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剖析ppt课件.ppt

    • 资源ID:1300599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剖析ppt课件.ppt

    第一节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列强争霸与国际关系,问题一:第一次瓜分世界是在什么时候?后续进程又如何?问题二:资本主义是怎样过渡到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表象)?,思考与探究,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出面调解,并于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为5.5千米)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对此表示不满,要求重划。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据这个条约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西、葡两国第一次瓜分世界,西班牙殖民地: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的大部分、亚洲的菲律宾,葡萄牙殖民地:非洲东海岸和西海岸;亚洲的马六甲、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沿海、中国澳门 ;美洲的巴西,西班牙 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殖民地,在新航路开辟后初期,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急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可能是什么心情?是哭是笑还是其他?,“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条件/原因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阿姆斯特丹(大河入海口)2: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1)南部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安特卫普2)深水渔业和对外贸易发达3)造船业发达4)北方发达的租地农场3:政治方面:1581年,尼德兰北部七省成立“联合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4:外因: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荷兰取而代之,表现,1:建立广阔的殖民地东南亚爪哇、马六甲、婆罗洲等。新阿姆斯特丹纽约、西印度群岛等。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2:垄断世界航运业1600年商船达一万多艘。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存在的问题商业资本发达,忽视国内工业生产和海军建设(为后来三次英荷战争以荷兰的战败结束埋下诱因)。,英国的崛起“日不落帝国”,地理:,经济:,军事:,政治:,大西洋航路中心,“重商主义”政策、东印度公司、圈地运动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条件:,(1)殖民掠夺,北美: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亚洲:印度(商站),(2)扩张方向:,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纽芬兰湾和北美北爱尔兰,2、殖民扩张表现:,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圈地运动,价格革命,2,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整体特点及其原因,(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发展时期。(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迅速赶超老牌殖民强国,充分体现了后发优势。,1、特点:,2、经济高速发展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重工业逐渐取代轻工业,占据工业领域的主导地位。(2)垄断组织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3)环境:资本主义国家政局相对稳定,国际环境相对较好。,3、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原因,资本主义各国各自具体国情有别。因此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列宁,一、帝国主义对亚非拉的侵占与争夺,“资本家瓜分世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心肠特别狠毒,而是因为集中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使他们不得不走上这条获取利润的道路;而且他们是按资本、按实力来瓜分世界的,在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可能有其他的瓜分方法。” 列宁,帝国主义对亚洲的侵占和掠夺,帝国主义对非洲瓜分与掠夺,帝国主义对拉美的争夺和侵略,1、世界工业:,美德英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美德英法工业生产增长率的变化(%),帝国主义不平衡的加剧,二、早期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 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垄断组织。 