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ppt

    • 资源ID:1302604       资源大小:7.07M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ppt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城市规划列为29个独立学科之一。 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解释了城市规划只有成为一项社会性的活动,城市规划的思想、理念、原则和具体的内容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现。,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 1974年,联合国教科,从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角度可以看到,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和实践的对象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城市空间系统。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应当是: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综合研究及在土地使用组合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从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角度可以看到,现代城,现代城市规划的领域,主要界定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城市土地使用及各项设施的配置; 2. 城市空间的组合; 3. 城市交通网络的架构; 4. 城市政策的设计和实施。,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现代城市规划的领域,主要界定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节,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由此引发了许多城市病。 如19世纪30-40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的霍乱,被认为是由贫民区和工人住宅区所引发的。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人们在认识工业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并希望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的基础上构建的。,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 18世纪英国的工业,19世纪中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法规来管理和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再次提出了控制大城市结构和强化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容和措施。一些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傅立叶)的主张得到了重视。 英国的“公园运动”、欧洲大陆“如画的城镇布局”、美国的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建设以及从芝加哥开始的“城市美化运动”。,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19世纪中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法规来管理和改善城市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英国霍华德、法国勒 柯布西埃)。 霍华德的思想代表了分散发展的思想,后经“大伦敦规划”(1944年)的运用,成为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勒 柯布西埃的思想代表了集中发展的思想,二战后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思想的实际运用。,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上是在现代建筑运动的框架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与此同时,区域发展研究和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也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是城市规划在工程性方面的重要内容。而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城市交通研究及其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发展至为重要。,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上是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了一次规划基本思想和发展路径的改革,实现了城市规划整体结构的一次转变。变革在理论方面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行为空间理论 从对城市空间的认识角度,强调城市中人以及人在空间中的活动是认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将人及其活动与空间分析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了,2.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强调了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织和安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为城市规划的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起点。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想 着力于从社会政治结构的运作过程来探讨城市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把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的解决及城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结合在一起,使城市规划的作用得到更为全面地发挥。,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2.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二、勒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三、其它的探索,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霍华德,英国,1898;工业化背景下城市所提供的生产生活环境与人们所希望的环境矛盾,城市与大自然疏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用地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个委员会委托管理。,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霍华德,英国,1898;第三节 现代城,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限制城市规模,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就要建新的城市,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也使每户居民都能方便的接近乡村自然空间;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城市乡村”结,城乡关系:,占地6000英亩,居住32000人;城市占1000英亩,四周永久性绿地5000英亩;城市居住30000人,乡村居住2000人。,城乡关系:占地6000英亩,居住32000人;,平面为半径约为1240码的圆;中央是公园,六条主干道向外辐射;公园公建公园商店、商品展览馆住宅林荫道(道中有学校、儿童游戏场、教堂)住宅工厂、仓库、市场交通线路。,城市内部:,平面为半径约为1240码的圆;城市内部:,二、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勒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现代建筑运动强调建筑的使用功能,认为建设的经济性是影响建筑设计极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性能特点,创造新时代的新风格;强调建筑的空间。 他本人的实践活动为印度昌迪加尔新城的规划。,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二、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勒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45万;方格状分布,每个1.5*1.5千米;北部行政区,西部大学区,东部工业区,中心有绿带和开放空间;道路分为7个等级;绿地系统中有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三、其他的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出现了许多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探索。 