实不到位,每张扣0.5分。,5.4.3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5.4.5定期总结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结果,将点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实行奖惩管理,对不合理使用中药饮片的行为有干预措施,并落实到位。2分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查3个月绩效及年内奖惩情况。点评结果未公示,扣1分;未纳入绩效考核,扣1分;干预和改进措施不到位,扣1分。,5.4.5定期总结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结果,将点评结果纳入绩效考,5.5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3分),5.5.1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配制管理规范,委托加工的制剂符合相关规定。2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无制剂配制记录,或委托加工不符合规定,不得分;配制记录不完善,扣1分。5.5.2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调剂使用符合相关规定。1分查阅相关资料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调剂使用不符合规定,不得分。,5.5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3分)5.5.1医疗机构中,5.6积极开展个体化特色中药服务,挖掘整理特色中药疗法和传统中药加工方法,并推广使用。(3分),5.6.1开展2项及以上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服务(接受患者委托,按医师处方制作丸、散、膏、胶囊等剂型的服务)。2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设备不齐全,或能力不具备,不得分;未提供加工服务,扣1分;服务人次未逐年增加,扣0.5分;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3分。5.6.2积极挖掘整理特色中药疗法,并推广使用。1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未挖掘整理特色中药疗法,不得分;未推广使用,酌情扣分;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3分。,5.6积极开展个体化特色中药服务,挖掘整理特色中药疗法和传统,5.7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10分),5.7.1医院配备1名以上专职临床药师,提供中药咨询服务,促进中药合理使用。3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未配备临床药师,不得分;药师未参加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扣0.5分;未开展咨询工作,扣0.5分;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3分。5.7.2定期开展中药处方评价工作,规范处方(用药医嘱)开具、审核、调配、核发、用药指导等行为。3分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取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处方50张,住院病历10份。未定期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不得分;点评问题无改进措施,或措施未落实(连续出现相同问题3次以上),扣1分;处方(医嘱)不合格,或用药不合理,每份扣0.5分;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3分。,5.7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10分,5.7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10分),5.7.3建立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和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按规定报告中药不良反应。2分查阅评审周期内相关资料,随机抽查3份归档病历。无制度或无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不得分;未按照规定上报不良反应,每例扣1分。5.7.4对患者开展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查看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实地访谈3名候药患者未开展宣传与教育,不得分;人员不知晓,每人扣0.5分;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1分。,22,5.7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10分,第四章 药事管理(40分),第二部分 综合服务功能(400分),23,第四章 药事管理(40分)第二部分 综合服务功能(4,4.1加强药剂管理,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12分),4.1.1有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有固定的供应商,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列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中的药品有适宜的储备。 每年增减调整药品率5%。2分查阅相关资料(如供应商资质档案、药品入库清单等)。无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或供应商资质不全,不得分;无固定的供应商,或未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扣0.5分;药品储备不符合要求,扣0.5分。,24,4.1加强药剂管理,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12分,4.1.2有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有控制措施和记录;有高危药品目录,各环节贮存的高危药品设置有统一警示标志。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并作明确标示。4分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无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扣2分;记录不完整,扣0.5分;无高危药品目录,扣1分;无统一警示标志,扣0.5分;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未分开放置,或未作明确标示,扣0.5分。,25,4.1.2有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有控制措施和记录,4.1.3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到位。2分无管理制度,不得分;“麻、精”药品未实行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扣1分;制度不完善,每项扣0.2分;安全设施不到位,每处扣0.2分,26,4.1.3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麻醉,4.1.4有存放于急诊科、病房急救室(车)、手术室及各诊疗科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制度与领用、补充流程,并落实。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3个科室(含急诊科、手术室)。无制度和流程,不得分;未落实,每科扣1分。4.1.5有病房不需要使用的药品办理退药的相关规定,对退药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并有记录。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无退药相关规定,不得分;退药无记录,扣0.5分。,27,4.1.4有存放于急诊科、病房急救室(车)、手术室及各诊疗科,4.1.6建立完善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有适宜的合理用药监控系统,与医院整体信息系统联网运行,能为处方审核提供技术支持。2分实地考查无监控系统,不得分;未联网运行,扣0.5分;不能提供合理用药监控信息服务,扣0.5分。,二级中医医院复审细则解读中药和药事管理-课件,4.2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9分),4.2.1医师处方签名或签章式样应留样备案,医师在处方和用药医嘱中的签字或签章与留样一致。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上年度处方10张。未分别在医疗管理、药学部门留样备案,不得分;医师在处方和用药医嘱中的签字或签章与留样不一致,每张扣0.2分。,29,4.2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9,4.2.2医师按“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开具处方,药品品规与“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一致。处方书写规范完整,开具处方全部使用规定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处方用量和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规定。抽查评审周期50张西药处方(含麻、精药品处方20张),并抽查3份使用麻醉药的门诊病历。不符合要求,每张处方扣0.2分,每份病历扣0.2分。,30,4.2.2医师按“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开具处方,药品品规与,4.2.3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有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和执行记录。定期对西药处方和病历进行点评,发布结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查阅评审周期的相关资料。无制度,不得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扣0.5分;无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和执行记录,扣0.5分;未定期进行点评或未发布结果,扣0.5分;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扣0.5分。,31,4.2.3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医院,4.3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12分),4.3.1药事管理组织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核。查阅相关资料。组织不健全,或人员结构不合理,不得分;职责不明确,扣2分;未开展培训和考核,扣1分;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5分。4.3.2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未纳入考核指标,不得分。未落实,扣0.5分。,32,4.3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4.3.3医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2分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0张抗菌药物处方。无相关制度,不得分;制度不完善,扣0.5分;处方不符合要求,每张扣0.2分。4.3.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0%;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性24小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R*100/S)40 DDDs。4分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取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病历5份。每超过5个百分点,扣0.5分;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超过24小时,每份病历扣0.2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超过5DDDs,扣0.5分。,33,33,4.3.5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向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药学部门按照目录进行采购。有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2分查阅相关资料。无抗菌药物采购目录或目录未备案,无目录外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相关制度与程序,不得分,未按照目录进行采购,每种扣0.5分。,二级中医医院复审细则解读中药和药事管理-课件,4.4有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按照规定报告药物不良反应。(4分),4.4.1制定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按照规定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建立有效的药害事件调查、处理程序。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份病历。无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或无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不得分;未按照规定上报不良反应,每例扣1分。无药害事件调查、处理程序,扣1分。,35,4.4有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按照规定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本文(二级中医医院复审细则解读中药和药事管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