国际格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赶超英法,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殖民地及人口,截至1900年,英国占有3271万平方公里土地,3.67亿人口;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土地,5000万人口;俄国吞并领国1728万平方公里土地,2500万人口;连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小国也占有674万平方公里殖民地,6500万人口,远超美、日、德三国殖民地的总和。,后起的帝国主义能容忍这种状况吗?,三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1898年4月8月)英布战争(1899年10月1902年5月)日俄战争(1904年2月1905年9月),美西战争的起因,1898年2月15日发生的“缅因号”事件,终于点燃起美西战争的导火线。“缅因号”突然发生炸沉没,350多名船员中有266人丧生。美国政府单方面组成调查委员会到古巴进行调查,于3月28日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声称“缅因号”是西班牙用水雷击沉的。“缅因号”事件不过是美国为挑起对西班牙的战争而寻找的一个借口而已。4月25日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爆发了。,美西战争的经过,从1898年4月25日美国对西班牙宣战到8月12日两国签订停战协定,美西战争共持续了110天。其间,先后爆发了三场大战:马尼拉湾海战、圣地亚哥战役与马尼拉战役。战争主要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同时进行。1898年4月30日,美分舰队进入马尼拉湾,翌日晨,发现P.蒙托霍指挥的西舰队。美西舰数对比为6:7,但美舰在总吨位、航速和火炮,特别是在战备训练水平方面,均占优势。经数小时战斗,西舰队被歼,伤亡381人。美方只有7人受伤。与此同时,菲律宾起义军积极行动,控制着马尼拉外围(该地尚有一支西班牙驻军),占领了许多重要岛屿和城镇,并建立以E.阿奎纳尔多为首的民族政府。,美西战争的经过,8月13日新到的美陆军在舰队支援下登陆,同时利用菲律宾起义军,迫使马尼拉的西军投降。但在废除西班牙殖民统治以后,美政府却背弃支持菲律宾独立的诺言,宣布对菲实行军事占领,引起菲人民的强烈反抗。此后三年,美国对菲起义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军事镇压。,美西战争的经过,在加勒比海地区,西班牙原在古巴等地驻军有20余万。古巴起义军在戈斯伊巴埃斯领导下已解放大片国土,造成有利态势。“缅因号”事件后,西政府派出一支舰队(6艘战舰,由P.塞韦拉指挥)前去防守波多黎各,1898年5月19日进入圣地亚哥港。美北大西洋分舰队(7艘作战舰只,司令为W.T.桑普森)立即对该港实行封锁,并要求陆军配合歼灭港内西舰队。但美陆军第5军(约1.7万人,W.沙夫特指挥)在圣地亚哥以东登陆后,坚持以夺取圣地亚哥城为目标;在攻占城东制高点的战斗中伤亡1700人。,美西战争的经过,7月3日,西舰队奉命撤出圣地亚哥港,在港外被美舰队歼灭,死亡160人,被俘1800人(包括塞韦拉)。美方仅伤亡各1人。16日,圣地亚哥城在古巴起义军和美军围困下断粮,城内外西守军约2.3万人投降。25日,美陆军司令N.A.迈尔斯率领的远征军在波多黎各登陆。西政府求和。,美西战争的经过,8月12日,美西双方同意停止军事行动。在古巴,西奥多罗斯福率第一志愿骑兵团(即莽骑兵)节节获胜,击败了西班牙在古巴的陆军一部,从而让战争的陆上形势对美国有利。在菲律宾,美国海军准将乔治杜威的舰队在马尼拉湾战役中占领马尼拉。海军上将塞韦拉指挥的西班牙加勒比海舰队在古巴圣地亚哥港被美国彻底摧毁。圣地亚哥市向谢夫特将军投降。同时,从香港出发的美国舰队歼灭了驻守在菲律宾马尼拉港的西班牙舰队。两国于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签订巴黎和约。根据和约,西班牙全部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割让给美国,并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的主权转让给美国。,美西战争的影响,美西战争是第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对美:美西战争使美国夺取了新的殖民地,扩大了海外市场。古巴和菲律宾分别沦为美国的保护国和殖民地。美西战争进一步助长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还在战争进行的时候,美国就乘机吞并了夏威夷群岛。1898年7月25日,美军在进攻古巴的过程中,乘机夺取了波多黎各。同年,美国又占领了位于夏威夷群岛和关岛之间、有“太平洋踏石”之称的威克岛。美西战争是美国垄断资本发展、对外经济扩张的必然产物。美西战争的结果,又反过来刺激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到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一倍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美西战争的影响,对西班牙:1898年发生的美西战争,西班牙失败。从此失去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群岛,使昔日的殖民帝国更加日薄西山。从此西班牙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列强。对于西班牙来说,战败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但经济损失仍可以衡量,无法衡量的是被这场战争摧毁的社会凝聚力。