这些探索涉及现代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也是当今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三、其他的探索 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工业革命后的,1 索利亚线形城市理论2 戛涅的工业城市理论3 埃纳巴黎改建研究4 西谛城市形态研究5 盖达斯的学说,1 索利亚线形城市理论,1 索利亚的线形城市理论,索利亚:西班牙工程师,1882年线形城市指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只有一条500米宽的街区,要多长就有多长这就是未来城市”。,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城市不再是一个个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一条由铁路和道路干道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位于这个城市中的居民,既可以享受城市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1 索利亚的线形城市理论索利亚:西班牙工程师,1882年第三,2 戛涅的工业城市理论,戛涅: 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建立这样一座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靠近原料产地或附近,有提供能源的某种自然力量,或便于交通运输”;功能划分明确:市中心、居住区、工业区、车站等。,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居住区,医院,居住区,老城,车站,工业区,2 戛涅的工业城市理论戛涅: 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第三节,工业城市方案摆脱了传统城市规划追求气魄、大量运用对称和轴线放射的现象。在城市空间的组织中,更注重各类设施本身的要求和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在整个城市的规划中,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 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条件下,对于强调工业发展的国家而言,工业城市的设想会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工业城市方案摆脱了传统城市规划追求气魄、大量运用对称,3 埃纳巴黎改建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建筑师埃纳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巴黎改建的著作,提出了大城市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交通运输是城市有机体富有生机的具体表现之一,埃纳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基本结论:第一,过境交通不能穿越市中心;第二,要改善市中心与城市边缘和郊区公路的联系。,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3 埃纳巴黎改建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从减少市中心交通运输量的观点出发,埃纳设计了若干条大道和新的环形道路。在进行城市道路干线网改造时,埃纳认识到,城市道路干线的效率取决于街道交叉口的组织方法。提出了两项提高交叉口交通流量的办法:一是建设街道立体交叉枢纽;二是建设环岛式交叉口和地下人行通道。,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从减少市中心交通运输量的观点出发,埃纳设计了若干条大道和新,4 西谛城市形态研究,1889年,西谛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 通过对城市空间各类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及与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宜人的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和人的活动空间。为近代城市设计的思想奠定了基础。,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4 西谛城市形态研究1889年,西谛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5 盖达斯的学说,苏格兰生物学家,进化中的城市 , 1915年。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决定现代城市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他的研究显示,人类居住地点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一种由地方经济性质所决定的精致的内在联系,场所、工作和人是合为一体的。他指出,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造成一些地区城市发展的显著集中,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使城市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或者形成组合城市这样一种趋势。,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5 盖达斯的学说苏格兰生物学家,进化中的城市 , 191,盖达斯的名言是“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盖达斯的名言是“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一、现代城市发展理论二、现代城市发展趋势,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一、现代城市发展理论,一、 现代城市发展理论,1、经济基础理论2、增长极理论3、核心边缘理论4、人文生态理论5、可达性理论6、通讯理论,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一、 现代城市发展理论1、经济基础理论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1、经济基础理论,提出:经济学家霍依特于1939年提出的。基本观点:城市经济产业划分为基础产业和服务性产业,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1、经济基础理论提出:经济学家霍依特于1939年提出的。第四,2、增长极理论,又称发展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0年提出。概念: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集聚特点,在增长中具有推动性工业的集合体。基本观点:集中了大量主导性的和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部门的中心城市会带动周围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即首先积极发展中心城市,然后通过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的发挥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作用机制: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2、增长极理论又称发展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0年提出,3、核心边缘理论,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1966年提出。依据: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区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基本观点: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周期性地发生,经济空间转换随之出现,产生了区域的不平衡性,即产生了经济增长区域核心区域和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衰退的区域边缘区域。,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3、核心边缘理论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1966年提出。第,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前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区际之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 二是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区域内外的资源要素由经济梯度较低的边缘区流向梯度较高的核心区。核心区域经济实力增大,导致政治力量集中,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 三是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比重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四是工业化成熟阶段: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回流到边缘区,边缘区工业产业群开始集聚。 五是后工业化阶段: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联系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联的平衡发展。,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第四节 现代城,4、人文生态理论,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人文生态系统。概念:运用自然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区的规律和特征,是20世纪最早的系统研究人类社会中人的活动与空间之间关系的理论。主要概念有两个:一个是竞争(物质资源),一个是统治(工商业)。,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4、人文生态理论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人文生态系,人类的生存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源,而这些资源在人类环境中始终是短缺的,因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 在一个完全的高层经济中,工商业倾向于向中心城市集中,一旦它们形成之后,便改变或增强了城市本身与周围地区及有关居民点的联系,并逐渐实现城市的“统治”,而这种统治力量也是社会性的。,人类的生存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源,而这些资源在人类环境,5、可达性理论,时间:古腾贝格于1960年发表论文,揭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可达性就是交通通达的方便程度。基本观点:由于人口增加而导致城市扩张,从而导致城市运行效率的降低,为此需要改善城市的结构,方法是建立新的中心和改进交通系统。,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5、可达性理论时间:古腾贝格于1960年发表论文,揭示了交通,6、通讯理论,时间:B.L.迈耶1962年出版了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一书。基本观点:城市是一个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交通与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城市的聚集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和方便居民互相交往。,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6、通讯理论时间:B.L.迈耶1962年出版了城市发展的通,二、 现代城市发展趋势,(一)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二)城市集中发展理论(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二、 现代城市发展趋势(一)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第四节 现代城,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两种主要的趋势,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在对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也主要针对这两种现象展开。 相对而言,城市分散发展更得到理论研究的重视,出现了许多带有理论模型意味的比较完整的理论表述,而集中发展的理论研究则缺少完整的理论陈述。,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两种主要的趋势,分散发展和,(一)城市分散发展理论,1 从田园城市到新城2 有机疏散理论3 广亩城,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一)城市分散发展理论1 从田园城市到新城第四节 现代城市,1 从田园城市到新城,田园城市(1898,霍华德)卫星城理论(20世纪20年代 ,恩温)新城 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但在含义上仍有一些差别,他们应当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1 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田园城市(1898,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特征是中心城市(58000人)周围建设一圈较小的城镇田园城市(30000人),形成一个城市组群。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卫星城概念突出了与中心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的疏解,因此往往被视为中心城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由此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等不同的类型。 新城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卫星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田园城市的特征是中心城市(58000人)周围建设一圈,2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1942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 提出了治理现代城市衰败、促进发展的对策: 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2)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做其它最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2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有机疏散就是把城市目前的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其特点是:原先密集的城区,分裂成一个个的集镇,彼此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有机疏散就是把城市目前的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3 广亩城(Broadacre City),提出:当代建筑大师赖特,1935年,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 内容:将城市的分散发展推向最为极端,将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方格网上,城市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 应用: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普遍向郊区转移的趋势在相当程度上是赖特广亩城思想的体现。,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3 广亩城(Broadacre City) 提出:当代,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每户周围有一英亩土地生产粮食蔬菜;高速公路连接居住区,公共设施、加油站分布在路旁,并位于商业中心内。,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二)城市集中发展理论,1 聚集经济理论2 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3 世界城市,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二)城市集中发展理论1 聚集经济理论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1 聚集经济理论,经济活动的聚集,是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聚集经济是城市活动集中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家巴顿在城市经济学中将聚集经济效益分为10种类型:居民和工业、本地市场、熟练劳动力、企业家、商业金融机构等。,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1 聚集经济理论 经济活动的聚集,是城市经济的,2 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大都市:也称为大城市地区,一般指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的城市地区,指由主要大城市和郊区及附近的城市群组合而成的城市区域,其中,主要城市发挥着主导经济、社会影响的作用。,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2 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 大都市:也称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我国通常称为特大城市,英语中称为百万城市。 联合国人类聚居中心在人类聚居的全球报告中将400万人及以上的城市称为超级城市。1960年,全世界400万人以上的城市仅19个,2000年增加到66个,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35个。 该报告中又将人口达800万人以上的城市称为巨大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我国通常称为特大城市,英语,中国首批超大城市为北京(1882万)、上海(2231万)、广州(1292万)、深圳(1035万)、重庆(1569万)、天津(1109万);特大城市为成都、武汉、南京、佛山、东莞、西安、沈阳、杭州、苏州、汕头、哈尔滨和香港。,2014年11月22日,国务院公布城市规模新划分标准,新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把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中国首批超大城市为北京(1882万)、上海(2231万)、广,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线不尽相同。 