美西战争不仅标志着西班牙这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衰落,也标志着西班牙民族主义的衰落。,美西战争的影响,对殖民地:古巴:1901年,美国议会通过了普拉特修正案“规定古巴不得向美国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家转让土地;美国取得在古巴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并可以维护古巴独立。而对其进行干涉等等。”战争前后的对古关系只是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抢夺殖民地的工具而已。其次,古巴在摆脱了西班牙雄狮的同时,沦为了阴险的鹰(美国)的盘中餐,从而为后世留下了前狼后虎的教训。菲律宾:美国的战争目的决定了在西班牙殖民军被打败后,美国人要把屠刀指向曾与其共同作战的菲律宾人民。18991901年,美军用暴力镇压了18961901年菲律宾革命。1898年12月10日,美西两国政府签订巴黎和约,规定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群岛转让给美国美国的战争意图完全暴露。,英布战争的起因,1867年,一个小孩在奥兰治河畔玩耍时偶然捡到一块晶莹的“石子”。当布尔农场主(荷兰人的后裔)来访时得知了这个“石子”,便将它带回欧洲鉴定,证实这块“石子”就是真钻石。据说这是在南非发现的第一颗金刚石。这一消息传出后,轰动了整个世界,西方人纷纷来南非“探宝”。1869年又发现一颗当时价值达625万法郎的大钻石,更使欧洲人确信南非具有丰富宝藏,引起了空前的寻找金刚石狂潮。1884年和1886年,在德兰斯瓦尔境内又发现了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金矿,在欧洲又掀起了“黄金潮”,淘金者和找钻石者纷纷拥入南非。“水手们离开了军队、商人们关上了店铺、职员们走出了办公室、农场主抛弃了土地和牲口,他们全都如饥似渴地奔向奥兰治河和瓦尔河两岸”。,英布战争的起因,英国在开普的殖民当局为垄断金刚石产区,兼并了大片南非土地:1871年吞并金刚石产区西格利加兰;1877年吞并布尔人的娜塔莉亚共和国(Natalia Republic),;18771878年并吞全部卡弗拉里亚和西北部的瓦尔弗士湾。为了阻止布尔人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英国又于1878年准备夺取祖鲁兰,消灭祖鲁人的国家。1887年,英国吞并了祖鲁兰。祖鲁人失败后,英国和布尔人的冲突不可避免。布尔人为维护其利益,靠拢德国,对抗英国。英布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战争爆发,德兰士瓦拒绝给英国移民(外籍人)以选举权。1899年秋,英国开始在布尔人共和国边境附近集结军队。为防止英军入侵,布尔人于1899年10月11日对英宣战,并展开军事行动。,战争进程,1899年10月11日战争爆发 。英国先后动员了44万军队,布尔人有8.8万人参战,战争进程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1899年10月1900年1月),战争初期,布尔军采取攻势,多次打败英军。布尔军在进攻时采用散开队形,射击准确,善于利用地形构筑野战工事。英军则采用密集队形,作战时既不实施机动,也不进行伪装,以致伤亡惨重。1899年10月,布尔军队攻克纽卡斯尔和格伦科两城,并包围了莱迪史密斯、马弗京和金伯利。12月,在科伦索、斯托姆贝赫和马格斯方丹3条战线上 ,布尔军击退了英军解围部队的进攻,英军损失惨重。但到年底,布尔军将主要兵力用于围攻城堡,分散了兵力,这就大大削弱了进攻能力,而使布尔军进攻失去了势头,致使主力未能直捣东部沿海和德班港并切断英军的增援。,第二阶段(1900年2月1900年9月),连遭挫折的英军更换主帅,维多利亚女王派出两名经验丰富的殖民地统帅负责远征部队:罗伯茨勋爵为指挥官,基钦纳勋爵任参谋长。同时6万增援部队赶到,集结于开普敦、伊丽莎白和东伦敦,从而使总兵力增至18万人,分东、北两路突入布尔人心脏地区,2月,罗伯茨将军率领英军转入进攻,解除了布尔军对几个城市的包围,2月28日,巴特勒将军率领26万名士兵攻破了莱迪史密斯。3月31日,弗伦奇勋爵会合由布隆方丹撤回的骑兵队,率领4万人的部队,攻占了金伯利。随后,英军先后占领了奥兰治共和国和德兰斯瓦尔共和国,布隆方丹、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等城市先后陷落。9月,德兰斯瓦尔共和国总统克鲁格流亡欧洲。英国宣布吞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第三阶段(1900年9月1902年5月),布尔军退出城市后,从此转入游击战,坚持了2年。他们在南非的多年迁徙生活已把他们锻炼为精悍的骑士。他们熟悉地形,出没无常,分成小部队作战,到处袭击小股英军,破坏交通线,抢夺辎重,使英军遭受重大损失。在新任布尔军总司令博塔将军领导下的游击队,一支活跃在德兰士瓦东部,威胁着纳塔尔;一支活跃在德兰士瓦西部;还有一支深入好望角地区进行活动。战争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迫使英国一再从殖民地调来援军,总计调动的兵力共达45万人,超过布尔人武装部队7倍以上。为了对付布尔人的游击战术,英国采取了洗劫乡村的血腥手段,焚烧布尔人的农场,抢走牲畜,拘捕布尔平民。英军用集中营的办法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被拘禁在集中营的布尔军俘虏、妇女、儿童、包括他们所雇佣的班图人共达26万人之多。在英国的蹂躏下,“在两个布尔族的国家里。除矿业城市外,所有的地方都是一片恐怖的荒漠。田园化为灰烬,乡村变为废墟,大小牲畜二群群地被歼灭或者被赶走,工场被破坏,农业器具被捣毁。”,英布战争结果,战争延续了2年7个月 。英军消耗战费2.5亿镑 ,死亡21942人;布尔人死于战场3990人,死于集中营27927人。布尔人答应停止军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认德兰斯瓦尔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入英帝国。英国则保证:战后的军事管制将尽速由民政代替,只要情况许可,就将成立导向自治的代议机构;在实行自治以前不给予非洲人选举权,即使将来授予他们选举权,也严加限制,以保证白人的绝对优势。英国政府将支付300万英镑用来恢复布尔人的家园。,对英国:在英布战争之后,英国将南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控制了通向非洲腹地大湖区的走廊。好望角地区以广袤的南非内地为依托,成为英属海外帝国最重要的前哨基地之一。经济方面,随着世界上最大的兰德金矿被英国把持,英国得以控制全球经济命脉。来自南非的黄金使得伦敦迅速成为全球金融业和黄金交易的中心。但是,第二次英布战争也标志着英国的海外扩张史的终结。英国政治家发觉由于近代化战争代价高昂,同时保卫大英帝国海外领地和英国本土的做法,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是不可行的。因此英国不应当再保持孤立政策。布尔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便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转托给加、澳、新等白人自治领,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欧洲。,英布战争的影响,英布战争的影响,对南非:经过这次战争,布尔人之间的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居住在南非四个殖民地的布尔人已有60万人,远远超过英裔白人的数量。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语言,英布战争大大促进其民族认同的心理状态的形成,经历了长期演化和认同过程之后终于形成为一个民族,即阿非利卡人。尽管英国成立了南非联邦,并给予南非荷兰人以平等的政治地位,但是第二次英布战争造成的民族隔阂是影响深远的。虽然一部分上层南非荷兰人如博塔、史末资致力于同英国人的和解,以及两个白人民族之间对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合作统治,可是大多数中下阶层的南非荷兰人对集中营记忆犹新,不少人的亲属死在那里,因此对英国人始终怀有深刻的敌意。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部分南非荷兰人发动了亲德反英的武装暴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南非荷兰人组成了一个极端仇英的政治组织,取名为奥瑟瓦布兰德威格(Ossewa Brandwag),反对南非同英国结盟。二战结束以后,南非和英国关系愈发冷淡。1961年5月31日,南非联邦政府宣布不再臣服于英国女王,退出英联邦,建立了现代的南非共和国。 ,在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同时,沙俄还单独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并制造了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等震惊中外的惨案。从1900年7月底至10月1日,沙俄出动17万侵略军迅速占领我国东三省全境。1900年11月8日,沙俄强迫中国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东三省名存实亡。沙俄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对中国东北抱有同样侵略野心的日、英、美等国的强烈不满,于是列强围绕沙俄撤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俄国占领东北,英日同盟,俄国独占中国东北的局面使日本和英国感到愤怒和不安。为此,在英国倡议下,英、日双方于1901年10月在伦敦举行结盟谈判。1902年1月,两国在伦敦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其主要内容为:,英日同盟条约,(1)双方强调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并使其中任何一国“完全不受到侵略”,当英、日的“特殊利益”受到威胁时,两国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2)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作战,他方应严守中立;方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作战,他方则应给予军事援助,共同作战,并由两国协商后媾和。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的,它的建立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日俄双方积极调动军队,定义:,日俄战争是指年间(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概述,日俄战争 1904年2月6日,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对驻扎在旅顺的俄国舰队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中国的旅顺成为日俄战争前线,英日同盟建立后,日本积极备战。在英、美的鼓动下,日本于1904年2月8日不宣而战,日俄战争爆发。随后,英、美、法、德等国相继宣布“中立,但各国的态度却大不一样,国际形势总的来说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俄国。