大城市带(法国地理学家J.戈特曼提出):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3 世界城市(或国际城市),1966年,P.霍尔在世界城市一书中提出世界城市的特征:a、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b、世界城市是商业中心。c、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d、世界城市是巨大的人口中心。e、世界城市是文化娱乐中心。,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3 世界城市(或国际城市)1966年,P.霍尔在世界城市,(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1 城市的相互作用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1 城市的相互作用第四节 现,1 城市的相互作用,城市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三种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各种交易的过程;信息的流动。 城市相互作用的模式:引力模型,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质量(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1 城市的相互作用 城市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三种方式:,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的场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最终被附近其他城市的影响所取代。 每个城市影响的地区大小,取决于城市所能够提供的商品、服务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一、区位理论二、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三、地租和竟租理论四、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五、行为空间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一、区位理论,一、区位理论,1 农业区位理论2 工业区位理论3 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一、区位理论1 农业区位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区位理论,城市是人与各种活动的聚集地,各种活动大多有聚集的现象,占据城市中固定的空间位置,形成区位分布。 区位:某种活动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置。 各种区位理论的目的是为各项城市活动寻找到最佳区位,所以区位理论是城市规划进行土地使用配置的理论基础。,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区位理论 城市是人与各种活动的聚集地,各种活动,1 农业区位理论,提出: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著作,是区位理论的基础。通过一个孤立的城邦来研究如何布局农业才能使每一单位面积土地获得最大利润。结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关键。用公式算出农作物组合的地区分界线,将整个地域按其主导的农作物生产类型划分成6个同心圆的农业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1 农业区位理论提出: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孤立国,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区,放 牧 区,杜能圈,自由农作区 林业区 谷物轮作区 草田轮作区 三圃农作区 放,2 工业区位理论,杜能的工业区位理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的决定因素。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因素。廖施的工业区位理论:引入需求和成本作为主要的空间变量。依萨德从制造业出发,组合前三个理论,结合现代经济学进行思考,确定成本最小、效益最佳的地点。,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2 工业区位理论杜能的工业区位理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的决定,3 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趋势,区位理论的研究具有更为宏观、动态和综合性的特征,研究也从过去只关注市场机制而逐步转向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规划调节相结合转变。,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3 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趋势 区位理论的研究具有,二、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1 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2 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3 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二、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1 同心圆理论(Concentr,就城市土地使用而言,由于城市的独特性、城市土地和自然状况的唯一性和固定性,城市土地使用在各个城市中具有各自的特征,但也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也就是说,在城市内部,各类土地使用之间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模式。,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就城市土地使用而言,由于城市的独特性、城市土地和自然,1 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伯吉斯1923年提出,以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的模型,并提供了图示性的描述。 城市被划分为5个同心圆。中间为中央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中心。第二环是过渡区,是中央商务区的外围地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主要由产业工人和低收入的白领工人居住的集合式楼房、独户住宅或较便宜的公寓组成。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居住着中产阶级(小商业主、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人员)。第五环是通勤区,分布着富裕的、高质量的居住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1 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2 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根据城市发展由市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其他较通畅的道路向外扩展的事实认为,同心圆理论中城市由市中心向外均匀发展的观念不能成立。 霍伊特认为,城市就整体而言是圆形的,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作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轴状延伸形成整体的扇形。也就是说,任何土地的使用均是从市中心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继续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2 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根,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3 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麦肯齐1933年提出,哈里斯1945年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哈里斯认为,由于影响城市中活动因素的相互作用,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征,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使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保持了相对的独特性,具有明确的性质,这些分化了的地区又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成整个城市的多中心。 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3 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没有哪种单一模式能很好地适用于所有城市,但以上三种理论能够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不同的地区。,没有哪种单一模式能很好地适用于所有城市,,三、地租和竟租理论,经济学家李嘉图首先提出了地租概念,指出地租是任何一块土地经过利用而得到的纯收益。 