,日俄战争的爆发与列强的态度,奉天前线的俄国炮队,俄军与日军在沙河展开激烈攻防战,对马海峡海战,东乡平八郎大将在日军旗舰三笠号舰桥上指挥战斗的油画,对马海峡海战,对马海峡海战,战役以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摧毁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海军中将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 洋舰队三分之二的舰只,而自己仅损失三艘鱼雷艇,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一场海战。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参崴。,日俄战争结果,当时俄国因国内爆发俄国1905年革命,无心再战;日本由于战争消耗,已筋疲力尽,也急欲结束战争。美国担心日本过分强大,就从中调停。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代表于8月9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城举行和谈,并于9月5月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 ,背着中国,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日俄战争结果,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承认。年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以某些权益。、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朴茨茅斯条约是一个典型的帝国主义分赃条约。,日俄战争的影响,对中国: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计算。仅就中国东三省部分地区而言,“自旅顺迤北,直至边墙内外,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大都因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盖州海城各属被扰者有300村,计遭难者8400家,约共男女5万多名。”辽阳战场“难民之避入奉天省城者不下3万余人”。“烽燧所至,村舍为墟,小民转徙流离哭号于路者,以数十万计。”甚至连日本人办的盛京时报(1906年10月18日)也不得不承认,东北人民“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飞肉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呼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日俄战争的影响,对俄日: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俄国资助和策动沙皇政府的反对派发动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对马海战之后,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鉴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它不利。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俄国被迫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日本对朝鲜的任何措置。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俄国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政府。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和俄国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日本的代价是战死(当场阵亡和负伤死)五万多人,加上病死和其他一些死亡为八万八千人。,日俄战争的影响,对世界: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场战争就整个世界局势而言是有其积极作用的。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里这样论述到:回顾起来,这场 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9 。他认为这场战争的意义除了确立了日本的强国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大帝国。这对整个亚洲产生了令人振奋的影响。它向诸殖民地民族的千百万人表明,欧洲的统治者并不是神圣的、命中注定的。自征服者时代以来,白人第一次被打败,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满了令人激动的希望。“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日俄战争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非欧洲民族充分觉醒的序幕;这种觉醒今日正震撼着整个世界。“,战争后果,这三场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是对世界重新瓜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地位发生变化,英德、美日、日俄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远东利益的冲突升级。 原有条约和国际法则已无法维持既有的秩序,摩擦不断,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际格局发生改变。,谢谢观看!,制作者:黄旭,

    注意事项

    本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剖析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