杜能提出了位置级差地租的概念,认为一定位置一定面积土地上地租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投入方式,只有当地租达到最大值时,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三、地租和竟租理论 经济学家李嘉图首先提出了地租概念,,阿隆索于1964年提出竞租理论。 根据各类活动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或所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这些活动的位置。所谓竞租,就是人们对不同位置上的土地愿意出的最高的价格,出价者愿意支付最大数量的租金以获得那块土地。 根据阿隆索的调查,商业由于靠近市中心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随后依次为办公楼、工业、居住、农业,见竞租理论示意图。,阿隆索于1964年提出竞租理论。,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四、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佩里于1939年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邻里单位:扩大原来较小的住宅街坊,以城市干道所包围的区域为基本单位,建成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的“邻里”。其中布置住宅建筑、日常需要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并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居住的地区产生一种“乡土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城规园林卷,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四、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 佩里于1939年提出了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有以下6个方面的要求:1 规模:能够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实际面积由人口密度决定。2 边界:以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道路应足以宽以满足交通需要,避免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3 开放空间: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系统。4 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适当围绕一个中心或公共绿地进行成组布置。5 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道路的交叉处或与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6 内部道路系统: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的设计要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邻里单位有以下6个方面的要求: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五、行为空间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行为空间理论通过对空间中所发生的行为的分析来认识城市的空间,也就是将空间与空间中的行为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行为空间理论从城市中人的活动和活动的需要出发,来探讨城市空间的形成和组织,改变了之前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空间的认识,促进了城市规划在新的方向上的进一步发展。 包括城市意象论和城市活力论。,五、行为空间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行为,1 城市意象论,凯文.林奇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城市理论。它从环境意象和城市形态两个方面对城市形体环境进行了说明。 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察形成一定的意象。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的本质。分区、地标、道路、建筑物等共同组成城市形体环境的视觉秩序,供人们观察城市后产生系统的城市意象。城市环境的符号、结构越清楚,人们越能识别城市,从而带来心理的安定。,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1 城市意象论 凯文.林奇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要素:路径边缘:两种类型空间之间的边界地区:各功能区的差异节点:地处战略位置、易记忆地标:观察形体环境的参考点,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要素:,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2 城市活力论,提出:雅各布斯于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 主要内容:街道和广场是真正的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要素,而不是现代建筑运动和理性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所认为的建筑和道路。街道要有生命力,须具备三个条件:(1)安全: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2)必须保持不断的观察,被她称为“街道天然的所有者”的眼睛必须在所有时间都注视到街道。(3)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的有使用者。,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2 城市活力论提出:雅各布斯于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第四节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第五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说,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一、雅典宪章(1933)二、马丘比丘宪章(1977)三、华沙宣言(1981)四、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一、雅典宪章(1933,一、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雅典,1933中心议题:功能城市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在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强调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提出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规划。,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一、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雅典,193,二、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1977年,国际建协,秘鲁利马,马丘比丘山对雅典宪章的44年做了评价:某些原则正确,并将继续起作用;但部分需要改进(交通政策向公共性转向;过分追求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应努力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生活环境;城市集聚发展中更有效使用人力、土地、资源;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突出成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二、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1977年,国际建协,秘鲁,利 马,利 马,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马丘比丘山,马丘比丘山,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三、华沙宣言(1981年),1981年,国际建协通过华沙宣言,确立了“建筑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以此来使人们关注人、建筑和环境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把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整体统一起来。,第六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三、华沙宣言(1981年) 1981年,国际建协,华 沙,华 沙,第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四、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发大会上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战

    注意事项

    本文(二章4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